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頂山,,又叫蒙山,為青藏高原到川西平原的過渡地帶,,位于號稱“天漏”雅安市雨城區(qū)和名山區(qū)之間,,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蒙頂山因“雨霧蒙沫”而得名,,這里因常年雨量達2000毫米以上,古稱“西蜀漏天”,。說到蒙頂山,我們都知道一副對聯(lián):“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這副對聯(lián)說的是蒙頂山的“仙茶”,蒙頂山也因為是茶的發(fā)源地而成為“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頂山景區(qū)由蒙山和百丈湖兩個主景區(qū)組合而成,是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之一。
蒙山,,橫亙于名山區(qū)城西北側,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一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內,。蒙頂山山勢巍峨,,峰巒挺秀,,絕壑飛瀑,,重云積霧,。古人說這里“仰則天風高暢,,萬象蕭瑟,;俯則羌水環(huán)流,眾山羅繞,,茶畦杉徑,,異石奇花,,足稱名勝”。山體長約10公里,,寬約4公里,。據(jù)史料記載:“禹治水功成,,旅祭于此”,。蒙山有上清,、菱角、毗羅、井泉、甘露等五頂,,亦稱五峰,,蒙頂五峰環(huán)列,狀若蓮花,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從蒙頂西眺可見峨眉,、瓦屋、周公諸山,。向東俯視,,原野平疇,山巒起伏,,溪澗縱橫,,風景如畫。現(xiàn)存建筑古剎永興寺,、千佛寺,、凈居庵等寺廟坐落于茶園翠靄茂林間,紅墻梵宇,,別增情趣,。
天蓋寺位于蒙頂山頂,創(chuàng)建于漢代,宋代重修,。寺占地8000平方米,,遙對群山,四周環(huán)繞12株千年古銀杏,,中間為明代建筑石柱大殿,,系蒙茶祖師吳理真結廬種茶處。大殿塑有吳理真大師全身座像,,周圍有展示蒙頂茶史的圖文,、實物等。此處為蒙頂品茶好去處,。寺前殿后,,古坊碑林,題刊較多,,以《天下大蒙頂山》碑為最,。
皇茶園座落在蒙頂主峰的五個小山頭之中,因周圍峰形似蓮花,,皇茶園正落于蓮花心而成“風水寶地”,,漢代蒙茶祖師吳理真植“靈茗之種”七株于此?!跋伸F繞山巔,,靈泉煮碧尖。紫砂盈玉露,,馨逸潤心田,。”胡秉言的一首《神仙》也是對此茶的描寫,。
從唐代開始在此采摘貢茶,,宋考宗淳熙十三年正式命名為“皇茶園”。茶園以石欄圍繞,,正面雙扇石門,,兩側有“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石刻楹聯(lián),,橫額書“皇茶園”,。
甘露石室位于皇茶園左側甘露峰,明代雙坡頂單間全石結構建筑,。石柱,、石殿、石斗拱,、石屋面,,漏光不漏雨,建筑風格甚為獨到。
蒙泉井位于皇茶園旁,,又名"甘露井",,側立"古蒙泉"二碑。石欄鐫刻二龍戲珠,。為甘露大師種茶時汲水處,。縣志載"井內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蓋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則有異香,。
永興寺坐落于蒙頂西側山腰,海拔1000米,。依山向水,,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山門石雕,,有九龍蟠繞,,透雕"永興古寺",有麒麟浮雕一對,。大雄殿為重檐懸山式,石樓三間,,面闊12米,,柱、梁,、壁,、樓等皆為全石結構,氣勢凝重,。寺周有清劍南觀察使黃云鵠詩碑,、告諭、楹聯(lián)等石刻十多幅,。寺內植有七心茶花和紅,、白玉蘭等珍稀花木,其中一株紅杜鵑,,植于明代,,春末夏初,花朵滿枝,。
盤龍亭位于蒙頂山山脊東側,。系木結構六角亭,內塑有一長36.7米的石刻盤龍,造于明代,,刻工精湛,,造型生動,亭內鐫刻有218個造型不同的"龍"字,。
天梯古道位于山腰禹王宮至天蓋寺,,有1430級石階,沿30°-50°的坡度上升,,宛如云梯,,故名"天梯"。
茶史博物館位于天梯古道起點處,。由張愛萍題寫?zhàn)^名,。館內存列著有關蒙頂茶的文獻、詩詞,、標本和茶具,。記載蒙茶的碑碣,是歷史的佐證,。各類名茶,、邊茶的實物與歷代形態(tài)各異的茶具相映生輝。徜徉于茶史博物館,,陶冶于茶文化,,是一種高雅的享受。
旺季(4月到10月):60元/人
淡季(11月到次年3月):45元/人
成都新南門車站有車發(fā)往名山縣,,行程120公里,,到達蒙頂山景區(qū)打的花費在5元左右。
雅安為著名的雨城,,景區(qū)也多雨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5度左右,,一月平均氣溫5度左右,七月平均氣溫23度左右,。無霜期308天,,雨日多達200天左右。秋多綿雨,,夏為陣雨,。游覽時應帶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