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前門外李鐵拐斜街一座梨園世家的舊居。
1899年,,梅蘭芳在北京百順胡同附近一家私塾讀書,。
1902年,正式拜吳菱仙為師,,學習青衣戲,,學的第一出戲是《戰(zhàn)蒲關(guān)》,后又學習了《二進宮》,、《三娘教子》等共約三十余出戲,。
1904年,,8月17日(農(nóng)歷7月7日),在北京“廣和樓”戲館第一次登臺,,在《長生殿·鵲橋密誓》里演織女,。
1907年,梅蘭芳家從百順胡同移居盧草園,。正式搭班“喜連成”演出,。
1908年,8月14日母親楊長玉病逝后全家移居鞭子巷頭條,。
1910年,,梅蘭芳與王明華結(jié)婚。本年起,,開始養(yǎng)鴿子的業(yè)余愛好,。
1912年,第一次與譚鑫培同臺演出,,演出劇目《桑園寄子》,。
1913年,接受上海許少卿邀請首次赴上海演出(是梅蘭芳第一次離開北京),。11月16日第一次貼演扎靠戲《穆柯寨》也是他第一次唱大軸戲,。本年,開始研究新腔并學習昆曲,。全家移居北京鞭子巷三條,。
1914年,,在慶豐堂與王蕙芳同拜陳德霖為師,。本年,又先后從師喬蕙蘭,、李壽山,、陳嘉梁學習昆曲。又從路三寶,、王瑤卿學戲,。7月至10月,在“翊文社”最初嘗試創(chuàng)編了時裝新戲《孽海波瀾》,。本年,,梅蘭芳對化裝、頭飾方面進行了改革,。
1915年,,在北京吉祥園上演創(chuàng)編時裝新戲《宦海潮》;在北京吉祥園上演創(chuàng)編時裝新戲《鄧霞姑》,;在北京吉祥園首演創(chuàng)編古裝新戲《嫦娥奔月》,。第一次在京劇舞臺上使用追光,,梅蘭芳則把燈光的作用向前推進了一步。梅蘭芳開始學習繪畫,,繪畫老師畫家王蘿白。此后,,又結(jié)識了畫家陳師曾,、金拱北、姚茫父,、陳半丁,、齊白石等。同時并與收藏家朱翼庵訂交,,廣泛觀賞書畫和古器物,。
1916年,在北京吉祥園上演創(chuàng)編的新戲《黛玉葬花》,;4月19日--21日在北京吉祥上演創(chuàng)編時裝新戲《一縷麻》,。
1917年,梅蘭芳創(chuàng)編了神話歌舞劇《天女散花》,。
1918年,梅蘭芳演出《游園驚夢》,。梅派《游園驚夢》堪稱中國戲曲藝苑中的奇葩。同年創(chuàng)編演出了《麻姑獻壽》,、《紅線盜盒》。
1919年,,應日本帝國劇場邀請,,攜同“喜群社”訪問日本進行演出。先后在東京,、大阪,、神戶等地演出;12月應近代實業(yè)家張謇邀請,,第一次到江蘇南通演出,。
1920年,第一次拍攝無聲電影《春香鬧學》,。
1921年,,年初,,與楊小樓合作組織“崇林社”劇團,。年末,,與福芝芳結(jié)婚。
1922年,,在北京第一舞臺首演創(chuàng)編新戲《霸王別姬》,;10月15日--11月22日應香港太平戲院邀請,率"承華社"劇團140余人赴港演出,。
1923年,,首創(chuàng)在京劇伴奏樂器中增加上二胡,使京劇音樂更加豐富,;11月在北京開明戲院上演創(chuàng)編新戲《洛神》,;11月在北京真光劇場上演創(chuàng)編新戲《廉錦楓》。
1924年,,在北京寓所接待印度著名學者,、詩人、作家泰戈爾,;10月9日--11月22日梅蘭芳應日本帝國劇場社長邀請,,第二次訪問日本。先后在東京,、大阪,、京都等地演出。
1925年,,創(chuàng)編新戲頭本,、二本《太真外傳》。
1926年,,創(chuàng)編新戲三本,、四本《太真外傳》,。在北京東城無量大人胡同梅宅接待來訪問的瑞典王儲夫婦,。
1927年,被評為京劇“四大名旦”之首,。創(chuàng)編新戲《俊襲人》,。經(jīng)當時的銀行家馮耿光證婚,梅蘭芳迎娶了孟小冬,。
1928年,,4月6日在北京中和戲院首演創(chuàng)編新戲《鳳還巢》;夏季,,在北京編演了新戲全本《宇宙鋒》,;本年,,第二次赴香港演出。
1930年,,率“承華社”劇團部分演員經(jīng)日本橫濱,、加拿大維多利亞赴美國演出。先后在西雅圖,、芝加哥,、華盛頓、紐約,、舊金山,、洛杉磯、圣地亞哥,、檀香山等地演出72天,;美國波摩拿學院、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分別授予梅蘭芳文學榮譽博士學位,。
