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蝴蝶蘭(Phalaenopsis stobartiana Rchb. f.):蘭科,,蝴蝶蘭屬附生草本植物,莖很短,,葉卵狀披針形,,斜長圓形或橢圓形,旱季常凋落,,花期具葉,。花序側生于莖的基部,,常斜立,,不分枝,疏生花;花苞片卵狀三角形,,先端銳尖,;花開展,萼片和花瓣褐綠色,;中萼片長圓狀橢圓形,,側萼片稍斜卵狀橢圓形,先端近銳尖,,花瓣橢圓狀倒卵形,,基部楔形收狹,側裂片上半部淡紫色,,下半部黃色,,直立,狹長,,蕊柱白色帶淺紫紅色,,藥帽白色;近球形,,5-6月開花,。
生于海拔1350米的山地林中樹干上,分布云南西部,。
產中國云南西部(盈江),。生于海拔1350米的山地林中樹干上。分布于緬甸(模式標本產地),。
附生草本,。莖很短,通常具3-4枚葉,。
葉卵狀披針形,,斜長圓形或橢圓形,長7-11厘米,,寬3-3.4厘米,,先端鈍并且一側稍鉤轉,基部稍收狹,,然后擴大成抱莖的鞘,,旱季常凋落,花期具葉,?;ㄐ騻壬谇o的基部,,1-2個,,常斜立,,長7-37厘米,不分枝,,疏生2-4朵花,;
花序柄粗2-3毫米,疏生2-3枚鞘,;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4-5毫米,,先端銳尖;花梗和子房長4-4.3厘米,;花開展,,萼片和花瓣褐綠色;中萼片長圓狀橢圓形,,長14毫米,寬6毫米,,先端鈍,,基部稍收狹,,具5條脈,;側萼片稍斜卵狀橢圓形,長14毫米,,寬7毫米,,先端近銳尖,基部稍收狹并且貼生在蕊柱足上,,具5條脈;花瓣橢圓狀倒卵形,,長14毫米,,寬6毫米,先端鈍,,基部楔形收狹,,具5條脈;唇瓣基部具長約1毫米的爪,,3裂,;側裂片上半部淡紫色,,下半部黃色,直立,,狹長,,長7毫米,寬3.5毫米,,中部稍縊縮,,先端斜截形并且擴大,基部(在兩側裂片之間)具1枚2裂的肉突,,其中央穴狀并且向外(背面)隆起呈乳頭狀,;中裂片深紫色,攤平后倒卵狀橢圓形,,長8毫米,,寬5毫米,向基部楔形收狹,,基部具1枚先端深裂為2叉狀的附屬物,,邊緣下彎而形成先端喙狀的倒舟形,上面中央具1條中部以下較粗的脊突縱貫至先端,;蕊柱白色帶淺紫紅色,,長7毫米,基部擴大并且具長約2毫米的蕊柱足,;藥帽白色,;花粉團2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2爿,。花期5-6月,。
蝴蝶蘭的生長發(fā)育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較高,,其中最主要的是溫度、濕度和光照,。
蝴蝶蘭既可盆栽,。也可吊養(yǎng)。盆栽可用素燒盆,、瓷盆,、塑料盆或蛇木盆,而吊養(yǎng)則可用蛇木板,、蛇木柱,、木塊、樹段等,。盆栽中小苗可用水苔混合細蛇木屑栽培,,也可用水苔或蛇木屑單獨栽培,。成株時可用蛇木屑、水苔,、珍珠巖,、蛭石、泥炭土,、木炭,、碎磚塊等加以混合使用。若基質腐爛或表面長青苔,,則需及時換盆,。上盆種植時,盆底要用較粗大的基質鋪墊,,用量可達基質總量的50%左右,。吊盆栽培時,不宜選擇過于堅硬的材料,,而且時間過長基質也會腐爛,,同樣需要及時更換。
蝴蝶蘭適宜栽培溫度為白天25-28℃,,夜間18-20℃,幼苗夜間應提高到23℃左右,。在這樣的溫度環(huán)境中,蝴蝶蘭幾乎全年都可處于生長狀態(tài),,尤其是幼苗生長迅速,,從試管中移出的幼苗一年半即可開花。蝴蝶蘭對低溫十分敏感,,長時間處于平均溫度15℃時則停止生長,,在15℃以下,蝴蝶蘭根部停止吸收水分,,造成植株的生理性缺水,,老葉變黃脫落或葉片上出現壞死性黑斑,,而后脫落,,再久則全株葉片脫光,植株死亡,。蝴蝶蘭開花后可放置在溫度稍低的地方,,但室溫不宜低于15℃,否則花瓣上容易產生銹樣斑點,。夏季應注意通風降溫,,32℃以上的高溫會使其進入休眠狀態(tài),影響花芽分化,。
由于原產地空氣濕度大,,葉表面角質層薄,,抗干旱結構比較差,蝴蝶蘭栽培設施內應維持比較高的空氣濕度,。一般來說,,全年均應維持相對濕度70%-80%。
蝴蝶蘭是蘭花中較耐陰的種類,,需光量一般是全光照的一半左右,,強光直射會造成損傷??筛鶕竟?jié)不同調整光照強度,,一般情況下,夏季需光照20%-30%,,春,、秋季節(jié)需光照40%-50%,冬季需光照70%-80%,。蝴蝶蘭不同苗齡對光照強度的需求也不同,。剛出瓶的小苗軟弱,光線最好能控制在10klx以下,,并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中大苗的日照可提高到15klx左右,成株的最強日照(尤其在冬天)可提高到20klx,。調整光照強度的方法一般是遮陽,,選擇遮光適宜的遮陽網。
蝴蝶蘭因其花似蝴蝶而得名,。蝴蝶蘭花型奇特,,花色艷麗,色澤豐富,,花序長,,花形美麗別致,花期長,,深受消費者青睞,,素有“洋蘭皇后”的美稱。蝴蝶蘭是全球重要的盆栽花卉,,據2014年資料報道:在荷蘭盆花排行榜第1名,,美國盆花排行榜第2名,,日本蘭花產銷量第1名,,中國年宵花第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