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故居位于中州名鎮(zhèn)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會盟鎮(zhèn)老城村,,是明清大書法家王鐸的宅第。王鐸明天啟2年中進士,,官至明禮部尚書,,清加太子太保職位,遂建官邸,。后因歷史變遷,,戰(zhàn)爭紛攏,其故居毀于戰(zhàn)火,,為了弘揚王鐸書法藝術(shù),,陳列其書法手跡、碑刻,、拓片和展示明清建筑藝術(shù),,于1998年11月動工,按王鐸故居原貌修復(fù)重建,,歷時一年完峻,。修復(fù)后的王鐸故居,主要包括故居和宅居園林,,占地面積180余畝,,建筑面積5000余平方米。
1592年生,,1652年逝世,,河南孟津人。 明末清初書家,。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十樵,。明天啟進士,累官禮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入清,官至禮部尚書,。卒謚文安,。工真,、行、草書,,得力于鐘繇,、王獻(xiàn)之、顏真卿,、米芾,,筆力雄健,長于布局,。梁評其“書得執(zhí)筆法,,學(xué)米南宮,蒼老勁健,,全以力勝,。”清姜紹書《無聲詩史》稱具“行草書宗山陰父子(王羲之,、王獻(xiàn)之),,正書出鐘元常,雖模范鐘,、王,,亦能自出胸臆?!本尤挥斜彼未蠹抑L(fēng),。當(dāng)時書壇流行董其昌書風(fēng),王鐸與黃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時風(fēng)中另樹一幟,。近世對日本國書風(fēng)有極大影響,。存世書跡較多,刻有《擬山園帖》,、《瑯華館帖》,。《清史稿》卷七十九有傳,?!锻蹙S五言詩卷》,書于崇楨十六年(1643),,綾本,,楷書、草書。凡32行,,其中楷書13行,草書19行,,每行字?jǐn)?shù)不一,。縱21厘米,,橫165.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在書法上王鐸是一位各體皆能,、風(fēng)格多樣的書法全才,。無論是偉岸遒勁的大楷、高古樸厚的小楷書,,還是他那飛騰跳躑的行草書,,在晚明書壇上都應(yīng)說是很好的。正書在王鐸作品中不多見,,源于唐人而能自出胸襟,。此詩卷前半部分,無論是字的大小,、結(jié)體,、字畫、字距,,皆給人一種奇特的感受,。詩卷后半部分的行草在王鐸作品中則不乏見,章法變化豐富,,行筆能縱能斂,,整體感強,結(jié)體欹正莫測,,點畫錯綜復(fù)雜,,線條枯實互應(yīng),故其成就被人給予很高評價,。
王鐸于明崇禎元年在賻嶸山北麓,,建林苑別墅擬山園。擬山園集林苑建筑之巧,,亭臺樓榭,,曲徑回廊,奇花異草,,布置精巧,,匠心獨具。園內(nèi)種植有王鐸喜愛的竹子、梧桐,、梅花,、藤蘿等。他還親自為各處景觀命名,。擬山園名冠當(dāng)時,,馳譽中州,盛名盛久不衰,。
據(jù)史料記載,,大書法家、畫家,、詩人王鐸,,字覺斯,又字覺之,,號嵩樵,、石樵、癡庵,、雪山,。明萬歷二十年(15 92年)生于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雙槐里(現(xiàn)在的孟津縣會盟鎮(zhèn)老城村)。王鐸14歲開始讀書,,16歲入庠,,30歲中舉,天啟二年31歲中進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攜,,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崇禎十一年任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經(jīng)筵講官,、教習(xí)官等職。弘光朝廷建立,,入閣為次輔,,次年(1645年)入清。清順治三年,,以原官禮部尚書管弘文院學(xué)士,,充《明史》副總裁。順治六年,,授禮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實錄副總裁,同年晉少保,。順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王鐸故居自修建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占地面積180余畝,,建筑面積5000余平方米,。
