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過山村》是唐代詩人賈島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律。此詩布局以“寒水”開始,,“煙火”告終,,中間歷敘曠野中的怪禽、落日,、初月,、邊烽,給人的感受是由寒而暖,,從惶恐而至欣慰,。詩人對山區(qū)景物采用移步換景法描繪,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動,,詩人的情緒也跟著波浪式起伏與發(fā)展。作品充分地體現(xiàn)了賈島“幽奇寒僻”的詩風,。
暮過山村
數(shù)里聞寒水⑴,,山家少四鄰⑵。
怪禽啼曠野⑶,,落日恐行人⑷,。
初月未終夕⑸,邊烽不過秦⑹,。
蕭條桑柘外⑺,,煙火漸相親⑻。
⑴寒水:此指清冷的流水,。唐杜牧《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p>
⑵山家:山野人家,。唐杜甫《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詩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飯射麋新?!彼泥彛褐車従印h劉向《列女傳·周主忠妾》:“主聞之乃厚幣而嫁之,,四鄰爭娶之,。”
⑶怪禽:此指鴟鸮(chīxiāo)一類的鳥,。啼:后省略“于”字,。曠野:空闊的原野?!对娊?jīng)·小雅·何草不黃》:“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⑷恐:此處為使動用法,,使……驚恐,。行人:出行的人?!豆茏印ぽp重己》:“十日之內(nèi),,室無處女,路無行人,?!?/p>
⑸初月:新月?!稑犯娂で迳糖o一·子夜四時歌春歌五》:“碧樓冥初月,,羅綺垂新風?!苯K夕:通宵,,徹夜。唐杜甫《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操紙終夕酣,,時物集遐想,。”
⑹邊烽:邊境上報告戰(zhàn)事的烽火,。唐沈佺期《塞北》詩之一:“海氣如秋雨,,邊烽似夏云?!鼻兀褐附耜兾髂喜恳粠?。
⑺蕭條:此處為稀疏之意。漢揚雄《羽獵賦》:“羨漫半散,蕭條數(shù)千里外,?!鄙h希▃hè):此處用本意,桑木與柘木,?!抖Y記·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無伐桑柘,鳴鳩拂其羽,,戴勝降于桑,。”
⑻煙火:指炊煙,,泛指人煙,。《史記·律書》:“天下殷富,,粟至十馀錢,,鳴雞吠狗,煙火萬里,,可謂和樂者乎,?”
幾里遠就能聽到凄寒的水聲,山區(qū)人家居住分散沒有近鄰,。
怪禽從曠野上傳來聲聲鳴叫,,昏慘的落日驚恐過路的行人。
一彎新月未得照徹漫漫長夜,,邊關的烽火并沒有越過三秦,。
遠處幾棵蕭條的桑柘樹外面,裊裊炊煙漸覺與人相近相親,。
此詩是詩人在一個深秋日暮時分路過一處山村的紀實,,其具體創(chuàng)作年份不詳。
賈島(779~843),,唐代詩人,。字浪仙。范陽(今北京房山)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后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任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開成五年(840年)遷普州司倉參軍,。有《長江集》,。
賈島以“幽奇寒僻”的風格著稱,,這一首詩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創(chuàng)作特色。
此詩起句從聽覺形象寫起,。一個秋天的黃昏,,詩人路過一座山村,遠遠便聞到山澗的潺潺流水聲:“數(shù)里聞寒水,?!痹凇皵?shù)里”的范圍內(nèi)能清晰地聽到細微的水聲,可見山區(qū)的寂靜凄冷,。而映在眼簾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山家少四鄰”。這一聽覺形象和視覺形象相互襯托,,生動地渲染出山村的蕭索而冷落的氛圍,。首聯(lián)點題,作者用淡墨勾勒出一幅荒涼的山村遠景,。
頷聯(lián)重點描摹山區(qū)蕭瑟陰森的景象:“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惫智菰诨哪嗉诺臅缫吧哮Q叫,,本來就令人聞而驚惶不安;剛好又碰上夕陽下山,,山區(qū)漸漸暗黑下來,,孤單的行人此時此刻自然更加感到不寒而栗。這兩句詩寫聲寫色,,聲色均駭人聽聞,。詩的境界幽深險僻,自是賈島詩歌本色,。
詩人從數(shù)里外的曠野走向山村,,一路行來,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夜幕悄悄地拉開,。頸聯(lián)轉(zhuǎn)寫夜景:“初月未終夕,邊烽不過秦,?!碧拼叿橛袃煞N:一種是報邊境有事的緊急烽火,一種是報平安的烽火,。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初升的月亮高懸天空,烽火點燃起來,,沒有越過秦地,,表明這一地區(qū)平安無事,山區(qū)更顯得闃靜,安謐,。這時候詩人逐漸走近山莊,。
尾聯(lián)即寫接近山村時的喜悅感受:“蕭條桑柘外,煙火漸相親,?!痹娙私?jīng)過蕭疏荒涼的山區(qū)曠野,終于隱隱約約地看到山村人家宅邊常種的桑樹柘樹和茅舍上升起的裊裊輕煙,,內(nèi)心不禁感到無比的溫暖與親切,,先前的驚懼心情漸漸平靜下來,轉(zhuǎn)而產(chǎn)生一種歡欣喜悅的感情,。結(jié)句“煙火漸相親”,,寫得極富生活情趣與韻味。詩人對生活的感受相當敏銳,,體驗深刻,,又著意煉句,因此,,詩里的心理刻畫也顯得細致入微而耐人尋味,。
這樣,詩的格局便顯得有波瀾,,有開闔,,寓變化多樣于章法井然之中。詩的形象寫得險怪寒瘦,,境界幽深奇異,,在中唐詩歌中確實別具一格。明胡應麟推崇“浪仙之幽奇”為“五言獨造”(《詩藪·內(nèi)編》卷四),。從風格這一角度上看,,這一評語也說得中肯。
宋代歐陽修《六一詩話》:(梅)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覽者會以意,,殆難指陳以言也。雖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溫庭筠“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賈島“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則道路辛苦、羈旅之思,,豈不見于言外乎,?
宋代范晞文《對床夜語》:岑參詩:“疲馬臥長坂,,夕陽下通津。山風寒空林,,颯颯如有人,。”賈島云:“數(shù)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边h途凄慘之意,畢見于此,。
元代方回《瀛奎律髓》:“怪禽”,、“落日”一聯(lián),善言羈旅之味,,詩無以復加?!俺踉挛唇K夕”,,則村落之黑猶早?!斑叿椴贿^秦”,,似是西邊寇事始息,初有人煙處,。
清代宋宗元《網(wǎng)師園唐詩箋》:十字作一句(“初月”一聯(lián)下),。
清代葉矯然《龍性堂詩話續(xù)集》:賈島“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夕陽驢背上,,真有此景,想之心怦怦然動,。
現(xiàn)代李慶甲《瀛奎律髓匯評》:馮舒:次聯(lián)奇妙之句,。馮班:字字洗拔。六句謂不過京師也,。紀昀:“初月”礙“落日”,。“邊烽”句語意未明,。無名氏(甲):東野古多律少,,浪仙古少律多,然其孤高則同,,非一時流輩可及,,足見韓公取人另具法眼,,過于九方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