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獸面紋青銅盉,,1974年于廣東省信宜縣出土,,又稱信宜銅盉,,通高26.2厘米,,口徑14.2厘米,為西周晚期酒器,;器身為“鬲”體,,龍頭型的壺嘴高高昂起,,三足分立,蓋體亦精制成凸起的龍頭裝飾,,通體飾夔紋,、雷紋和饕餮紋。此器造型新穎,,刻鏤精細,,具科學性,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為廣東出土的古代最精美的青銅器之一,,也為研究我國嶺南地區(qū)秦漢以前的歷史和文化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現(xiàn)收藏于廣東省博物館,。
西周獸面紋青銅盉,,1974年出土于廣東信宜,因此也被稱為信宜銅盉,。這件青銅盉,,周身飾有龍紋、夔(kuí)紋,、斜角雷紋,、雷紋、饕餮紋以及夔龍紋,。盉身似鬲(lì),,盉嘴呈曲體龍形,龍頭雙耳向后挺立,。它的鋬(pàn)耳由兩個鏤空的夔龍相合而成,,兩龍之間以小圓柱相連,上部的小圓柱剛好被盉身鑄的一條小龍咬住,,這樣的設計利用了重力原理,,具有一定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