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國際鋼琴比賽(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是世界著名鋼琴比賽之一,,從1927年開始每五年舉辦一次,。它由波蘭鋼琴家Jerzy Zurawlew教授創(chuàng)辦,在著名音樂家肖邦的故鄉(xiāng)波蘭首都華沙的華沙愛樂廳舉行,。比賽得到波蘭政府的資助,,為每屆大賽提供五百萬茲羅提(約100萬美元)的補助金。
比賽每屆頒發(fā)六項大獎及特別獎,,賽項的特色是,,評判會根據(jù)參賽者的實際表現(xiàn)來評定獎項。若他們認為某一獎項無人有足夠資格獲獎,,便會從缺,,而不會有遞補者。
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是歷史悠久的鋼琴比賽之一,,在全球享有極高聲譽,。比賽每5年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辦一次,已有80余年的歷史,。它不僅記載著現(xiàn)代鋼琴家們的年少風華,,更是二十世紀鋼琴演奏史不朽傳奇的見證。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肖邦的音樂被世俗曲解為靡靡之音,,甚至連專業(yè)音樂院校都不愿意再將肖邦的作品作為教學曲目。在這樣的情況下,,波蘭的鋼琴家和音樂教育者們決定舉辦“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以發(fā)揚肖邦的音樂精神,,并發(fā)掘出優(yōu)秀的肖邦音樂詮釋者。
比賽每屆頒發(fā)六項大獎及特別獎,。賽事的特色是,,評判會根據(jù)參賽者的實際表現(xiàn)來評定獎項。若他們認為某一獎項沒有人有足夠資格得到,,就會把它懸空,,而不會讓后來者補上。
第一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在1927年1月23-30日舉行,,地點是華沙愛樂大廳,。1932年和1937年的比賽同樣在那里舉行。根據(jù)組織者的意愿,,該比賽每5年舉辦一次,,1942年的比賽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而沒有舉行。而且該比賽在二戰(zhàn)之后幾年內(nèi)無法進行。戰(zhàn)后的第一次比賽,,也就是第四屆比賽在1949年舉行,,地點在“羅馬”音樂廳——當時華沙愛樂樂團和歌劇院的臨時所在地。那屆比賽成了肖邦逝世100周年的一大盛事,。再下一次比賽是在1955年舉辦,,當時在二戰(zhàn)中被炸毀的華沙愛樂音樂廳剛剛重建完成。
戰(zhàn)前和戰(zhàn)后1955年,、1960年、1965年的比賽都在冬天舉行,,接近2月22日,,也就是肖邦誕生的日子。后來由于2月份比賽選手和評委都容易出現(xiàn)較多疾病,,日后的比賽安排在10月舉行,,也就是作曲家的忌日。
戰(zhàn)前的比賽是由華沙音樂協(xié)會資助舉辦的,,這個組織后來建成了肖邦高等音樂學院,。1949年第四屆比賽是由肖邦百年誕辰執(zhí)行委員會資助舉辦的,他們的經(jīng)費由國家財政部提供,。1955年的第五屆比賽是由文化部長組織成立的比賽執(zhí)行委員會舉行的,。從1960年起,肖邦協(xié)會成為了比賽的組織者,,他們維持著整個比賽的組織運作,。1995年以前,比賽的資金來源都主要是國家財政部撥款,。1995年,,第13屆比賽有20%的資金來自企業(yè)贊助,2000年14屆比賽之后企業(yè)的贊助越來越多,。
從1957年開始,,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從屬于國際音樂比賽聯(lián)盟,是這個聯(lián)盟創(chuàng)辦者之一,。
1927年第一屆比賽,,來自8個國家的26名選手參賽,之后比賽迅速擴大,,并且吸引越來越多的選手參賽,。1980年,來自36個國家的149名青年鋼琴家參加了比賽,,這是參賽選手最多的一屆比賽,。11屆到14屆也有數(shù)量接近的選手參加。
在比賽的試聽當中,青年鋼琴家們會按照字母排列順序演奏,,最開始的字母由隨機抽簽決定,。一般規(guī)則規(guī)定參賽的選手在18到29歲之間,但有時也會有適當?shù)母淖?,在過去的比賽當中,,最年輕的選手只有16歲,而年齡最大的則是32歲,。
