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故里景區(qū),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以偉人文化為主線,,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和諧并存,系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之一,,為四川將帥故里游首站,。景區(qū)規(guī)劃面積190公頃,,已建成核心景區(qū)面積40余公頃。景區(qū)是集園林,、風光,、紀念館為一體的重要景點,也是人們瞻仰先輩,,領略川中民居特色的好去處,。陳列館安放了中央軍委贈送的陳毅元帥銅像,江澤民同志為銅像親筆書題了“陳毅元帥”四個大字,。
陳毅故居,,座落于樂至縣城北17.5公里的勞動鄉(xiāng)正溝灣,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陳毅太祖于乾隆丁卯年買下這塊基業(yè)),,為木質穿榫結構的三重堂四合院,,建筑面積75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6間,,院落總面積1026平方米,,房屋坐西向東。1980年7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將陳毅故居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撥款維修,,恢復原貌后對外開放。陳毅故居大門中央有親筆書題"陳毅故居"匾額,,兩邊是全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撰寫的"直聲滿天下,;殊勛炳世間"的對聯。院壩左側安放著陳毅與張茜的漢白玉雕像,,故居內重點以實物展出陳毅少年時期生活、學習等情況,,序廳等處懸掛有朱德,、董必武的題詞和全國著名畫家、書法家的珍貴作品,。
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修建在離陳毅故居200米處的梅山,按蘇杭園林式建筑風格建設,,于1987年建成并對外開放,,2011年7月完成維修改展工程,建筑面積1926平方米,,結構面積12984.14平方米,,整個陳列展廳由序廳和“聰穎好學、立志救國”,、“艱苦轉戰(zhàn),、浴血堅持”,、“挺進敵后、華中抗戰(zhàn)”,、“鏖戰(zhàn)華東,、傳檄中原”、“主政上海,、領銜外交”,、“詩書棋藝、豪放重情”,、“永遠的懷念”七個部分組成,,陳列有陳毅元帥生平事跡照片294幅和珍貴文物實物60件,采用場景復原,、幻影成像,、多媒體等現代展陳手段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陳毅元帥光輝、偉大的一生,。
陳列館外圍由一條長500米的條石圍墻環(huán)繞,,四周置翠竹、桂樹,、果樹,,一遍郁郁蒼蒼。大門前筑石壩,,兩邊是八字形梯坎,,左右皆可上下,壩前及路旁塔柏成行,,雪松挺拔,,把陳列館襯托得高大端莊。陳列館前庭安放著陳毅元帥的青銅鑄像,,銅像高4.5米,,身材魁偉,容光煥發(fā),。銅像兩邊則被數十棵蘇鐵所簇擁,。內壩中央建有一水池,池畔有黑色大理石雕鑿的詩碑,,詩碑錄陳毅元帥《大雪壓青松》,、《梅嶺三章》等著名詩篇,把陳列館裝點得更加高雅別致,。
陳毅生平事跡陳列館不僅史料充實,,展品生動、形象,、豐富,,具有極高的革命文物價值,,而且環(huán)境優(yōu)雅,風景宜人,,已成為集園林,、風光、紀念館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qū),,并被列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
陳毅紀念館,位于樂至縣城中心的靈鷲山,,建成于2001年,,占地40余畝,紀念館廣場安放了中央軍委贈送的陳毅元帥銅像,,江澤民同志為銅像親筆書題了“陳毅元帥”四個大字,,2008年2月被四川省紀委、四川省監(jiān)察廳頒布為全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頒布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陳氏宗祠,興建于清同治八年,,坐南向北,,是一座木質穿榫結構的小四合院,雕梁畫棟,,古色古香,。是陳毅故居的一個重要景點。
是陳家六代高祖陳禹貴和燈飾夫人合葬墓,。
故居后山黃嶺坡上陳毅祖父,、祖母墓。陳毅祖父陳榮盛,、祖母朱氏墓以及陳毅堂兄陳孟熙將軍墓2007年從成都遷至故居后山黃嶺坡,。
在樂至縣的北門汽車站乘坐至陳毅故居的車可直達。
成都方向:
經成安渝高速,,在童家互通經遂資眉高速向樂至方向行駛,在樂至收費站下高速,,經文峰大道左轉經陳毅故居旅游大道直達景區(qū),。
重慶方向:
經成安渝高速,在樂至收費站下高速,,經過文峰大道,,轉陳毅故居旅游大道直達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