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即鳳翔區(qū)城西30里之靈鷲山,,古名九頂蓮花山,以先秦穆公狩獵于此遇見靈鷲鳥而始名,,簡稱靈山。陲秦川西端,,綿吳岳之東嶺,,南瞻終南之秀峰,顧千山伏兔,。野水赴壑,,巖石峻峭,,傍馮家山水庫于左,依絲綢之路于后,,處寶雞市鳳翔區(qū)與陳倉區(qū)及千陽之交,。古時松柏參天,奇花異木,,靈禽怪鳥遍于山野,。山中名景梅子嶺、舍身崖,、看柏樹,、牛犢泉與寺內鐵佛、大鍋,、臥佛像,、老母亭共稱八景。每年四月初一的會期人山人海,,香火鼎盛,,久為西府名勝之首。
歷史沿革
凈慧寺居靈山之顛,。建于公元(唐德宗二年),,廟貌巍然,雕梁畫棟,,建筑輝煌,,佛像莊嚴,為十方常住,。歷經宋,、元、明,、清,,蒼桑之變,毀而重修,。分接引,、睡佛,、鐵佛,、五佛等四院,。殿內佛像全身端嚴,,菩薩羅漢,、雕塑美觀,,金剛力士,、千姿百態(tài),,各表法儀,。靈山之顛建有觀音殿,,飛檐斗角,,精巧玲攏。
凈慧寺從1992年批準開放.在宏智法師的主持領導下,,佛教氣氛日益上升,,常住僧俗20多人,佛事活動走上正軌,。并新修上山油路15公里,,在梅子嶺前后打上水泥臺,各院鋪上地磚,,山門前打造水泥停車場3000平方米,,寺廟內外綠化植樹植草300多畝,對寺內所有圣像進行了重新彩繪,,使凈慧寺重放異彩,,面貌煥然一新,吸引得八方游客前來參觀,。
旅游
“遠眺馮家山水庫,,近擁凈慧寺八景,俯瞰延綿秦川色,,手捧關中第一佛”,,到過鳳翔靈山旅游景區(qū)的游人在發(fā)出感嘆的同時,也會深深感受到旅游景區(qū)項目的單一,。為此,,從今年開始,鳳翔區(qū)將投資3億元打造靈山旅游新景區(qū),,并借此實現(xiàn)鳳翔旅游產業(yè)的“鳳凰涅盤”,。
2009年3月14日,記者來到鳳翔靈山景區(qū),,看到的是依山坡開辟的臺階,、拓寬通往靈山的路面,以及靈山寺院內部的整修,,感受到熱火朝天的改造場面,。
長期以來鳳翔旅游資源優(yōu)勢并沒有轉化為產品優(yōu)勢和市場優(yōu)勢,根本原因在于旅游資源開發(fā)遍地開花,,缺乏特色主打產品與旅游市場形象不夠鮮明,,以特色旅游項目帶動區(qū)域整體旅游的開發(fā)。為此,,鳳翔區(qū)將靈山旅游景區(qū)作為突破口,,改變作坊式旅游開發(fā)思維,掀起鳳翔旅游業(yè)大發(fā)展的熱潮,。
靈山與東湖,、秦公一號大墓成鳳翔旅游三足鼎立之勢,西側與馮家水庫毗鄰相望,。開發(fā)后既可與其他景點連為一體,,又可與鄰近縣區(qū)的旅游景點連接起來。
同時,,從2月初起,,鳳陳路至靈山的12.8公里的公路拓寬、路旁植樹等基礎項目已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