第一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舉行于1927年,,獲得第一名的是當時年方20的蘇聯(lián)選手列夫·奧波林(Lev Oborin),他是以無可爭議的成績奪得冠軍的,。他留下的錄音不多,,飛利浦唱片公司出版的他和大衛(wèi)·奧依斯特拉赫合作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是他著名的錄音。
第二屆比賽舉行于1932年,。這屆比賽的第一名也是前蘇聯(lián)人,,名叫烏寧斯基(Alexandre Uninsky)。他同時還獲得了“瑪祖卡特別獎”,。烏寧斯基的錄音也不多,,飛利浦曾出版過他演奏肖邦《瑪祖卡》的“小雙張”,從演奏風格上看也偏重于穩(wěn)重工整一路,。
1937年舉行的第三屆比賽中獲第一名的仍然是前蘇聯(lián)人,,他是1913年出生的扎克(Yakov Zak),他同時還獲得了這次比賽的“瑪祖卡特別獎”,。DG“畫廊系列”早年有一張他與別人合作的鋼琴三重奏,。盡管前三屆比賽的冠軍全由蘇聯(lián)人囊括,但并未引起非議,。這固然因為波蘭還未淪為蘇聯(lián)附庸,、還是個獨立的國家,但最重要的是評委能堅持自己的美學理念,、有獨立的人格,。事實上,這幾位獲獎?wù)呷蘸蠖汲闪艘淮趲?,也證明了這些評委們確有慧眼,。此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戰(zhàn)火遍及全歐,。所以第四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就一直拖延到12年之后,。
第四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于1949年舉行,這屆比賽由波蘭的車爾尼·斯特凡斯卡(Halina Czerny-Stefanska)和前蘇聯(lián)的達維多維奇(Bella Davidovitch)兩位女選手獲并列第一名,。前者還獲得了瑪祖卡特別獎,。捷克的Supraphon,、英國的Pearl都為她出過專輯。傅聰留學波蘭時就曾隨她學藝,。達維多維奇直到1982年近50歲時移居美國后才重新一鳴驚人,,并在DG和飛利浦公司留下了不少唱片。
1955年舉行的第五屆比賽的獲獎?wù)?,也許是歷屆比賽中最為樂迷所熟悉的,,第一名:哈拉謝維奇(Adam Hazasiewioz);第二名: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Vladimir Ashkenazy),、第三名:傅聰(Fou Ts'Ong),。冠軍哈拉謝維奇是波蘭人,飛利浦的“小雙張”系列也出版了他的《夜曲和前奏曲》和《波蘭舞曲與圓舞曲》,。獲得第二名的阿殊肯納齊次年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伊麗莎白女王鋼琴比賽中奪魁,,1962年參加第二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和英國的奧格登(John Ogdon)同獲首獎,。傅聰除了獲得這屆比賽的第三名外還奪得了瑪祖卡演奏特別獎,這是中國人首次在這個比賽中進入前三名,,也使他能夠進入華沙國立音樂學院深造,。
1960年舉行的第六屆比賽,成就了奪得冠軍的意大利人毛里奇奧·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鋼琴演奏大師之路,。
1965年舉行了第七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獲得第一名的是當今享譽樂壇的阿根廷女鋼琴家瑪塔·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自幼學琴,,師從多是名門:古爾達,、李帕蒂夫人、馬格羅夫,、阿殊肯納齊,、米開朗杰里等都曾是她的老師。早在1957年她還獲得過布索尼和日內(nèi)瓦國際鋼琴比賽—等獎,。
第八屆比賽于1970年舉行,,獲第—名的是美國的奧爾森(Garrick Ohlsson),這是美國人在這項比賽中第—次取得這樣好的名次,。在這次比賽中得獎后,,他先后和奧曼迪、小澤征爾等合作在歐美各地演出,。
