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西溝福壽山景區(qū),以原始的自然風光和古老的廟宇為核心,,是伊犁一片清幽神秘的勝地,。福壽山巍峨挺峻,視若蒼老,,山上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山下河水蜿蜒曲折,、流水潺潺,,被道家視為修身養(yǎng)性的理想場所。每年進入四月,,景區(qū)內各類野果陸續(xù)進入盛花期,,漫山遍野的山花將景區(qū)裝點的風光如畫,美若仙境,。福壽山秋景更是叫絕,,秋天把整個福壽山裝扮成紅、紫相間的世界,,滿山遍野都是色彩斑斕的花草樹木,,紅的妖艷,黃的明麗,,綠的和諧,,五彩繽紛,千葉萬樹,,色彩紛呈,。遇到陰雨天,半山腰云霧繚繞,,蒼鷹盤旋,,更增加了福壽山的神秘感。每年秋季,,這里都會吸引很多攝影愛好者前來采風,,記錄下這大自然鬼斧神工、天造地設的美景,。
即大西溝廟,,是清代新疆最大最早的道教活動場所之一,,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元代,。位于新疆伊犁霍城縣大西溝鄉(xiāng)西北10公里的福壽山區(qū),當?shù)厝朔Q其為“漢人廟”,,周圍山巒起伏,,云霧繚繞,林木茂盛,。當時,,著名道士長春真人邱處機隨成吉思汗西征,途經(jīng)伊犁阿力麻里城,,福壽山道教弟子曾請他前去講過道,。1763年,清政府出資,,利用五六年時間先后在山腰修建了三清教主廟,、三皇廟、玉帝廟等,,共有37座神龕洞,。大小廟宇依山而建,廟廟相連,,環(huán)繞在福壽山間,。每年都舉行廟會,從農歷六月二十延續(xù)到七月初七,,長達17天,,這期間前來上香求神的人絡繹不絕。1945年,,“三區(qū)革命”期間,,福壽山廟廟宇全部被毀,現(xiàn)僅存兩個彎月形天然古洞,。
福壽山廟新修建的白塔,,為藏傳佛教風格。
龐大山體形成天然石佛,,中部是月牙形山洞,,為福壽山廟遺址。
夏季:8:30-19:30
冬季:10:00-19:00
自駕路線:
清伊高速公路,、連霍高速公路從清水河/大西溝出口離開轉入X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