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記載,,清乾隆年間改建寺院,,同治八年又作重修,民國初年也曾修繕,。2001年1月,,重慶、江津兩級投資,,又完成了落架維修,,整治加固了寺外平臺、道路和護欄,。1956年,、1980年,石門大佛兩次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9月,,石門大佛又被列為重慶直轄市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佛描述
這是一座紅墻青瓦寺院,,規(guī)模不大,,也很普通,要不是依崖建造,、雄偉壯觀的七層琉璃瓦寶塔聳立其中,,也就與農(nóng)家院落相差無幾。寶塔是正殿,,高三十多米,,幾層梁架一頭鑿進石壁,,一頭連著六根巨柱,托起了巨大的塔身,。塔內(nèi)有三層閣樓,,從下到上,可到石像頂,,可觀長江景,。殿內(nèi)供奉觀世音菩薩摩崖造像。我不信神佛,,但為古代工匠巧妙的構(gòu)思與精湛的工藝所折服,。工匠們把堅硬的石崖,一鑿一鑿雕琢成了面慈目善的佛像,,而且,,飾以華麗的寶冠,飾以飄逸的袈裟和精巧的瓔珞,。以其質(zhì)感強,、造型逼真、線條流暢等特點,,讓人覺得觀音不像神佛,,而像體態(tài)豐滿、雍容華貴的服裝名模,。石佛的神態(tài)動作更是別具一格,,不是正襟危坐布道說教的模樣,而是身往后倚,,略帶倦意,,好象遠足歸來,在此依崖小憩,。膝上的手指半提下擺,,衣敞處似乎還在散發(fā)難耐的體熱。
該寺座北向南,,面向滾滾長江,成渝鐵路平等火車站側(cè)面,。建于明代以前,三合院布局,。正殿為七重飛檐歇山式頂,,琉璃瓦蓋,通高24.84米,,依崖而建,,結(jié)構(gòu)嚴謹,雄偉壯觀,。寺內(nèi)有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腳踏蓮花觀音造像一尊,,通高13.5米,,屬深浮雕近圓雕石刻,刻工精湛,。佛像端莊嫻靜,,慈眉善目,,頭戴寶冠,,胸懸法輪,腳踏蓮花,,身披袈裟,,全身貼金繪彩,頭部有一笑容可掬的羅漢,,自古有“長江第一大佛”之美稱,。寺門外面,陡峭的山道上人流不絕,。
摩崖造像傳說
第一種說法,,相傳魯班師徒尋遍千山萬嶺,大江南北,,終于選中了這塊風(fēng)水寶地建佛,,佛像才有靈氣。
第二種傳說中,,佛祖考慮到游人香客們朝拜的路途艱辛,,就讓佛像后面石壁滲出的山泉流到佛底的井中,常年滿而不溢,。喝了此水的人們就可以保平安,、帶好運、消病災(zāi),。
第三個傳說最為神奇,,據(jù)說大佛很靈驗,所以大佛和別的佛像的建造不同,。大佛的佛身里面裝有五金五谷,,能食人間煙火,解民之心意,。
志書記載
《江津縣志》中記載“大佛寺,,距城百里,近石門場大江邊,,古鑿大佛手巖上,,高十丈許,左有石如凈瓶,,右如鸚鵡,,寺依巖石建筑,,高達十余丈,為樓七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