1931年,,與余叔巖、齊如山,、張伯駒等人創(chuàng)辦“國劇學會”,;同年,第三次率團赴香港演出,;同年與孟小冬解除婚姻關(guān)系,。
1932年,梅蘭芳從北京遷居上海,。
1933年,,在上海天蟾舞臺上演了創(chuàng)編新戲《抗金兵》。
1935年,,率劇團赴蘇聯(lián)演出訪問,。在蘇聯(lián)先后與戲劇大師斯坦尼拉夫斯基、布萊希特會面,;4月--8月赴波蘭,、德國、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英國等國進行戲劇考察,。后經(jīng)埃及,、印度回國。
1936年,在上海天蟾舞臺上演了創(chuàng)編新戲《生死恨》,。
1938年,攜家眷和劇團演職員再次赴香港演出,。全家留居香港,。
1941年,蓄須明志,,息影舞臺,。
1942年,由香港返回上海,。從此,,杜門謝客。
1945年,,重新登臺,,在上海美琪大戲院與俞振飛合作演出了昆曲《斷橋》,、《游園驚夢》等劇目,。
1948年,,在上海聯(lián)華三廠拍攝彩色片《生死恨》。
1949年,,出席中華全國第一次文學藝術(shù)工作者代表大會,;9月30日,當選全國政協(xié)常務委員,;10月1日,,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活動。
1951年,,任命梅蘭芳為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7月,全家從上海遷回北京,,定居護國寺街1號,。(現(xiàn)梅蘭芳紀念館)
1952年,出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會,。同年,,與蘇聯(lián)著名舞蹈大師烏蘭諾娃在北京會面。
1953年,,梅蘭芳當選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
1954年,梅蘭芳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
1955年,任命梅蘭芳為中國京劇院院長;4月,,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聯(lián)合為梅蘭芳周信芳舉辦了舞臺生活50年紀念活動,;2月--8月拍攝《梅蘭芳舞臺藝術(shù)》戲曲片,,12月制作完成。
1956年,,應日本朝日新聞社等團體邀請,,在周恩來總理直接關(guān)心和幫助下,組建了陣容最強大的訪日京劇代表團,,梅蘭芳任團長,。這也是梅蘭芳第三次訪問日本。先后在東京,、九州,、大阪、京都,、名古屋等地演出,。
1957年,國際舞蹈協(xié)會主席海爾格來到北京授予梅蘭芳榮譽獎章,。
1959年,,在北京人民劇場上演創(chuàng)編新戲《穆桂英掛帥》;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60年,,《游園驚夢》彩色電影片拍攝完成,;4月15日,北京市人民委員會任命梅蘭芳為梅劇團團長,。
1961年,,在中國科學院為科學家們演出《穆桂英掛帥》,這是梅蘭芳在舞臺生涯中的最后一次演出,;7月9日,,任命梅蘭芳為中國戲曲學院院長;8月8日凌晨5時,,梅蘭芳在北京病逝,。年僅67歲。
《戰(zhàn)蒲關(guān)》(又名《忠義節(jié)》)中的徐艷貞
《九更天》(又名《馬義救主》)中的馬義之女
《二度梅》(又名《落花園》)中的陳杏元
《岳家莊》中的岳云之姐
《搜孤救孤》中的程嬰之妻
《春秋配》中的姜秋蓮
《空谷番》中的姚夢蘭
《摘纓會》中的許姬
《汾河灣》中的柳迎春
《別宮》中的孫尚香
《祭江》中的孫尚香
《南天門》(又名《走雪山》)中的玉姐
《紅鬃烈馬》(又名《素富貴》)
《彩樓配》中王寶釧
《長坂坡》中的糜夫人
《趕三關(guān)》中的代戰(zhàn)公主
《大登殿》中的王寶釧
《二本虹霓關(guān)》中的丫環(huán)
《四郎探母》中的鐵鏡公主
《女起解》中的蘇三
《頭本虹霓關(guān)》中的東方氏
《兒女英雄傳》中的張金鳳
《六五花洞》中的潘金蓮
《八蠟廟》中的張桂蘭
《打漁殺家》(又名《慶頂珠》)中的肖桂英
《游龍戲鳳》(又名《梅龍鎮(zhèn)》)中的李鳳姐
《雁門關(guān)》(又名《南北臺》)中的青蓮公主
