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鯊又稱日本鋸鯊,,是軟骨魚綱鋸鯊目鋸鯊科中型底棲魚類。鋸鯊其體延長,,背中部稍高,;頭很長,前端平扁,,吻長約為體長的1/4,;眼大,上側位,,位于眼后的噴水孔近三角形,;背鰭無鰭棘,胸鰭寬大,無臀鰭,,尾鰭細長,,上葉發(fā)達于下葉;體被粗糙的盾鱗,,側線顯著,;背呈灰褐色,腹為白色,,鰭為灰色或淺色;長長的嘴呈劍形,,又似手鋸狀,,是鋸鯊外形最顯著的特征,。
鋸鯊分布于中國黃海,、東海,,熱帶和溫帶的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亦有分布。鋸鯊棲息于近海底層,,性情兇猛,,憑著一張帶“鋸”的長嘴捕殺獵物,。鋸鯊為暖溫性魚類,喜食魚、蝦和軟體動物,。鋸鯊為卵胎生;每次會產(chǎn)下5條到12條幼鯊。
鋸鯊震懾力甚強,以至于兇猛的虎鯨遇見也要敬而遠之。鋸鯊如今數(shù)量極少,,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類國際貿(mào)易公約》,,屬于一級保護目錄。
分布在從南非到日本的廣大海域,。1960年在加勒比海640至915米深的海底發(fā)現(xiàn)了巴哈馬鋸鯊,,是一個新的品種。
一般侵棲息生活在40米深處的溫暖海底。
鋸鯊長相似鋸鰩,,眼睛至嘴尖細長,,邊緣排列著像鋸齒一樣的大小突起。像其它鯊魚一樣,,鋸鯊在頸部的兩側都有腮,,而鋸鰩的腮位于身體的下部。另外鋸鯊的鋸吻上有一對肉質觸須,,鋸鰩則沒有,。外形極具攻擊性,但其實性格溫和,。
以底棲生物和魚為食物,,細長的嘴可伸進泥土中尋找食物。鋸鯊和鋸鮫的生活方式倒是很相似:當海洋生物靠近時,,布滿牙齒的嘴部會吸入已被“鋸子”撕成碎片的殘骸,。
根據(jù)《瀕危野生動植物種類國際貿(mào)易公約》,,鋸鯊被列入一級保護目錄,,嚴格禁止交易,。
(Pristiophoriformes)
軟骨魚綱板鰓亞綱的1目,,本目只有鋸鯊科1科2屬7種,,中國只有日本鋸鯊1種,。
六鰓鋸鯊Pliotrema warreni(170cm)
其實鋸鯊并不少見,現(xiàn)有的兩個屬種涵蓋了7個種類,,如:六腮鋸鯊、長鼻鋸鯊,、熱帶鋸鯊,、日本鋸鯊、短鼻鋸鯊,、東澳大利亞鋸鯊,、巴哈馬鋸鯊、菲律賓鋸鯊及侏儒鋸鯊,。
長吻鋸鯊Pristiophorus cirratus(137 cm)
日本鋸鯊Pristiophorus japonicus(136 cm)
短吻鋸鯊Pristiophorus nudipinnis(122 cm)
巴哈馬鋸鯊Pristiophorus schroederi(80 cm)
熱帶鋸鯊Pristiophorus delicatus(84.5 cm)
非洲侏儒鋸鯊Pristiophorus nancyae (62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