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峰山是中國佛教文化的圣地,,是佛教禪宗幾任祖師住持說法的基地。禪宗祖師道信,、弘忍,、神秀及惠能均在此傳習(xí)佛法??梢哉f唐代中期,,雙峰山在佛教方面的影響一度超過了嵩山少林寺。神秀曾被武則天請進(jìn)長安皇宮作為宮庭法師,,地位和影響非常之高,。史載六祖惠能就是在雙峰山密受了弘忍的袈裟,然后連夜逃往廣東,。所以雙峰山在中國佛教史及至世界禪宗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雙峰山有兵寨文化、漢孝文化,、民俗文化和農(nóng)耕文化四大文化,。自古以來,流傳有孟宗哭竹,、董永與七仙女的民間故事,,留下了白云古寨、雙峰書院,、回龍寺等名勝古跡,。白云寨古戰(zhàn)場建寨歷史1400多年,是湖北規(guī)模較大,、保存較好的山地古兵寨,。雙峰書院是明末清初工部侍郎、畫家程正揆講學(xué)的地方,;書院旁邊立有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御批的“天下第一泉”石碑,;回龍寺是孝感較早的佛教寺廟,相傳朱元璋曾在此避難,?;袼孜幕暹€保存有蔣緯國結(jié)發(fā)之妻石靜宜女士的舊居。
雙峰山自然資源獨特,、人文資源豐富,,風(fēng)情風(fēng)物也多姿多彩,文化積淀深厚,。民間藝術(shù),,源遠(yuǎn)流長。雙峰山是楚劇和清戲(湖北高腔)的發(fā)源地,,清戲“三合班”曾領(lǐng)風(fēng)騷幾十年,。茶余飯后,田間地頭,,人們還創(chuàng)作了種類繁多的山歌,、燈歌、風(fēng)俗歌,,小調(diào),、號子、宗教歌,,大革命時期的革命民歌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雕花剪紙、木雕,、手銹,、石砌等民間工藝和玩龍燈、耍獅子,、踩高蹺,、玩把式等帶有濃郁的荊楚古韻。山珍野味,,味美趣濃,。清燉茅栗、溫蒸棉棗,、三元接第,、蓑衣元子、香椿炒蛋,,快炒野白花和獼猴桃,、山莓、野山棱等野菜,、野果,,也另有風(fēng)味,。
原名雙峰廟,始建于宋代,,歷盡滄桑,,幾度損毀,幾度重建,。清乾隆游江南時曾到過此處,,院前井水清甜可口,乾隆喝后,,贊此水似“瓊漿玉液”,,遂揮毫寫下“天下第一泉”,有石碑為證,。清初工部侍郎,、畫家程下揆從京城回鄉(xiāng)省親,在此講學(xué)兩個春秋,,為國家培養(yǎng)了許多人才,。
雙峰山主峰雙乳峰海拔高887.3米,是鄂東北第一高峰,。它由兩座對峙的山峰組成,,相傳是七仙女的雙乳“仙化”而成。在主峰四周,,有21座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簇?fù)?。登高而望,河流如束帶,,田舍若棋盤,;峻嶺橫屏?xí)造F開,千壑谷靜向杜鵑,。無限風(fēng)光盡收眼底,。以雙峰尖為中心,以登高望遠(yuǎn),、觀光游覽為特征的景區(qū),。拾級而上,聽松濤陣陣,,上至峰頂,,東望木蘭、西瞰孝昌,;體味當(dāng)年董永和七仙女忍痛舍棄幼兒,、悲憤交集卻又無可奈何、只有犧牲自己的感人情懷,。
在森林廣場沿公路北上,東西兩座南北走向的山峰,一道300米長,80米高的大壩橫臥在兩山之間,這就是白云湖休閑中心的核心“白云曉月”,。白云水庫約300余畝,,水面開闊、冬暖夏涼,。陽春三月,,紅、白,、蘭、紫等各種顏色的花草與青松倒映水中,,蔚為壯觀,。湖含白云青山,月印古寺佛光,。月在湖中走,,人在月中游,月朦朧,,水朦朧,,人亦朦朧。白云曉月是度假區(qū)四大休閑中心之一,,正在興建賓館,。高爾夫練習(xí)場等設(shè)施。
洋泗峽谷全長5公里,,處在黃巢山和白云寨之間,,故峽谷中林木莽莽,常年溪水潺潺,,濃蔭蔽日,,雨季飛瀑流泉,似虎吼龍咆,。老虎洞位于洋泗溝北部約1200米處,,曾是老虎藏身的洞穴,洞深8米,,平均高2米,,寬2.5米,現(xiàn)洞內(nèi)臥一對石老虎,,是游人小憩,,避雨,調(diào)侃的好地方,。順著洋泗峽谷由南而下約2500米處,,便可觀虎嘯瀑布全景,此瀑布落差40米,,白云瀑布分上下兩層,,上下瀑布相距120米,。頗有“銀河落九天”之感。
青龍洞,,洞中套洞,,徑道曲折幽深,洞深兩千五百米,,有一條地下暗河,,可聽到嘩嘩流水聲,傳說與東海相通,。洞內(nèi)有三個大宮,,四個小宮,宮中有“定海神針”,、“群龍朝拜”,、“佛手探春”、“水簾龍床”等巖溶奇觀,。
山因佛馳名,,佛以山為圣潔?;佚埶率冀ㄓ诿鞔?,相傳朱元璋曾在此落難,登基后又撥款重建,。幽靜的山林中,,古樹掩映,云霧繚繞,,遠(yuǎn)山傳來晨鐘暮鼓,,寂寥、虛渺,、空蒙,,更顯佛的尊嚴(yán)與神秘。
