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鈴草多數(shù)為多年生草本,有的具細長而橫走的根狀莖,,有的具短的莖基而根加粗,,多少肉質,少為一年生草本,。葉全互生,,基生葉有的成蓮座狀?;▎味漤斏蚨喽浣M成聚傘花序,,聚傘花序有時集成圓錐花序,,也有時退化,既無總梗,,亦無花梗,,成為由數(shù)朵花組成的頭狀花序?;ㄝ嗯c子房貼生,,裂片5枚,有時裂片間有附屬物,?;ü阽姞睿┒窢罨蚬軤铉娦?,有時幾乎輻狀,,5裂。雄蕊離生,,極少花藥不同程度地相互粘合,,花絲基部擴大成片狀,,花藥長棒狀。柱頭3-5裂,,裂片弧狀反卷或螺旋狀卷曲,。無花盤。子房下位,,3-5室,。蒴果3-5室,帶有宿存的花萼裂片,,在側面的頂端或在基部孔裂,。種子多數(shù),橢圓狀,,平滑,。
喜夏季涼爽、冬季溫和的氣候,,喜光照充足環(huán)境,,可耐半陰。風鈴花對溫度比較敏感,,生長適溫13℃-18℃,,發(fā)芽適溫為20℃-22℃,冬季溫度低于2℃則停止生長,,莖葉開始枯黃,。夏季28℃以上的高溫對植株生長不利,30℃-35℃,。
以上的高溫,,植株葉片會變黃脫落,甚至全株枯萎,。風鈴花在珠海地區(qū)夏,、秋季不適合種植,在冬,、春季種植較為適宜,。風鈴花喜干耐旱,忌水濕,。因此,,在雨天過多或土壤排水不良情況下生長不好,導致葉片變黃,,植株細長,,節(jié)間伸長,花朵變小,,可通過控制澆水調節(jié)植株高度,。
風鈴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含豐富腐殖質、疏松透氣的沙質土壤為好,?;|pH 值在5.5-6.2 之間為宜。
風鈴花的繁殖以播種為主,。廣東地區(qū)以初秋播種為好,,播種一般在農歷7月下旬至8月初進行,到春節(jié)即可開花,。從播種到開花需6個月左右,,也可根據(jù)開花時間確定播種時間。由于風鈴花的種子比較細小,,在播種前首先要選擇好苗床,。苗床應選陽光充足、地下水位高,、排水良好,、土質疏松肥沃的沙質土壤。整地時要細致,,深翻碎土兩次以上,,清除石頭、雜草,,碎土均勻,,刮平地面。苗床主要害蟲有螻蛄,、蠐螬,、地老虎等,對苗床和苗木危害極大,,播種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另外,,播種前先將種子浸泡10-12 小時晾干,,然后將種子和沙按1:5比例混拌后再播。播前要澆透水,,然后將種子均勻撒播于苗床,,播后不再覆土或薄蓋過篩細土。播種后保持苗床微潮,,但不要太濕,,溫度在20℃-24℃范圍內,播后14-16天即可發(fā)芽,。
風鈴草全屬二百多種,,幾乎全在北溫帶,,多數(shù)種類產于歐亞大陸北部,少數(shù)在北美,。我國近20種,,主產西南山區(qū),少數(shù)種類產北方,,個別種也產廣東,、廣西和湖北西部。
銹病
主要危害風鈴花的葉片,、莖部和芽,。葉片發(fā)病呈黃綠色的皰狀水斑,后逐漸擴大,,皰狀斑破裂后露出紅褐色夏孢子堆,,病斑周圍的葉組織變?yōu)榈S色,莖部和芽處的癥狀與葉部相似,。受害植株生長衰弱,,嚴重時葉子焦枯。發(fā)病初期可用25% 的粉銹寧400~600倍液防治,。
白粉病
真菌性病害,,常危害葉片,也危害枝條,、花柄,、花蕾、花芽及嫩梢等,。表面常出現(xiàn)一層白色粉狀霉層,,后期白粉狀霉層變?yōu)榛疑芎χ仓臧?,嫩葉扭曲,、畸形、枯萎,,葉片不開展,、變小,枝條畸形等,,嚴重時植株死亡,。防治方法為結合修剪,剪除病殘枝并集中燒毀,。加強栽培管理,,增施磷、鉀肥并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提高植株的抗病性,。選用抗病品種,,發(fā)病初期或在未發(fā)病時進行預防,噴施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 倍液,,70%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或25% 粉銹寧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每周噴一次,,連續(xù)2-3 次,,交替使用,對白粉病有特效,。
葉斑病
初期在葉片上呈水浸狀壞死斑,,后迅速變深褐色,病斑上長有明,、暗相間的同心輪紋,,外圍有黃色暈圈。發(fā)病初期及時剪去病斑或病葉,,并集中燒毀,。發(fā)病初期噴灑14%絡氨銅水劑350-500 倍液,每隔7-10天一次,,連續(xù)防治2-3 次,。
景觀用途:風鈴草適于配置小庭園作花壇、花境材料,。若用風鈴草和觀賞向日葵為主材,,配上常春藤、海金砂,、絲石竹籃插,、表現(xiàn)生機蓬勃、欣欣向榮的歡樂氣氛,。如以紫色風鈴草為主花,,配上白色百合、飛燕草,、天門冬做花插,,將顯得嫻靜柔美。
花壇表現(xiàn):作為一年生花卉,,風鈴草在冬季溫暖地區(qū)越冬,可用于花壇,,巖竹園或園林中的邊境或邊緣種植,。盆栽于可15-20厘米花盆中的風鈴草可放在半陰至全陽光下養(yǎng)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