《穆柯寨》中的穆桂英
《天河配》中的織女
《四五花洞》中的潘金蓮
《雙金蓮》中的潘金蓮
《五花洞》中的潘金蓮
《桑園會》中的羅敷女
《破洪州》中的穆桂英
《樊江關(guān)》中的薛金蓮
《槍挑穆天王》中的穆桂英
《金針刺紅蟒》(《混元盒》中一折)中的紅蟒
《琵琶緣》(《混元盒》中一折)中的蝎子精
《審頭刺湯》(又名《一捧雪》)中的雪艷
《法門寺》中的宋巧姣
《全部王寶釧》)中的王寶釧
《回荊州》中的孫尚香
《浣紗記》中的浣紗女
《桑園寄子》中的金氏
《美人計》中的孫尚香
《朱痕記》中的趙錦榮
《朱廉寨》中的馬昭儀
《甘露寺》中的孫尚香
《延安關(guān)》中的雙陽公主
《緹縈救父》中的緹縈
《六月雪》中的竇娥
《摘纓會》中的許姬
《煤山恨》中的周后
《珠砂痣》中的江氏
《孝感天》(又名《掘地見母》)中的共叔段
《寶蓮燈》(又名《二堂舍子》)中的王桂英
《龍鳳呈祥》(又名《全部美人計》)中的孫尚香
《孝義節(jié)》中的孫尚香
《截江奪斗》中的孫尚香
《梅玉配》中的蘇玉蓮
《打金枝》中的升平公主
《三擊掌》中的王寶釧
《御碑亭》中的孟月華
《探寒窯》(又名《母女會》)中的王寶釧
《武家坡》中的王寶釧
《三娘教子》(又名《雙官誥》,、《王春娥》)中的王春娥
《祭塔》中的白素貞
《二進宮》中的李艷妃
《玉堂春》中的蘇三
《轅門射戟》中的呂布(小生)
《八蠟廟》中的黃天霸(武生)
《鎮(zhèn)潭州》中的楊再興(武生)
《三江口》中的周瑜(小生)
《艷陽樓》中的呼延豹(武生)
《孽海波瀾》中的孟素卿
《宦海潮》中的余霍氏
《鄧霞姑》中的鄧霞姑
《一縷麻》中的林紉芬
《童女斬蛇》中的李寄娥
《白蛇傳》(金山寺中的白蛇)(斷橋中的白蛇)
《牡丹亭》(春香鬧學中的春香)(游園驚夢中的杜麗娘)
《金雀記》(覓花·庵會中的井文鸞)(喬醋·醉圓中的巫彩鳳)
《孽海記》(思凡中的趙色空)
《西廂記》(佳期·拷紅中的紅娘)
《玉簪記》(琴桃·偷詩·問病中的陳妙常)
梅蘭芳之青衫亦為都中第一流人物,,色藝之佳,早已名滿都下二難兼并,,必有特異之技藝以動人,,觀聽者有梨園癖者自必聯(lián)翩往觀,第一臺又將座物隙地矣。(申報)
他是個勤勉好學的演員,,從青年時代起就認真鉆研古典文學,、國畫、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俗學、音韻學和服飾學等多方面的祖國傳統(tǒng)文化,,并把這些知識融合到他的藝術(shù)中去,,從而創(chuàng)造了大量優(yōu)秀劇目,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大家風范的藝術(shù)流派——梅派,。(中國評論家、戲劇家梅紹武)
忽然聽到梅蘭芳同志病逝的消息,。我們都黯然久之,,熱淚欲墜!我們之中,,有的是梅大師的朋友,,有的只看過他的表演,傷心卻是一致辭的,。誰都知道這是全國戲曲界的一個重大損失?。ㄖ袊骷依仙幔?/p>
梅蘭芳先生是世人景仰的京劇藝術(shù)大師,他創(chuàng)造的獨樹一幟“梅派”藝術(shù),,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他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給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藝術(shù)遺產(chǎn),,他為中國戲劇藝術(shù)做出的杰出貢獻,,將永載戲劇史冊。梅先生屬于世界,、屬于中國,,更屬于他的家鄉(xiāng)泰州。(泰州市委書記藍紹敏)
“梅蘭芳是所見過的最杰出的演員之一,,紐約還從來沒有見識過這樣的演出,。”紐約《世界報》
“梅蘭芳的啞劇表演和服裝展示的演出真是精美優(yōu)雅,,可愛絕倫,,美妙得就像中國古老的花瓶或是刺繡的帷幔。這是一次接觸,,與一種在數(shù)世紀中不可思議地圓熟起來的文化的接觸,?!泵绹稌r代》
“幾乎是一種超乎自然的發(fā)現(xiàn),通過許多世紀,,中國人建立了一種身體表情的技巧,?!睙o論理解與誤解,,梅蘭芳讓美國人第一次見識了中國的京劇藝術(shù)。美國《太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