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5月31日,,秘魯最大的漁港欽博特市發(fā)生7.7級地震,。在地震中有6萬多人死亡,10多萬人受傷,,100萬人無家可歸,。該市以東的容加依市,,被地震引發(fā)的冰川泥石流埋沒全城2.3萬人。
這天,,秘魯最大漁港欽博特以及它東面的楚基卡拉、瓦廉卡,、容加依等城市,,地下忽然傳來沉悶的行車聲,地面物件跳動,,懸掛物墜落,,房子倒塌。最機敏的人們,,就在塌房前的一剎那沖出房屋,,奔逃到曠野外而保全了生命。
這次地震7.7級,,死亡66794人,,受傷10萬人,喪失家園的100萬人,。容加依徹底覆滅,,欽博特基本毀滅,楚基卡拉,、瓦廉卡半毀滅,。欽博特位于震中,又受次生災(zāi)害海嘯的洗劫,,因而災(zāi)情特別嚴重,。容加依卻是被意外的冰川泥石流覆沒,全城2.3萬人均被活埋,;地震觸動欽博特以東130公里的瓦斯卡蘭山的冰帽,,1億噸的冰體挾帶泥石流覆在山麓15公里的容加依城上,從冰崩到覆城全過程僅僅4分鐘,。
從全球地震震中分布圖可以明顯看出,,著名的環(huán)太平洋地震活動帶的東支安德烈斯地震環(huán),屬科迪勒拉山系,,南北長達1.5萬公里,剛好沿著中美洲海峽蜿蜒曲折地帶的西海岸,,再橫穿南美洲西側(cè);整個安第斯山地區(qū),,并從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臨太平洋的秘魯國境內(nèi)穿過。
5月31日下午15時23分,,欽博特海灣以東的太平洋近海海底(南緯9.2度,,西經(jīng)78.8度)的斷層突發(fā)位移,,50秒鐘的強烈錯動,震撼了秘魯國大約10萬4千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計有20多萬幢房屋建筑紛紛被強烈的地震波顛塌成廢墟,;尤其是震中欽博特及其東部地區(qū)的瓦廉卡、楚基卡拉,、容加依等,,由于地質(zhì)與土質(zhì)條件和土磚抗震性能極差等主客觀原因,房屋等建筑物象豆腐渣一樣,,紛紛崩體,、坍塌;盡管地震時值白天,,并有沉悶的“數(shù)萬汽車發(fā)動”似的地聲先期提醒,,但很多人卻仍然來不及逃離,就當(dāng)即被活埋在斷壁殘垣中,。
與此同時,,強大的沖擊波震裂了瓦斯卡蘭主峰的冰冠,這是秘魯國境內(nèi)最高的山峰,,海拔6768米,,峰頂常年積雪,冰山縱橫,,導(dǎo)致巨大的冰體墜落,,釀變成南美洲甚至世界歷史上空前絕后的特大災(zāi)害——容加依泥石流毀城大慘案:一塊大約近千平方米的特大冰塊,從瓦斯卡蘭北峰崩塌,,并狂落下墜900多米,,撞擊在海拔3700米處的冰山和冰河湖中。這無異于是一次“太空隕石與地球碰撞”似的驚天大碰撞,。慣性濺起來的物體,,猛然形成一個巨大無比的物體渦流氣旋,旋風(fēng)量足足有14級的狂暴,;大約有一億噸左右的冰塊,、巖石、泥土和冰雪被騰空卷起,,遂又象天女散花似的紛紛墜落,。先前沒有被撞濺飛起的冰雪巖體,在“二次撞擊”下,,紛紛崩塌,,滑坡,并形成一股前所未有的集結(jié)冰雪泥石流。估計約有5000萬立方米的冰雪泥石流以320多公里的時速,,即一分鐘向前推進5.4公里,,咆哮著向山下奔騰而來。十多米厚的泥石流,,如巨蟒集結(jié)來襲,;所經(jīng)之處,還激蕩起無數(shù)強勁的氣浪和石雨,;一塊3噸多重的巖石,,居然被氣浪反彈到600米外。秒速高達100米左右的泥石流越跑越快,,像龐大無比的推土機一樣鏟平了沿途所有的山丘和村莊后,又輕而易舉地翻過100多米高的分水嶺,,時速已高達400公里,,一下子“全體”凌空傾倒在容加依城內(nèi),當(dāng)場沖埋2.3萬人,,創(chuàng)迄今世界歷史上冰雪泥石流沖埋死亡之最,。
至此,容加依城全部毀滅,。更令人驚心動魄的是,,強大的沖擊慣性,使泥石流在覆蓋沖埋容城后,,還繼續(xù)向前推進了好幾公里,,最終流程長達160公里。注⑥據(jù)震后官方公布,,“5·31”大地震,,除欽博特基本毀滅,楚基卡拉,、瓦廉卡半毀滅外,,容加依和蘭拉西卡也全部毀滅;共計死亡66794人,,10多萬人受傷,,100多萬人無家可歸。這是20世紀南美洲世界地震史上,,引發(fā)最罕見,、最猛烈、最大規(guī)模,,一次性死亡人數(shù)最多冰雪泥石流的特大災(zāi)難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