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5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給石榴紅村帶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新的發(fā)展方向很快確定——建立農村生態(tài)社區(qū),讓綻放的石榴紅遍全村,,成為村里的標志物,,農居按“粉壁、黛瓦,、馬頭墻”的徽派建筑風格布局,,產業(yè)著眼“吃住采游釣樂”,突出農家鄉(xiāng)村游特色,,文化活動以參觀村博物館,、各類文藝匯演為主……
隨即,石榴紅村被納入武漢市“家園行動”試點村,,村里邀請專家前來規(guī)劃園林綠化和景點景觀,,組織人員到東湖梅園以及江蘇、上海,、成都等地學習旅游項目建設經驗,,采它山之石,成自我特色,。
短短兩年多時間,,石榴紅村化蛹成蝶:泥巴道變成了寬暢的水泥路,破農房變成了古色古香小閣樓,,舊農舍變成了溫馨舒適的客房,。
經濟建設
村民住房外觀改造率達100%,村內道路硬化率達100%,,電力,、電信、閉路電視,、自來水,、太陽能熱水器等設施實現(xiàn)家家有、戶戶通,,4000多平米的文化休閑廣場以及陳列館,、會議室、醫(yī)務室,、圖書室,、警務室等一應俱全,,村民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有了巨大改善,。
在建設新村的同時,石榴紅村也探索出發(fā)展經濟的三條路子:一是鼓勵農戶展開農家餐館,、旅社,、茶社、棋社及工藝品出售等多種經營,;二是打造華中地區(qū)最大的國家級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三是以網絡信息化促進農副產品流通銷售,。
2005年“十一”以來,石榴紅村已接待游客55萬人次,,旅游收入780萬元,, 2008年該村農民人平純收入1.5萬元,比2004年增長了近4倍,。村民們說:房屋變成了“白銀莊”,,菜地變成了“綠銀行”。
站在蜿蜒的漢江大堤凝望,,只見石榴紅村徽式房屋鱗次櫛比,,蒼松翠柏枝葉蔭蔽,瓜果蔬菜香溢原野,,花壇景點星羅棋布,,江灘綠地百鳥翔集。來這里游覽的客人,,聽鳥語呢喃,,看石榴綻放,無不為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所陶醉,,為敦厚好客的村民所感動,。
風景名勝
武漢花世界:武漢首個鮮花主題公園“花世界”坐落在東西湖區(qū)石榴紅村漢江江畔,占地600畝,,由卓爾集團投資5000萬元建設?,F(xiàn)已全部建成,將現(xiàn)四季花開盛景,?;ㄊ澜缫蕴飯@自然風光為基調,景區(qū)自東向西形似一片樹葉,,由葉脈狀園路及汀步貫穿全園,,并依常設品類規(guī)劃為櫻花園、碧桃園,、紫薇園,、香槐園、玉蘭園,、玫瑰園,、百合園、玉簪園,、金色葵園,、海棠嶺、梅嶺、天鵝花溪共“九園二嶺一花溪”的怡人景致,。
花世界除櫻花,、玫瑰、月季,、桃花等大眾品種外,,還有薰衣草、千屈菜,、德國鳶尾,、太空蓮等珍稀品種。該公園將種植20畝薰衣草和150畝向日葵,,面積為武漢之最,。“這樣大面積的薰衣草和向日葵將在游客面前呈現(xiàn)一片藍色和金黃的海洋,,加上旁邊的白橋,、教堂等附屬建筑物,應該能夠刺激小資等觀光挑剔者的視覺”,。
公園內還挖了一個人工湖,,湖中間有個與武俠小說中同名的人工島——桃花島。據(jù)悉,,島上將種植7000株共1萬平方米的桃樹,,品種包括果桃和觀賞性強的碧桃。
皓白色“天愛教堂” 和“叢中笑”田園餐廳由著名設計師為花的世界量身打造,。輔以武漢地區(qū)最大的荷蘭風車和幸運水車,,成為浪漫新人婚紗攝影及主辦戶外婚禮的不二之選。
武漢花世界位于四季吉祥景區(qū),,占地面積600畝,,以田園自然風光為基調,核心景觀鳥瞰形似飛翔的天鵝,,另設計兩個湖心島和八座過水橋,,成為園區(qū)景觀一大亮點。景區(qū)內各項設施完善,,休閑木屋沿漢江蜿蜒分布,,各具特色。
景區(qū)綠化面積30萬平方米,,整體設計似一片樹葉,,與景區(qū)大門綠樹的形象自成體系,由葉脈似的小路貫穿整個園區(qū),,將其分為了櫻花園,、玉蘭園,、槐花園,、玫瑰園,、百合苑、金色葵園,、水生植物園,、桃花島、青云島,、香花廊道等七園二島一廊的花溪景觀,。花世界里春觀櫻花浪漫,、夏賞蓮花清爽,、秋看金葵豐碩、冬游海棠嬌美,,春夏秋冬更迭之際也伴有碧桃,、德國鳶尾、二月蘭,、百合,、蘭花鼠尾草、美女櫻,、婆婆納,、木槿、木芙蓉,、紫藤,、三角梅、虞美人,、鳳仙花,、百日草、翠竹,、大花金雞菊,、牽牛花,、蜀葵,、假龍頭、再力花,、千屈菜,、香水月季、桂花,、花葉美人蕉,、紫薇,、睡蓮、南天竹等相繼開放,,更有烏桕,、紅楓等彩葉樹點綴其間,初步形成了喬灌木立體搭配,,花期覆蓋全年的生態(tài)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