神筆王鐸故居曾因歷史變遷,戰(zhàn)爭紛擾,,受毀嚴(yán)重,。解放后,人民政府撥資修復(fù),,旨在弘揚王鐸書法藝術(shù),陳列其書法手跡,、碑刻,、拓片和展示明清官邸建筑藝術(shù)。
神筆王鐸故居個性獨特,。整個故居主要由故居和宅居再芝園兩大部分組成,,故居體現(xiàn)一個“神”字,再芝園突出一個“仙”字,。比如,,故居以“神筆王鐸”、“獨尊羲獻(xiàn)”等為主線,,以楷書,、隸書、行書,、草書,、詩畫分展數(shù)室。王鐸詩書畫皆有成就,,尤以書法見長,。其書法諸體皆能,而草書成就較高,。其草書風(fēng)格集二王,、摻入唐人狂草之法,同時還吸收黃庭堅,、米芾之優(yōu)點,,自樹一幟,將草書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影響中國書壇400余年,。王鐸草書大氣磅礴,多姿多彩,。筆法極其豐富,,以中鋒為主,八面出鋒。結(jié)構(gòu)緊密,,連綿飛動,,姿態(tài)欹側(cè),奇險生姿,。王鐸善用墨,,首創(chuàng)“漲墨”之法。王鐸章法之奇,,奇在對作品空間形式的分割上,。正如古人所云:“疏者自疏,密者自密,,疏可走馬,,密不透風(fēng)”。王鐸的書法,,對行筆的輕重,,書寫的疾徐,線條的曲直,,點畫的斷連,,排列的參差,字組的錯落,,行間的疏蜜,,無一不細(xì)心著意。很好地體現(xiàn)了高古與雄強的審美特征,,有著極強的沖擊力和震撼力,。王鐸的書法被古今中外稱為“神筆”。
神筆王鐸故居為五進院落,,其建筑形制以前屋,、客廳、中堂,、后堂,、后屋為主體,配以東西廂房和東西繡樓,。構(gòu)成每進院的單獨結(jié)體,,均分別以青磚青瓦構(gòu)建,從整體上展現(xiàn)明清官邸建筑巍峨,、壯觀,、肅穆的文化氛圍。
神筆王鐸故居后花園為“再芝園”,。是一座古典園林,,園中因生兩棵分別重2.7公斤和5.3公斤的靈芝而得名,。再芝園占地面積90畝,其中湖面占地54畝,。園內(nèi)種植有柳樹,、桃樹、雪松,、馬尾松,、竹林、冬青樹,、月季花,、牡丹花、迎春花,、白玉蘭,、女貞樹、棕樹,、梅花、榆樹,、柏樹等數(shù)十種花草樹木,。建有九曲橋、湖心島,、友聲亭,、讀經(jīng)堂、春蘭閣,、梅園,、游泳池、多功能樓等,。此外,,東側(cè)還有54畝池塘的“荷塘月色”。再芝園建筑布局以泓漣碧水為中心,,曲徑回環(huán),,值景而浩。全園湖光翠色,,疊石參差,,花木扶蔬,小橋橫臥,,兼容了北方園林的厚重,、端莊與南方園林秀潤雋雅之長。有“揚柳低舞,,樓畔皓月,,桃花歌盡,,扇底清風(fēng)”佳境之譽。
走進神筆王鐸故居,,不僅可以觀賞到明清建筑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和神筆王鐸的詩書畫,,而且還可以觀賞到數(shù)十名衣著華麗的明朝服飾,扮演王鐸及其家人,、部下,,表演“王鐸迎賓”的精彩節(jié)目。走進王鐸故居后花園---再芝園,,既可觀賞到數(shù)十名衣著五顏六色的神女服裝的演員,,踏著歡快的明曲,邁著輕盈的步履,,進行“仙女獻(xiàn)茶”表演,,又可以坐在園中的石桌旁,觀賞園中的“靈芝”,、“仙桃”,,有滋有味地品嘗到“仙女”們?yōu)槟I(xiàn)上的“仙茶”。
還可以穿越茂密的竹林小道,來到平如明鏡的池塘邊,,觀賞演員們表演明代的“水上樂舞”,。如您對水中成群結(jié)隊的各種魚兒感興趣,還可以悠閑自得地坐在池塘邊垂釣,,或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劃船。神筆王鐸故居著實是個旅游,、度假,、垂釣、劃船,、觀賞明清建筑風(fēng)格和筆神王鐸書畫,,領(lǐng)略大自然風(fēng)光的好去處。神筆王鐸故居正以獨特的風(fēng)姿和深蘊的文化內(nèi)涵喜迎絡(luò)繹不絕的中外游客,。
神筆王鐸故居距市中心23公里,,且有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徑抵。從207國道口到神筆王鐸故居只有4公里,;神筆王鐸故居西邊距劉秀墳2公里,,西邊距龍馬附圖寺1.5公里,東邊距萬畝荷花園10公里。神筆王鐸故居與白馬寺和上述三個景點,,構(gòu)成了一條旅游風(fēng)光帶,。是經(jīng)洛陽市人民政府批準(zhǔn)的一條難得的洛陽旅游北邊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