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雜詩》是清朝著名詩人袁枚所寫的一首借景抒情的詩,,全詩采用對比的寫法,,寫出了郊游踏青的閑情,表達(dá)了作者對青春的渴盼并對在年輕的希冀中隱藏著一股難言的惆悵和無奈,。
此詩已于2003年入選冀教版六年級課本下冊27課《古詩三首》,。
湖上雜詩
葛嶺花開二月天,游人來往說神仙,。
老夫心與游人異,,不羨神仙羨少年,。
葛嶺的花都在二月開放(作者閑來無事,,在湖濱郊游踏青),一路上游人絡(luò)繹不絕,,都說想做神仙,,而我的心境與他們的不一樣,我并不羨慕神仙,,只是羨慕那些少年,。
袁枚(1716-1797年),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詩人,、詩論家,。袁枚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進(jìn)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調(diào)做官,曾任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政聲好,,很得當(dāng)時總督尹繼善的賞識。三十三歲父親亡故,,辭官養(yǎng)母,,在江寧購置隋氏廢園并改名“隨園”,筑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著作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16卷及《補(bǔ)遺》10卷,;《新齊諧》24卷及《續(xù)新齊諧》10卷,;隨園食單1卷;散文,,尺牘,,隨園食單說部等30余種。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摯,,流傳久遠(yuǎn)。
青春是最令人如癡如醉的,,但是年華如水,,青春易逝,誰也無法挽留青春逝去的腳步呀,!“不羨神仙羨少年”這句詩,,明顯流露出作者對青春的渴盼,希冀中又隱藏著一股難言的惆悵和無奈的心情,。
袁枚33歲父親亡故,,便辭官回家養(yǎng)母,悠閑地在“隨園”生活近50年,。他想年輕,,想回到有思想有抱負(fù)的時候,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僅僅的悠閑地生活,,可是現(xiàn)在已垂垂老矣,只有羨慕年輕人的份了,。
這首詩是借景抒情的詩,,詩人采用對比的寫法,寫出了郊游踏青的閑情,,表達(dá)了作者對青春的渴盼,,對年輕的希冀,,希冀中又有隱藏著一股難言的惆悵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