第九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在1975年舉行,,冠軍得主是波蘭的鋼琴家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Krystian Zimerman)。這是波蘭人在哈拉謝維奇之后相隔了20年才再次在這個固定在華沙舉行的比賽中奪得第—名,,他時年18歲,,頗得“歐洲音樂總監(jiān)”卡拉揚的賞識,。
第十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在1980年舉行。這屆比賽的第一名由一位叫鄧泰山(Dang Thai Son)的越南人獲得,。這是亞洲人第一次奪得這項桂冠,。
1985年舉行的第十一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中,冠軍得主是前蘇聯(lián)的布寧(Stanis Lav Bunin),,他同時還獲得了“波蘭舞曲”和“協(xié)奏曲”特別獎,。由于這次比賽通過衛(wèi)星向全世界作現(xiàn)場直播,因而使他的名聲遠揚,。
1990年舉行的第十二屆比賽沒有出現(xiàn)耀眼的新星,,卻開了另—個先例,就是比賽結(jié)果沒有一人令評委們滿意,,使冠軍空缺,。獲得第二名的是美國人肯納(Kevin Kenner)。他1963午出生于加利福尼亞的科羅拉多,,生活在德國的漢諾威,。他同時還獲得了這次比賽的“波蘭舞曲特別獎”。
1995年舉行的第十三屆比賽同樣由于參賽者水平原因出現(xiàn)頭名空缺,。第二名由法國的菲利浦·丘西亞諾(Philippe Giusiano)和俄羅斯的阿列克謝·蘇爾塔諾夫(Alexei Sultanov)并列獲得,。
首獎空缺終于在2000年的第十四屆比賽被打破。來自中國的李云迪結(jié)束金獎連續(xù)空缺兩屆,、長達15年的沉寂,,一舉奪冠,成為開賽73年來首位獲第一名的中國人,。他同時也獲得了大波蘭舞曲最佳演奏獎,。出生于1982年10月7日的李云迪在比賽期間度過了自己的18歲生日,他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冠軍得主,。李云迪的演奏端莊典雅,、技巧卓越,對音色層次和對作品整體性的完美掌控,,在樂團精湛的配合下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當最后一個音符的回響淹沒在如潮的掌聲中,觀眾全部起立為李云迪喝彩,,評委們也十分罕見地鼓起掌,。以音樂的民族著稱的波蘭人被這個中國男孩征服了,由23位來自世界各地音樂權(quán)威組成的評委團被他的才華征服了,。
第十五屆比賽舉行于2005年10月,,波蘭的拉法爾·布萊哈奇(Rafal Blechacz)技壓群雄奪得桂冠,這是自1975年齊默爾曼之后再次由波蘭人贏得這項榮譽,。布萊哈奇出生于1985年,,正在波蘭比得哥什爾音樂學院學習,,他在比賽中還囊括了最佳瑪祖卡、最佳波蘭舞曲和最佳協(xié)奏曲三個特別獎,。
第十六屆金獎得主尤利安娜·阿芙蒂耶娃(Юлианна Авдеева)是一位俄國鋼琴家,,1985年7月3日出生于莫斯科,5歲開始習琴,,后進入格尼辛音樂院進修,,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她也曾獲得2002年的阿圖爾·魯賓斯坦國際青年鋼琴紀念大賽冠軍,。
2019年10月29日,,第十八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新聞發(fā)布會活動中國站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組織方宣布,,第十八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將于2020年拉開帷幕,。比賽將于2020年10月2日在開幕音樂會上宣布正式開始。
比賽的首五屆一直都由波蘭及蘇聯(lián)的參賽者雄霸冠軍寶座,。之后樂壇百花齊放,,世界各地都有不少參賽者得以入選決賽。以下為歷屆決賽的得獎?wù)卟糠至斜怼?/p>
Table showing:1927年以來前6名得主
年度 第1名 第2名 第3名 第4名 第5名 第6名
