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河水母:冥河水母,,又名巨冥河水母,是巨型深海水母科的一個屬,。它是一個單一類型的單一物種,。在過去的110年里,人們只看到過116次這種罕見的水母,,但相信它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它被認為是深海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最大的無脊椎食肉動物之一。
缽水母綱旗口水母目海月水母科(與羊須水母科同義)冥河水母屬(Stygiomedusa)冥河水母(Stygiomedusa gigantea)
從其拉丁學名翻譯可以譯為冥河水母,。其屬名是有兩個詞組成的,,前者stygio在古希臘語中有“被水環(huán)繞的地下世界”的意思,其詞源styx譯為斯提克斯,,是希臘神話中通往冥界的九條河流之一,,同時也是掌管著斯提克斯的女神的名字,而英語中stygian則直譯為冥河,。屬名的后半部分medusa則是指希臘神話中著名的蛇發(fā)女妖美杜莎,,不過在英語中此詞語也可代指水母。gigantea為種名,,拉丁文中為“巨大的”意思,。所以將這種水母的名稱譯為冥河水母最為貼切。
冥河水母最早在1901年于南極海域發(fā)現(xiàn),。一百多年間,,這種水母多次現(xiàn)身南極海域,但在遠至日本海域的地方也曾發(fā)現(xiàn)過這種水母,,以此推斷這種水母的分布應該很廣,。
其外型呈黑紅色,有一個傘狀的鐘狀結構,,直徑可達1米,。它還有4條長達10米的“槳狀”手臂,因為沒有帶刺的觸須,所以可以用來捕捉獵物,。
冥河水母是一種深海生活的大型水母,,已知的最大個體傘徑約1.4米,體長(包括觸手)達11米,。這種水母的傘緣沒有觸手,,但在嘴的周圍有四條十分發(fā)達的口腕。傘緣的褶皺很多,,傘下的縱肌很發(fā)達,。這種水母也十分罕見,自一百多年前發(fā)現(xiàn)以來,,人類只在大洋中發(fā)現(xiàn)過這種水母114次,。最近一次是2021年11月美國科學家在加州蒙特利灣的深海里拍到了罕見的冥河水母。關于這種水母的生活習性的研究十分欠缺,,只知道這種水母主要生活在500到2000米左右的深海,,而且其分布較廣,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都有發(fā)現(xiàn)。而且有趣的是,,一種深海鳚(Thalassobathia)經常與這種水母一起生活,,這也是人類已知的唯一一種與水母共生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