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山景區(qū),,是嘉陵江生態(tài)文化旅游精品區(qū)中的重點景區(qū)之一,現為國際生態(tài)安全旅游示范基地,、AAAA國家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國風水旅游景區(qū),、全國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省級地質公園和四川省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景區(qū)面積33平方公里,,以凌云山,、白山、圖山為主體,,分布在老君鎮(zhèn),、青蓮鎮(zhèn)、佛門鄉(xiāng),、萬家鄉(xiāng)境內,。景區(qū)內建有西南地區(qū)較大的戶外拓展訓練基地和真人野戰(zhàn)俱樂部。
凌云山景區(qū)內自然景觀奇特,、風水文化厚重,,逼真的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山與中國古代風水天文所稱的“四相五行”玄機契合,渾然天成,,堪稱東方風水堪輿術研究領域中地貌形態(tài)活標本,;凌云山景區(qū)內“儒,、佛、道”三教和諧相存,,歷史悠久,,宮觀寺廟,梵音縈繞,,可謂仙境圣地,!由自然山峰形成的兩尊兩公里長天然睡佛,枕北腳南,,堪稱中國一絕,;凌云山景區(qū)內釋迦牟尼、觀音三十二化身,、東方三圣、西方三圣等石窟佛像雕刻精湛,、形神兼?zhèn)?、靈氣活現,被譽為代表東方文化神韻的精髓杰作,。
白山寺坐落在獅子峰上,,東乘凌云之勢,西連小佛之氣,,北有青蓮擁戴,,南與岳池接鄰。白山寺古時隸屬果州大佛寺,,周邊數里均屬寺內耕地,,漢唐已著名,有佛教圣地"小西天"之美稱,。山旁有仙洞,,崖墓及舍利塔,乃歷代高僧圓寂之凈地,。歷史上有諸多名勝古跡,,山上曾建大雄寶殿,金光殿,、觀音殿,。史料載:南北朝景泰年間,有進士張永創(chuàng)建大雄寶殿,。唐代無相禪師曾在神仙洞修煉成道,,后有弟子克幽禪師,號圣觀音,;為紀念無相禪師,,金和尚成道,,又創(chuàng)建金光殿。白山寺僧眾為紀念克幽禪師(圣觀音)而建觀音殿,。無相禪師新羅國人氏,,俗姓金,號金和尚,,為中國禪宗五祖下三世,,"無憶,無念,,莫忘"為三法印,。開禪凈雙修法門。白山寺歷經興衰蒼桑,。2000年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白山寺恢復開放,至今已重建金光殿,、化光殿,,寺內供奉的是緬甸玉石造像:金光如來,化光如來,,韋陀菩薩等,。殿宇雕龍畫棟,白玉欄桿,,雄偉壯觀,。白山寺(亦名北山寺),因凈土取光明純潔,,蓮華之意,,故名白山寺。
白山寺古崖墓及舍利塔,,為漢唐以來,,歷代高僧禪定圓寂之凈地。周邊大小二十多個,。墓上書有"我在這塔來,,他往那里去"的對句,屬高坪區(qū)重點文物,。
風水學中四神砂之一,。道教東方七宿星君、四相之一,。青龍山四周龍形異石無數,,與玄武山遙相呼應,龜蛇花氣之狀活靈活現,。青龍朝圣青龍山位于凌云山左側一峰,,全山四周懸崖峭壁,,形似一條巨龍向道觀朝拜。山體長330米,,寬處33米,,含藏著三月三朝靈山的玄機。
風水學中四神砂之一,。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相之一。掩映于蒼松翠柏林中的白虎山,,酷似一頭臥虎雄市遠方,。白虎山位于凌云山右側一峰,在虎山前下方觀看,,但見一尊臥虎雄踞于莽莽蒼蒼的松林之中,,一陣陣松風吹來,猶如虎嘯聲聲,,真是形意俱足矣,!