1927 列夫·奧波林(Lev Oborin) 斯坦尼斯拉夫·施皮尼亞爾斯基(Stanis?aw Szpinalski)Ró?a Etkin-Moszkowska Grigory Ginzburg
1932 亞歷山大·烏寧斯基(Alexander Uninsky) Imré Ungár Boles?aw Kon Abram Lufer 肯特納(Louis Kentner) Leonid Sagalov
1937 雅可夫·札克(Yakov Zak) Rosa Tamarkina Witold Ma?cu?yński Lance Dossor Agi Jambor Edith Picht-Axenfeld|Edith Axenfeld
1949 貝菈·達維多維奇(Bella Davidovich) Barbara Hesse-Bukowska Waldemar Maciszewski Georgy Muravlov W?adys?aw K?dra Ryszard Bakst
哈麗娜·車爾尼-斯特凡斯卡(Halina Czerny-Stefańska)
1955 哈拉塞維契(Adam Harasiewicz)阿什肯納齊(Vladimir Ashkenazy) 傅聰 Bernard Ringeissen Naum Shtarkman Dmitry Paperno
1960 莫里齊奧·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 Irina Zaritskaya Tanya Achot-Harutunian 李名強 Zinaida Ignatyeva Valeri Kastelsky
1965 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 Arthur Moreira Lima Marta Sosińska 中村纮子 Edward Auer Elzbieta Glabówna
1970 歐爾頌(Garrick Ohlsson) 內(nèi)田光子(MITSUKO UCHIDA) Piotr Paleczny Eugene Indjic Natalya Gavrilova Janusz Olejniczak
1975 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 Dina Joffe Tatyana Fedkina Pavel Gililov Dean Kramer Diana Kacso
1980 鄧泰山 Tatyana Shebanova Arutyun Papazyan 從缺 海老彰子(Akiko Ebi) Eric Berchot
Ewa Poblocka Irina Pietrova
1985 布寧(Stanislav Bunin) Marc Laforet 克里斯托夫·雅布翁斯基 小山實稚惠(Michie Koyama) Jean-Marc Luisada Tatyana Pikayzen
1990 從缺 Kevin Kenner 橫山幸雄 Corrado Rollero Anna Malikova Caroline Sageman
Margarita Shevchenko 高橋多佳子
1995 從缺 Philippe Giusiano Gabriela Montero Rem Urasin 宮谷理香 Magdalena Lisak
Alexei Sultanov
2000 李云迪 英格莉·芙莉特 Alexander Kobrin 陳薩 Alberto Nosè 佐藤美香
2005 拉法爾·布萊哈奇(Rafa? Blechacz) 從缺 林東赫 關(guān)本昌平 從缺 李嘉齡
林東閔 山本貴志
2010 尤里亞娜·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 盧卡斯·杰努薩斯(Lukas Geniu?as) 丹尼爾·特里科諾夫(Daniil Trifonov) 尤?;帷け≌贾Z夫(Evgeni Bozhanov) 佛朗索瓦·杜芒(Fran?ois Dumont) 從缺
英歌夫·溫德 (Ingolf Wunder)
每屆比賽中進入決賽的選手人數(shù)為6人,。
第18屆(2021年)
第一名:劉曉禹(加拿大)
第二名:Alexander Gadjiev (意大利/斯洛文尼亞)、反田恭平Kyohei Sorita (日本)
