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寶珠洞》是清朝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上闋泛寫景色及由此觸發(fā)的滿目興亡,,今昔對比之感,。下闋筆鋒轉(zhuǎn)而描寫憑欄后所見的景色,蒼遠渾厚,,蕭疏寂寥,,豪宕雄偉。全詞在凄涼中又表達出豪情,,收放自如,,虛實相間,意境深遠,。
望海潮①·寶珠洞②
漠陵③風(fēng)雨,,寒煙衰草,江山滿目興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唄④,算來別是凄涼,。往事最堪傷,,想銅駝巷陌⑤,金谷⑥風(fēng)光,。幾處離宮,,至今童子牧牛羊。
荒沙一片茫茫,,有桑干⑦一線,,雪冷雕翔⑧。一道炊煙,,三分夢雨,,忍看林表⑨斜陽。歸雁兩三行,,見亂云低水,,鐵騎荒岡。僧飯黃昏⑩,,松門?涼月拂衣裳,。
①望海潮:詞牌名。一百零七字,,雙調(diào),,一般前片五平韻,后片六平韻,。
②寶珠洞:位于北京西郊八大處平坡山之上,。
③漠陵:荒涼冷落之陵墓。
④清唄:清晰的誦經(jīng)之聲,。
⑤銅駝巷陌:即銅駝街,,原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為古代著名的繁華之地。
⑥金谷:古地名,,后代指繁華之地,。
⑦桑干:指桑干河,今永定河之上游,,因每年桑椹成熟時河水干涸而得名,。
⑧雕翔:雕鷹在空中盤旋。
⑨林表:樹林之外,。
⑩僧飯黃昏:在黃昏時分端一碗齋飯,。
?松門:此處代指寺廟之門。
古人的陵墓荒涼冷落,,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滿眼都是歷史興亡的痕跡。白日里山空幽靜,,夜深時佛經(jīng)入耳,,聽來著實令人覺得凄涼無比。最令人傷心惆悵的莫過于銅駝街和金谷園往日的繁華興盛早已消失殆盡,,一去不返了,?;实鄣碾x宮也只剩下放牧的幼童,。
荒沙蒼涼渾茫,河流蕭疏寥落,,茫茫的雪山上大雕展翅而翔,。炊煙裊裊,樹梢殘陽,,天邊還有歸雁三兩成行,,只看得凌亂的云朵,荒涼的山岡,,鐵蹄踏過水面,。黃昏時端一碗僧飯,在寺門冷月下拂袖離去,。
納蘭曾隨康熙帝游北京西山八大處寶珠洞,,他登高遠眺時,留下了這首詞,??甲C其具體時間,此詞結(jié)構(gòu)字句多與嚴繩孫作《望海潮》相近,,當(dāng)為性德早年習(xí)作,,作期當(dāng)在康熙十四年(1667年)前,。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滴跏迥辏?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zhèn)魃?,詞風(fēng)“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cè)帽集》,、《飲水詞》等,。
上闋泛寫景色及由此觸發(fā)的“滿目興亡”、“別是凄涼”等今昔對比之感,?!皾h陵風(fēng)雨,寒煙衰草,,江山滿目興亡”,。古人的陵墓荒涼冷落,歷史風(fēng)云變幻,,于此全都消逝無痕,。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一語點出興亡之嘆,?!鞍兹湛丈剑股钋鍐h,,算來別是凄涼,。”白日里山空幽靜,夜深時佛經(jīng)入耳,,聽來著實令人覺得凄涼無比,。隨后“往事”三句,又引出“銅駝巷陌”和“金谷”兩處地名,。這兩處都是有名的繁華之地和游娛之所,,所以這三句的意思是,最令人傷心感懷的莫過于以前的繁華已完全消失,,一去不復(fù)返了,。
下闋筆鋒轉(zhuǎn)而描寫憑欄后所見的景色,蒼遠渾厚,,蕭疏寂寥,,盡管帶有一種凄清傷感的基調(diào),但同時充滿豪宕雄偉的氣概,?!盎纳骋黄C#猩8梢痪€,,雪冷雕翔”,,荒沙蒼涼渾茫,河流蕭疏寥落,,茫茫的雪山上大雕展翅而翔,。這番景致雖帶有一種凄清傷感的情調(diào),但又不乏豪宕崁崎的特色,?!耙坏来稛煟謮粲?,忍看林表斜陽,?!贝稛熝U裊,,樹梢之后的殘日,已是說不完的凄涼,,加上天邊還有兩三行歸雁,,更是將寂寥氛圍烘托得無以復(fù)加?!耙妬y云低水,,鐵騎荒岡”則將全詞意境推向最高潮,在讀者還沉浸于蒼闊的遼遠情緒中時,,詞人急轉(zhuǎn)直下拋出一個空遠的松門之境收住全文,。“僧飯黃昏,松門涼月拂衣裳”,,黃昏時端一碗僧飯,,穿過寺廟之門拂袖而去,這或許才是納蘭眼中愜意悠然的生活,。
這首詞的情境收放之間極具張力,,是納蘭詞“蒼涼豪宕”風(fēng)格的代表作。
河北民族師范學(xué)院教授趙秀亭,、馮統(tǒng)一《飲水詞箋?!罚骸靶缘麓嗽~,結(jié)構(gòu)字句多與嚴詞相近,。如嚴詞‘一道愁煙,,三分流水,惱人惟有斜陽’三句,,性德作‘一道炊煙,,三分夢雨,忍看林表斜陽’,,尤見趨仿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