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信息
白狼山原名大黑山,,現(xiàn)已更名為建昌縣白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
白狼山的自然景觀豐富多彩,,奇峰異石令人向往,。其自然景觀有大猴山、小猴山,、白狼石,、雙人石、燕兒洼,、石井,、溶洞、天然臥佛等,。白狼山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茂盛,有林面積5萬畝,,森林蓄積量9萬立方米,,擁有各種植物81科240屬348種,并有眾多野生藥材,、野果,、動物資源。白狼山美麗,、雄偉,、壯觀、古老,、有許多迷奇的故事和傳說,,有許多可供人們觀賞的自然景點,已成為人們休閑,、度假,、娛樂的好去處,。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zh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受反樸歸真,,回歸大自然意識的驅(qū)動,建昌的山林水洞廟等自然景觀將成為下一輪旅游的新熱點,。
歷史典故
曹操登白狼山(今喀左縣大陽山)
說起曹操登白狼山(古),,要追溯到東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北方烏桓逐漸強大起來,,并入居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內(nèi)。當時喀左屬右北平郡(今凌源),,東漢末年,,遼東、遼西和右北平三郡的烏桓形成了強大的部落聯(lián)盟,,并以柳城(今朝陽袁臺子),,為政治中心占據(jù)今遼西地區(qū),史稱“三郡烏桓”,。蹋頓最為強大,為三郡首領(lǐng),。此時正值中原群雄逐鹿之時,稱雄北方的的袁紹聯(lián)合烏桓滅了公孫瓚,。公元199年,,袁紹占領(lǐng)幽州后,為了酬答烏桓,,曾假借漢獻帝的的名義封烏桓眾首領(lǐng)為單于,,還與烏桓聯(lián)姻,袁紹還親自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三郡烏桓首領(lǐng)蹋頓為妻,。袁紹在官渡被曹操打敗后,,其二、三子袁熙,、袁尚兄弟倆投奔蹋頓,,“復圖冀州”,企圖收復故地,。因此曹操決心遠征蹋頓,除掉后患,。戰(zhàn)前,,諸將都認為不妥,,惟獨謀士郭嘉力主遠征蹋頓,理由是不擊垮蹋頓,,青,、冀等州終不能安定。曹操還擔心前豫州牧劉備慫恿荊州牧劉表趁機襲擊許都(今河南許昌),,郭嘉認為劉表多疑寡斷,,自知才能不如劉備,又恐怕劉備超過自己,,決不會聽劉備的主張,。曹操遂立即揮師北上,進至易(今河北雄縣西北),,隨他親征的有兒子曹植,、大將張遼等。曹操又采納郭嘉關(guān)于千里奔襲,,兵貴神速的建議,,下令把全部輜重留在后邊,親率輕騎兵晝夜兼程,,疾速行軍,。同時,請出隱士田疇任莜縣縣令做向?qū)?。曹軍途?jīng)無經(jīng)(今天津薊縣)時,,正值雨季,道路泥濘難行,,曹操采用田疇的建議,,一面在大路旁立一個大木碑,寫上“方今夏暑,,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進軍”,。以迷惑和麻痹烏桓,。一邊繞道上徐無山,攀崎嶇小道,,出盧龍寨,,跋涉500多里,越白檀,、平崗,、鮮卑庭,向東直指柳城。離柳城200里時,,烏桓軍乃發(fā)覺,,蹋頓、袁尚,、袁熙慌忙與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等,集合烏桓騎兵來迎戰(zhàn),。8月與曹軍在白狼山相遇,。《三國志·魏書·五帝紀》中記載:(曹操)“八月登白狼山,,卒與虜遇,,眾甚盛。公車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懼。公登高,,望虜陣不整,,乃縱兵擊之,使張遼為先鋒,,虜陣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20余萬口,。”接著曹軍又一舉攻克柳城,。袁尚,、袁熙投奔遼東郡太守公孫康,曹操采納郭嘉之計,,沒有繼續(xù)追擊,,而坐觀局勢,聲言等待公孫康把二袁首級送來,。9月曹軍從柳城撤軍,,不久,果然公孫康伏殺袁尚,、袁熙及遼東單于速濮丸,,并將首級送給曹操,表示歸附之意,。
曹操擊敗烏桓,,徹底消滅了袁氏殘余勢力后,,除關(guān)西地區(qū)尚被馬騰、韓遂占領(lǐng)外,,基本上統(tǒng)一了北方,。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戰(zhàn)爭,,結(jié)束了北方地區(qū)長期割據(jù)混戰(zhàn)的局面,,使北方邊境得到安寧,為北方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基本條件,。
如今,,白狼山(古)依然挺拔秀麗,承受著蕭蕭風雨的洗禮,。似乎在靜靜的回憶著當年的白狼山(古)戰(zhàn)爭的情景,,也見證著中華北方的民族大統(tǒng)一、大團結(jié),,俯瞰著當今白狼山下的人民奮發(fā)圖強,,勤奮勞作的身影。這時細雨漸停,,白云悠悠,,從山峰掠過,給人以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