第三名:Martin Garcia Garcia (西班牙)
第四名:小林愛実Aimi Kobayashi (日本),、Jakub Kuszlik (波蘭)
第五名:Leonora Armellini(意大利)
第六名:白立君(加拿大)
最佳馬祖卡獎:Jakub Kuszlik(波蘭)
最佳協(xié)奏曲獎:Martin Garcia Garcia(西班牙)
最佳奏鳴曲獎:Alexander Gadjiev(意大利/斯洛文尼亞)
第17屆(2015年)
第一名:趙成珍(韓國)
第二名:查爾斯·理查德·哈梅林(加拿大)
第三名:凱特·劉(美國)
第四名:Eric Lu(美國)
第五名:Yike (Tony)Yang(加拿大)
第六名:Dmitry Shishkin(俄羅斯)
第16屆(2010年)
第一名:尤利安娜·阿芙蒂耶娃(俄羅斯)
第二名(并列):盧卡斯·杰努薩斯(立陶宛/俄羅斯),;英歌夫·溫德(奧地利)
第三名:丹尼爾·特里科諾夫(俄羅斯)
第四名:尤?;帷け≌贾Z夫(保加利亞)
第五名:佛朗索瓦·杜芒(法國)
第15屆(2005年)
第一名:拉法爾·布萊哈奇(波蘭)
第三名(并列):林東赫,、林東閔兄弟(南韓)
第四名(并列):關(guān)本昌平、山本貴志(日本)
第六名:李嘉齡(中國香港)
第14屆(2000年)
第一名:李云迪(中國)
第二名:英格莉·芙莉特(阿根廷)
第三名:亞歷山大·柯布林(俄羅斯)
第四名:陳薩(中國)
第五名:Alberto Nosè(意大利)
第六名:佐藤美香(日本)
第13屆(1995年)
第一名懸空
第二名(并列):菲利浦·丘西亞諾(法國),、阿列克謝·蘇爾塔諾夫(俄羅斯)
第五名:宮谷理香(日本)
第12屆(1990年)
第一名懸空
第二名:肯納(美國)
第三名:橫山幸雄(日本)
第五名:高橋多佳子(日本)
第11屆(1985年)
第一名:Stanislaw Bunin(蘇聯(lián))
第二名:Marc Laforet(法國)
第三名:克里斯托夫·雅布翁斯基(波蘭)
第四名:小山實稚惠(日本)
第10屆(1980年)
第一名:鄧泰山(北越)
第二名:Tatiana Schebanowa(蘇聯(lián))
第三名:Arutiun Papazjan(蘇聯(lián))
第五名:海老彰子(日本)
第9屆(1975年)
第一名:齊默爾曼(波蘭)
第二名:Dina Joffe(蘇聯(lián))
第三名:Tatiana Fiedkina(蘇聯(lián))
第8屆(1970年)
第一名:歐爾頌(美國)
第二名:內(nèi)田光子(日本)
第四名:Piotr Paleczny(波蘭)
第7屆(1965年)
第一名:阿格里奇(阿根廷)
第四名:中村纮子(日本)
第6屆(1960年)
第一名:毛里奇奧·波利尼(意大利)
第四名:李名強(中國)
第5屆(1955年)
第一名:哈拉塞維契(波蘭)
第二名: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前蘇聯(lián))
第三名:傅聰(中國)
第4屆(1949年)
第一名:哈麗娜·車爾尼-斯特凡斯卡(波蘭)
第3屆(1937年)
第一名:雅可夫·札克(蘇聯(lián))
第二名:Roza Tamarkina(蘇聯(lián))
第三名:Witold Malcuzynski(波蘭)
第2屆(1932年)
第一名:亞歷山大·烏寧斯基(蘇聯(lián))
第五名:肯特納(匈牙利)
第1屆(1927年)
第一名:列夫·奧波林(蘇聯(lián))
第二名:斯坦尼斯拉夫·施皮尼亞爾斯基(波蘭)
第三名:Roza Etkin-Moszkowska(波蘭)
以下是2010年肖邦國際鋼琴比賽曲目要求(不包括預選賽)
兩首練習曲,,從兩組中各選一首:
(a)C大調(diào),Op. 10 No. 1
C小調(diào),,Op. 10 No. 4
降G大調(diào)Op. 10 No. 5
F大調(diào),,Op. 10 No. 8
C小調(diào),Op. 10 No. 12
A小調(diào),,Op. 25 No. 11
(b)A小調(diào),,Op. 10 No. 2
C大調(diào),Op. 10 No. 7
降A(chǔ)大調(diào),,Op. 10 No. 10
降E大調(diào),,Op. 10 No. 11
A小調(diào),Op. 25 No. 4
E小調(diào),,Op. 25 No. 5