白云寨古戰(zhàn)場,,南臨白云湖,。孝感縣志載:白云寨“層巒削壁,相傳為孫臏地也”,。據(jù)考證,,建載歷史至少有一千四百年,它是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巢,、王仙之第一次破襲遠(yuǎn)征的屯兵之地,。元末紅巾軍、明末李自成軍,、清末太平天國軍亦在此為生而戰(zhàn),,為義而死,,現(xiàn)保存古兵寨四千多間。
白云寨雄踞寨海拔485米,、690米和559米的三座山頭上,,分內(nèi)外寨。外寨長2,。5公里,,占地2000畝,殘存兵營4000余間,,可屯兵2萬余人,,對一些寨墻進(jìn)行了維修,恢復(fù)了3座兵營,,并且仿建春香閣,盧九殿,,大佛殿和觀音殿,。為盧九修建的大義祠前300米處有面積100平方米的白龍?zhí)叮募境拾咨?,相傳為白龍住過的地方,;祠后山間約700米處,有面積120平方米的青龍?zhí)?,四季呈青色,,與白龍?zhí)恫⒎Q為雙龍?zhí)丁陌自普驏|北方沿小路拾級而上,,可以看到一條山脈好像從中被巨人切去一段,,而成萬丈懸崖,稱為閻王壁,,因站在對面吆喝,,回音震耳,余音延綿,,故又稱回音壁。
白云寨場面宏大,氣勢恢宏,,地勢險要,,是建在懸崖峭壁之上用石頭壘起來的,,呈葫蘆型,,它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稱“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漫步寨中,旌旗獵獵、戰(zhàn)馬嘶鳴的場面仿佛就寨眼前,。
這三塊矗立的象帆船的大石頭就是觀音擺渡了。相傳,,七仙女被南海觀音說服,,帶回天宮時,,觀音大士用蓮花寶座上的三片蓮葉變成了一艘帆船,載著七仙女回宮,,后來這艘帆船停在這里,,久而久之便仙化成了這三座巨石,。
整個廣場以景區(qū)白云水庫的延續(xù)白云河主,,以相互穿插,、滲透的孝文化和愛情文化為軸,建設(shè)孝意流芳,、云中漫步,、槐蔭留情,、孝行感天和碧海升情五大景區(qū)。充分挖掘了孝感當(dāng)?shù)氐男⑽幕浴靶ⅰ焙汀皭矍椤边@兩種人間至美的情感為主線,,使兩者相互滲透,相互交融,。以董永和七仙女的愛情故事為高潮,,將中國二十四孝部分內(nèi)容穿插其中,,向人們詮釋了孝文化的深刻內(nèi)涵,展現(xiàn)了愛情的無窮魅力,,讓人們對中國的孝文化和孝感這一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在現(xiàn)滑石村一帶,保存了蔣緯國結(jié)發(fā)之妻石靜宜女士的舊居,,結(jié)合原有的村落民居,,構(gòu)成了體現(xiàn)孝感當(dāng)?shù)孛袼孜幕厣拿袼孜幕澹皡^(qū)內(nèi)還有建于唐天寶年間的天寶寨,。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從這里走出了著名的民族紡織資本家石鳳翔,,走出了共和國的將軍石忠漢,、周煥忠。在此,,游客可以獲得與眾不同的農(nóng)家生活體驗,。
1、孝感→楊店→豐山→雙峰山
2,、武漢→孝感→雙峰山
雙峰山母質(zhì)主要是由板巖,、頁巖、花崗石,、花崗斑巖和少量沖擊物形成的山地黃棕壤,。自然景觀奇特,,山林怪石眾多,其中肖李萬獸山似各種飛禽走獸,,形神兼?zhèn)涞墓质鹤罹咭?guī)模,;主峰西北坡的“鳳凰石”展翅欲飛,茅庵背后的“觀音渡”如乘風(fēng)歡浪的競渡船帆,,雙峰閻王殿,、石壁群一字排開,氣勢逼人,。
雙峰山居大別山余脈,,地處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區(qū),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13℃,冬季極低溫度為-10℃,,春季平均溫度18℃左右,,夏季平均溫度23℃,盛夏山上氣溫較山下低4-6℃,,較武漢市低5-8℃,,無霜期250天,年降水量1100毫米,,全年日照1970小時,,日照率為45%。
風(fēng)景區(qū)現(xiàn)有20科50屬90種喬灌木樹種,,1800多種植物,,40多種國家保護(hù)動物。馬尾松,、黃山松,、水杉、柳杉,、湘杉,、楠竹、油茶,、綠茶帶狀分布,,濃蔭蔽日,;映山紅,、梅花、金銀花,、秧泡,、漫山遍野,;山鷹、鳳凰,、貓頭鷹,、野鹿、金錢豹,、野豬,、麂子神出鬼沒。還生長有千年何道烏,、凹葉厚樸等名貴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