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點
南崖
南崖位于修水縣城修河南岸,,景區(qū)東部南山崖處。素有“七百里修江第一山”之美譽,,曾是黃庭堅少時讀書游憩之地,。南崖有黃庭堅親手栽種的重陽木古樹,被列為國家一級名木古樹,。
黃庭堅紀念館
黃庭堅紀念館占地45.29畝,,位于修河南岸。是江西十大名人紀念館之一,,為紀念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江西詩派”始祖黃庭堅而建,, 1985年建成開館,。已故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原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題寫?zhàn)^名,,是全國唯一一家黃庭堅個人紀念館。
館內(nèi)主要有濂山書院,、黃庭堅書法碑廊,、南崖石刻等。2006年被評為百姓喜愛的江西百景之一,。2011年被評為江西省園林化單位,。
修河峽谷棧道
修河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河流。修河棧道主要由南崖沿修河到洪坑河景觀帶的棧道,,棧道兩岸山勢峻峭,景觀奇特,,沿著棧道,,途徑云巖禪寺、南山茶樓,、洪坑河景觀帶和修河浮橋,,游客可沿著修河棧道騎行進行游覽。
馬家洲公園
馬家洲濕地公園,,位于修水縣城南修河中央,,四面環(huán)水,地形呈鯉魚形,頭東尾西,,總面積430余畝,。園內(nèi)按功能分為入口廣場區(qū)、濱水廣場區(qū),、老年康樂活動區(qū),、生態(tài)游覽區(qū)、專類植物園區(qū),、兒童游樂區(qū),、茶文化廣場區(qū)、生態(tài)停車區(qū)等八大區(qū)域,。園內(nèi)景觀綠化采用了點狀,、塊狀、帶狀相結(jié)合,,在最大限度保護利用原生態(tài)濕地和原有植物群落基礎(chǔ)上補植各類喬木以及地被植物,,種植銀杏、香樟,、廣玉蘭,、八月桂、深山含笑等觀賞樹種73種,,形成了生態(tài)完善合理,,季相景觀豐富的生態(tài)游覽觀賞區(qū)。同時,,園內(nèi)開辟有桃花園,、梅花園、茶花園,、桂花園,、百竹園等植物群觀賞空間。整個公園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綠化率達到83.5%。
文化古跡
文峰塔
始建于唐(公元800年)的文峰塔是修水縣璀璨歷史文化的一顆明珠,,也是千年縣城的唯一象征,。清嘉慶九年甲子(1804),道光皇帝之師,、本縣湯橋人萬承風為首等25名鄉(xiāng)賢,,各捐銀三百兩集資重建,嘉慶十一年(1806)七月塔成,,距今有200多年歷史,。樓閣式石塔,,底平呈六方形,七層,,高20多米,,有門窗,可攀登觀望,。塔旁原建有文昌閣,。文峰塔從公元1805年直到1966年“文革”被毀,歷經(jīng)160多年的風風雨雨,,一直聳立“東渡之陽,,鳳渚之崗”,俯視修河滔滔東去,。
重建后的文峰塔在南崖南面山上,,總體設(shè)計仍保留其原來的個性特點,塔為實心磚石砌體結(jié)構(gòu),,六角樓閣式仿木結(jié)構(gòu),,共13級(存11級)?;鶠檎呅?,周長22.8米,面積33平方米,。第一層重檐,,檐下設(shè)斗拱,北有門洞,。第二層到第七層逐漸遞減,,每層4窗,皆單檐,,下有陶質(zhì)斗拱承托,。云巖禪寺
云巖禪寺占地面積約50畝,建筑面積約1000㎡,。所有殿堂建筑紅墻黃瓦,,古色古香,更兼終日青煙繚繞,,檀香彌漫,,在周圍青山綠樹的映襯下,令人感到神秘而望而莊重,。
據(jù)舊志記載,云巖禪寺始建于唐朝德宗貞元二年(即公元786年),,開山祖師曇晟是有名望的高僧,。五代時期云巖禪寺毀于戰(zhàn)亂。至宋代建立漸次修復(fù),并與黃龍禪院等六座禪院并稱修水六大禪院,,黃庭堅也和云巖禪院有過交往,。明代嘉靖年間州同林春澤曾為云巖禪院題匾額“修江第一禪林”。解放后50年代末云巖禪寺被毀,。云巖禪寺于1994年9月19日隆重開光,,由釋法林住持主事,香客與游人絡(luò)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