風水學中四神砂之一。道教南方七宿星君,、四相之一。朱雀山如凌空神鳥侍衛(wèi)南天,。于此地觀凌云山全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相形神畢現。朱雀英姿朱雀山位于凌云山前岸,,全山長數公里,。在朱雀山兩側觀看,但見朱雀如大鵬居高臨下,,雄視遠山,,有展翅欲飛之勢。
風水學中四神砂之一,。道教北方七宿星君,、四相之一。龜蛇合體之靈物,。玄武山形若神龜,,真武宮、老君閣坐落于龜背,,三清殿后巨石如龜頭,,玄武山周圍有余脈酷似靈龜四腳,。
真武宮為清代建筑,木匾上“真武宮”三字為已故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傅元天親臨手書,。正殿中塑全副武裝,、身披鎧甲、手執(zhí)寶劍,,雄視前方的真武祖師像,,左右兩廊為元帥,正殿背面與真武祖師一墻之隔的是慈航真人,。上面的小山上建有老君閣,,以八卦造型,雕梁畫棟,,古樸典雅,,亭中石像演繹老子騎青牛西去化胡的故事,亭外八根石柱,,均為滾龍抱柱浮雕,,工藝精湛。
凌云山道觀古稱"玄天觀",,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凌云山因高可入云而得名。凌云山宗教文化源遠流長,。據《南充縣志》載"漢唐以來,,道佛兩家均在山中建宮造廟,東漢明帝時起先后建有:三清殿,、玉皇殿,、真武宮、元君殿,、祖師殿,、慈航殿、靈宮殿,。歷史上諸多名人名勝,,曾在凌云山修行大成者有:唐代程太虛(安漢人氏)、謝自然(果州人氏),、薛道光(果州人氏),。寓居凌云山的名道:袁天罡、李淳風,、張三豐等?,F代得道高道周崇法,號玉泉,。為邱祖全真派二十六代弟子,。凌云山歷經蒼桑,,經文化大革命后,僅存古建筑真武宮(清光緒年間修建),。橫匾"真武宮"是已故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傅元天書,。
成都、重慶,、廣安方向的車輛可從高速公路南充東出口下高速,、按路標指示前行2公里可到景區(qū)大門;南充市內可乘19路公交車直達景區(qū)大門,。
凌云山屬大巴山脈,,華鎣山支脈之余脈。凌云山風景區(qū)在大地構造上隸屬川中盆地褶皺帶的南充背斜和西山向斜,,出露巖層為侏羅系遂寧組和上沙溪廟組,。其巖性為下部泥巖、上部泥巖夾砂巖和泥巖砂巖互層,。在地貌單元上屬于中丘中谷和低山深谷地貌,,海拔高度介于330米—600米之間。景區(qū)以凌云山,、白山,、圖山為主體,其中高山為凌云山,,海拔562.3米,。
凌云山風景區(qū)的水體主要為地下水即裂隙潛水,其水源系大氣降水以垂直形式補給,,以降泉形式排泄于溝谷中,補給區(qū)與排泄區(qū)一致,,交替條件好,,循環(huán)周期短。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水質屬重碳酸鈣型淡水,礦化度小于1克/公斤,,以0.3至0.5克/公斤為多,。景區(qū)內現有湖泊一座即白山湖,凌云湖,、小西湖,、玄武湖、圖山湖正在規(guī)劃建設中,,屆時將形成林海,、花海,、云海、竹海的優(yōu)美自然景觀,。另外景區(qū)還將有水井兩口,,水塔兩座,日供水量15噸,。
凌云山風景區(qū)現有面積20平方公里,,折合3萬余畝,其中林地2萬畝,,荒地1千畝,,耕地9千畝,在退耕還林7千畝后,,林地面積將達2萬7千畝,。土壤母質以遂寧組為主,山頂有少量蓬萊鎮(zhèn)組母質,,海拔多在500米以上,,氣溫較低,宜于林業(yè)生產和發(fā)展草食牲畜,。
凌云山風景區(qū)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qū),,年平均溫度低于河谷平壩,一般在17℃左右,。一年內8月份氣溫最高,,平均為28℃左右,1月份氣溫最低,,平均為6.5℃,。夏季溫度變化小,,相對溫差一般在6℃至8℃之間,,春秋季變化比較大,相對溫差在8℃至14℃之間,。日照時數最多是在8月,,其值為219.7小時,,最小是12月,其值為43.2小時,。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其中夏半年5至10月降雨較多,冬半年11至4月降雨少,。在農業(yè)區(qū)劃上屬低山溫暖水足區(qū),,適宜植樹造林,發(fā)展水果、蠶桑,。
凌云山風景區(qū)內植被保存和恢復較好,,主要為亞熱帶針葉林、亞熱帶山地闊葉林,、灌叢和山地草甸?,F有成片的土柏樹林,榿柏混交林,、松樹林,、灌木林,主要分布在凌云山,、九節(jié)龍山,、黃龍山、馬巖山等處,。其中常見樹竹有柏樹,、馬尾松、榿木,、旱蓮木,、油桐、香樟,、梨樹,、桃樹、核桃樹,、棗樹,、慈竹、楠竹,、黃桷蘭樹,、夏枯草等。野生果菌類有三月泡,、高梁泡,、地瓜、豆雞股,、三團菌,、馬皮包,、桐子菌,、木耳、地耳等,。動物類有牛蛙,、中華大蟾蜍、赤練蛇、黑眉錦蛇,、烏梢蛇,、啄木鳥、布谷鳥,、鷹,、白鷺、野雞,、赤狐,、松鼠、穿山甲等,,有部分動植物為省重點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