扎葉巴寺是寧瑪派(紅教)寺院,,西藏四大隱修地之一,。始建于公元7世紀,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是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為其愛妃芒薩赤尊公主所建的修行神廟之一,,后來幾經(jīng)擴建,形成了緊緊嵌于崖縫壁間的扎葉巴寺,。較大的特色是以洞立寺,,洞寺合一。
與四周山體表面只有淺淺一層草皮的山峰截然不同,,扎葉巴充滿了自然之靈氣,。山上松柏挺拔,、茂密翠綠,山下清泉涓涓,、溪水潺潺流淌,。春夏季山花爛漫,百鳥齊鳴,。扎葉巴神殿就掩映在山崖之中,,別是一幅景色。
扎葉巴寺緊緊嵌于崖縫中,,相傳是松贊干布留下血脈的藏地王妃——芒薩尺姜所建的修行神廟,。
8世紀,赤松德贊倡興佛教,,從印度請蓮花生大師前來弘揚佛法,,蓮花生大師在扎葉巴寺修行傳教時,營造了“108大成就者”修行洞,,從此這里便成為吐蕃著名的密法修行道場,。11世紀,阿底峽在扎葉巴寺“彌勒殿”收徒傳教5年,,扎葉巴成為噶當派的重要道場,。1647年,五世達賴在扎葉巴寺建立了四層樓的格魯派僧院,,同時建成供養(yǎng)佛殿,、護法神殿、達賴寢宮等,,供奉阿底峽,、仲敦巴、宗喀巴等塑像,,并有僧侶160人,。到了18世紀,扎葉巴寺建立了格魯派密宗院,。
如今,,里面有松贊干布修行的法王洞(外面修了一座小佛殿“祖拉康”)、蓮花生修行的月亮洞,、刺殺吐蕃末代贊普的拉龍,、白吉多吉修行的拉隆洞、阿底峽修行的祖師洞等等眾多崖洞,,相傳有人曾在這里挖掘到伏藏經(jīng)典,。
在達孜縣境內(nèi)。7世紀中葉,,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為王妃蒙薩赤姜倡建,。在耶爾巴的懸崖峭壁之間,,據(jù)傳共有108座山洞,是著名高僧修禪之處,。
現(xiàn)存山洞十數(shù)個,,其中松贊干布修法洞興建最早,位于半山峭壁上,,原洞內(nèi)有佛龕,、古老壁畫及松贊干布的塑像,現(xiàn)佛像已毀,。洞的周圍修建寺廟,,后經(jīng)多次維修擴建,形成有名的大寺,。8世紀中葉,,贊普赤松德贊倡興佛教,從印度請來蓮花生大師弘揚佛法,,大師曾來此地修煉,,至今密法洞猶存。距蓮花生大師修法洞不遠處,,原有一間鐘房,,內(nèi)懸銅鐘一口,鐘銘兩圈,,回環(huán),,從文字形體筆勢來看,應為吐蕃時期文物,。今鐘已下落不明,。11世紀,古印度高僧阿底峽曾在這里著書立說和講經(jīng),,此處有他的故居和修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