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園碑林有“世界之最”,、“中國最大碑林”,、“中國第一座民辦碑林”、“年輕碑王”等美譽,,是一座融山水藝術景觀和古典園林建筑藝術為一體,集古今中外詩詞,、書畫,、碑刻藝術之大成的文化園林,極具旅游觀光和欣賞價值,。景區(qū)分碑廊和園林兩大景區(qū),,園林清新淡雅,景色迷人,,瀑布噴泉跌宕,,湖島相映生輝,蒼松翠柏,,亭臺樓閣掩映于湖光山色之中,;古樸典雅、雄偉壯觀的碑廊收藏了三千七百余塊書畫碑刻瑰寶,,有歷代書法碑廊,、中山碑廊、現(xiàn)代書法碑廊、國際友人碑廊,、繪畫碑廊,、篆刻碑廊、少數(shù)民族書法碑廊等碑廊,,展現(xiàn)了中國書畫藝術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玉帶橋位于南大門外,拱高而薄,,形若玉帶,。橋欄望柱雕有線條流暢的紋絡圖案,柱頭上38對蹲臥獅子,,雕工精細,,形象生動。
軒轅黃帝塑像系花崗巖雕塑而成,,高達18米,,生動展現(xiàn)了黃帝的神圣莊嚴與崇高。塑像底座上,,"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八個大字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楚圖南先生書寫,。基座臺階中央有七條蟠龍漢白玉浮雕,,象征開封是七朝古都,;基座玉石欄桿上的龍頭浮雕,象征著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
盤龍嶺是中國翰園山水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呈環(huán)形狀,長120多米,,含高低相間的三座山峰,,最大的特點為"險"、"秀",。嶺的東部處處是懸崖峭壁,,北部山峰最高,峰頂建有高風亭,,由著名書法家陳國楨題名,。
賽詩臺位于仰圣山西側(cè)山腳處,系中空圍廊式仿古建筑,,廊下設有連椅,,內(nèi)置石桌石凳。賽詩臺雕梁畫棟,,古色古香,,是文人雅士吟唱賦詩,、娛樂賞玩的絕佳場所。筆力蒼勁的"賽詩臺"三個大字由新華社原社長穆青題寫,。
仰圣山是中國翰園碑林人造群山中最高的一座,。其主峰高24米,側(cè)峰高低相間,,山前的瀑布落差達19米,。仰圣山主峰內(nèi)部建有四層大廳,總面積約500平方米,。
九曲橋位于仰圣山南側(cè),,北接仰圣山廣場,西去翰園山,,南鄰休閑桃樹園,,有四個出入口相互通連。九曲橋由水泥澆鑄而成,,渾然一體,,全長100余米。橋面及護欄均為實木,,橋面高低起伏,,錯落有致。
碑壇是根據(jù)北京天壇而設計的一座圓形古典建筑,,其外部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四面均由31級臺階,分上中下三層,,其中一層為一穹頂形大型展廳,,面積260平米,常年不間斷舉辦書畫,、攝影等藝術品展覽,。上層為8根蟠龍石柱撐起的重檐圓頂碑亭,并設有觀光平臺,。平臺中間豎有一通高達3.5米的石碑,名曰:無字碑,。碑壇是中國翰園文化交流活動的基地,,也是中國翰園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在開封市內(nèi)乘1路,、15路,、20路、30路可直達景區(qū)
中國翰園碑林地處中原腹地,,豫東大平原,、黃河下游大沖積扇南翼,,位于開封市龍亭湖風景區(qū)西北隅,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風沙,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四季分明。年均氣溫為14.52℃,。
中國翰園碑林占地120畝,,由一嶺、二潭,、三山,、三臺、三湖,、三灣,、三島、三泉,、五溪,、九瀑、十峰,、十二橋,、十二亭組成,分園林,、碑廊兩大景觀,。南部以園林風景為主,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南牌樓,、玉帶橋,、軒轅黃帝塑像、家訓碑,、盤龍嶺,、高風亭、文萃山,、翰園湖,、賽詩臺、仰圣山,、九曲橋,、孔子像、金石島等,。
北部以碑廊建筑為主,,展出書畫碑刻3800余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碑壇、無字碑,、榕樹亭,、義虹橋、翰園藝術館,、創(chuàng)業(yè)史展廳,、文昌閣、元首碑廊等,。
每年10月18日至11月18日,,在七朝古都開封會舉辦“菊花花會”,中國翰園碑林作為主展區(qū),,所展出的菊花品種多達100余種,。花會期間還將開展各種經(jīng)貿(mào)活動,,目的是使人們了解開封,。
每年春節(jié)期間,中國翰園碑林會舉辦翰園春節(jié)祭祖大廟會,,屆時中國翰園碑林會舉辦多項大型演藝活動以及開封特色小吃,、傳統(tǒng)工藝品展銷等精彩活動??梢允褂慰腕w驗原汁原味的廟會,、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