升G小調(diào),,Op. 25 No. 6
B小調(diào),,Op. 25 No. 10
從以下作品中選一首:B大調(diào)夜曲,作品9第3號
C小調(diào)夜曲,,作品27第1號
降D大調(diào)夜曲,,作品27第2號
G大調(diào)夜曲,作品37第2號
C小調(diào)夜曲,,作品48第1號
升F小調(diào)夜曲,,作品48第2號
降E大調(diào)夜曲,作品55第2號
B大調(diào)夜曲,,作品62第1號
E大調(diào)夜曲,,作品62第2號
降E小調(diào)練習曲,作品10第6號
C小調(diào)練習曲,,作品25第7號
E大調(diào)練習曲,,作品10第3號
從以下作品中選一首:G小調(diào)敘事曲,作品23
F大調(diào)敘事曲,,作品38
A大調(diào)敘事曲,,作品47
F小調(diào)敘事曲,作品52
升F大調(diào)船歌,,作品60
F小調(diào)幻想曲,,作品49
B小調(diào)諧謔曲,作品20
降B小調(diào)諧謔曲,,作品31
C小調(diào)諧謔曲,,作品39
E大調(diào)諧謔曲,作品54
演奏順序自定,,但練習曲必須連著演奏,。原文:The works may be performed in any order,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études from groups( a) and (b),which must be performed one after the other.
從以下作品中選一首,但不得與第一輪重復:G小調(diào)敘事曲,,作品23
F大調(diào)敘事曲,,作品38
降A(chǔ)大調(diào)敘事曲,作品47
F小調(diào)敘事曲,,作品52
升F大調(diào)船歌,,作品60
F小調(diào)幻想曲,作品49
B小調(diào)諧謔曲,,作品20
降B小調(diào)諧謔曲,,作品31
C小調(diào)諧謔曲,作品39
E大調(diào)諧謔曲,,作品54
從以下圓舞曲中選一首:降E大調(diào)圓舞曲,,作品18
降A(chǔ)大調(diào)圓舞曲,作品34第1號
F大調(diào)圓舞曲,,作品34第3號
降A(chǔ)大調(diào)圓舞曲,,作品42
降A(chǔ)大調(diào)圓舞曲,,作品64第3號
一套瑪祖卡從以下作品中選:作品17,24,,30,,33,41,,50,,56,59
瑪祖卡必須按它們在作品中的編號順序演奏,。
對于33和41號馬祖卡舞曲,,使用以下編號順序:
Op. 33:G sharp minor,No. 1
C major,No. 2
D major,No. 3
B minor,No. 4
Op. 41:E minor,No. 1
B major,No. 2
A flat major,No. 3
C sharp minor,No. 4
從以下波羅乃茲舞曲中選一首:降E大調(diào)平穩(wěn)的行板和波羅乃茲舞曲,作品22
升F小調(diào)波羅乃茲舞曲,,作品44
降A(chǔ)大調(diào)波羅乃茲舞曲,,作品53
第二輪演奏將持續(xù)45-50分鐘。
演奏順序自定,。
若選手演奏超時,,評委將叫停
選手至少有一首作品未在第一輪演奏過。
降A(chǔ)大調(diào)幻想波羅乃茲舞曲,,作品61
C小調(diào)奏鳴曲,,作品4
或降B小調(diào)奏鳴曲,作品35
或B小調(diào)奏鳴曲,,作品58
(B小調(diào)奏鳴曲不彈奏重復的第一樂章.降B小調(diào)奏鳴曲是否重復第一樂章由選手自定,。)
第三輪的演奏將持續(xù)55-60分鐘。
演奏順序自定,。
若選手演奏超時,,評委將叫停
以下任選一首協(xié)奏曲:
E小調(diào),作品11
或F小調(diào),,作品21
要求:
1,、必須背譜演奏,。
2,、肖邦作品的各種版本都接受,組委會推薦Urtext of the National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Fryderyk Chopin (ed.Professor Jan Ekier),。
3,、參賽者需要注明肖邦作品的版本及每首的演奏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