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鳥》是當(dāng)代作家馮驥才于1984年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描繪了在一叢綠意盎然,、充滿生氣的吊籃里的一只鳥籠里,,一只紅嘴小精靈在快樂地飛來飛去的圖景,譜寫了一曲人與動物之間的愛的頌歌,,同時也間接表達(dá)了信賴也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準(zhǔn)則這一寓意,。此文語言輕柔婉約,卻也波瀾跌宕,,其情感濃郁,,描繪細(xì)膩,,樸素而有文采。
《珍珠鳥》被選為多個版本的小學(xué)語文義務(wù)教育課程標(biāo)準(zhǔn)教科書的課文,。
珍珠鳥
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放在一個簡易的竹條編成的籠子里,,籠內(nèi)還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鳥兒舒適又溫暖的巢。
有人說,,這是一種怕人的鳥,。
我把它掛在窗前。那兒還有一大盆異常茂盛的法國吊蘭,。我便用吊蘭長長的,、串生著小綠葉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它們就像躲進(jìn)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從中傳出的笛兒般又細(xì)又亮的叫聲,,也就格外輕松自在了。
陽光從窗外射入,,透過這里,,吊蘭那些無數(shù)指甲狀的小葉,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駁駁,,生意蔥蘢,。小鳥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
我很少扒開葉蔓瞧它們,,它們便漸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我們就這樣一點點熟悉了。三個月后,,那一團(tuán)越發(fā)繁茂的綠蔓里邊,,發(fā)出一種尖細(xì)又嬌嫩的鳴叫。我猜到,,是它們有了雛兒,。我呢,決不掀開葉片往里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好奇的眼去驚動它們,。過不多久,,忽然有一個更小的腦袋從葉間探出來。喲,,雛兒,!正是這小家伙!它小,,就能輕易地由疏格的籠子鉆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紅嘴紅腳,,灰藍(lán)色的毛,,只是后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
起先,這小家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后就在屋里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柜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fù)u動,跟著逃到畫框上去了,。只要大鳥兒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
我不管它,。這樣久了,,打開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會兒,,決不飛出去。
漸漸地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
它先是離我較遠(yuǎn),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yīng),。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fā)出“嚓嚓”響。
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家伙親近的情意,。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蠟似的,、角質(zhì)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xì)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鉆進(jìn)去,。
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呆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腳剛好給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咂咂嘴,,難道在做夢,?
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
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
馮驥才原本是畫家,對中國畫頗有造詣,,“文革”期間因歷受磨難,,有感而發(fā),,轉(zhuǎn)而進(jìn)行文學(xué)創(chuàng)作。
此文寫于1984年1月,,最初發(fā)表在1984年2月14日的《人民日報》上,。此后,《青年文摘》及諸多的散文選本,、散文鑒賞集或散文欣賞辭典中,,都收進(jìn)了它。它擁有廣泛的讀者,,也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當(dāng)時正值“改革開放”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后期,這篇以“信賴”為主題的短小散文能受到如此多的青睞,,足以說明其內(nèi)容和形式的獨具一格,。
馮驥才(1942-),1942年生于天津,,浙江寧波人,,從小喜愛美術(shù)、文學(xué)和球類活動,。曾當(dāng)過專業(yè)籃球運動員,,從事過繪畫。當(dāng)代作家,,也是“文革”后崛起的“傷痕文學(xué)”代表作家,。1985年后,其“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影響,。著有長篇小說《義和拳》(與李定興合著),、《神燈前傳》,中篇小說集《鋪花的歧路》,、《?。 ?,短篇小說集《雕花煙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說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報告文學(xué)《一百個人的十年》等,。
2024年4月,,入選中國文字著作權(quán)協(xié)會發(fā)布的“2023年度最受歡迎十大作品”,。
此文是一首人與自然之間愛的頌歌。文中通過人鳥相親的細(xì)膩描寫和濃郁的詩意,、深刻的哲理,,不僅顯示出作者對自然,、人生的摯愛之情,而且似乎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間,,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諦。正如文章中所寫,,由于有愛,,作者格外認(rèn)真地觀察著小鳥的一舉一動;另一方面,,由于細(xì)心的觀察,,進(jìn)一步加深了作者對這天真的生靈的喜愛。文章中這種滿溢著愛意的描寫非常多,,作者用輕盈活潑,、疏密有致的筆觸給人們精心勾勒了珍珠鳥的形象,譜寫了一曲人與動物之間的愛的頌歌,。作者將人的性靈賦予無知的小鳥,。用輕盈活潑、疏密有致的筆觸給人們精心勾勒了珍珠鳥的形象,,譜寫了一曲人與動物之間的愛的頌歌,。結(jié)尾句“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閃耀著動人的思想光彩,。不僅是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尊重對方的生存空間,、思想空間,,真正做到不以強凌弱、不以大欺小,。有了信賴,,無疑會使世界多一抹溫柔的色彩。
同時,,作者說的是人鳥之間的關(guān)系,,但文章的立意也并不局限于此。此文著意描摹了生活,,作者在所描寫的現(xiàn)實生活中又附麗了深刻的哲理,,因此這篇生動雋永的散文便蘊含了很強的寓意。文章絲毫也沒有觸及現(xiàn)實生活,,但誰讀了這樣的故事,,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信賴也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準(zhǔn)則。此文的真實立意在此,作品的高超巧妙也在此,。
“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币婚_篇,,作者便用欣喜的語氣道出了自己的心聲,并以此奠定了全文的輕松基調(diào),。通讀全篇,,讀者始終被作者的筆牽引著,被人對動物的關(guān)愛之情籠罩著,,與作者一起悉心體察著這可愛又怕人的鳥的一舉一動,。
在關(guān)愛之情的驅(qū)使下,“我”主要為小鳥兒做了兩件事:第一,,雖然小鳥兒已經(jīng)有了“舒適又溫暖的巢”,,但“我”仍舊精心為它重新加工、布置了一個幽靜,、安全的居室,,并按時給它們添食加水;在溫馨和諧的環(huán)境中開始新生活的小鳥“輕松自在”的叫聲,,也許就是它對主人的感謝,。第二,“我”按捺自己的好奇心,,決不因為所謂的喜愛而輕易打擾小鳥兒的生活,;在以后的日子里小鳥對“我”的逐漸親近就是對這份愛的最好回報。
“怕人”是珍珠鳥的突出特點,,作者把這一點放在前面說,,為全文的立意找到了根基。鳥兒由“怕人”到“信賴”人,,是文章的敘事線索,,在這條線索的牽引下,文章交代了“我”對鳥兒的愛護(hù)和尊重,,交代了鳥兒由“膽小──漸漸膽大──開始親近我──完全相信我”的變化過程,,交代了作者內(nèi)心的感受:“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眹@描寫對象的特點立意,使文章結(jié)構(gòu)緊湊,,脈絡(luò)清晰,。
最后,,作者以“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結(jié)束全文,,可說是水到渠成。是信賴創(chuàng)造美好,,是自由,、寬容培育了信賴,這便是人們讀此文后的結(jié)論,。
另外,,從文章結(jié)構(gòu)上看,此文以雛兒降生為限,,可把全文分為兩部分,。之前,作者充分記述了以吊蘭垂蔓為裝飾的溫暖的鳥巢,,描繪很細(xì),,為后文奠基,然相比之下,,仍是寫意,。之后,作者以工筆擬人的筆觸寫了雛兒,,寫了小鳥與“我”的情感交融,,描繪微妙細(xì)膩,其聲在耳,,其形在目,,其情在心。雛兒那天真的神態(tài),,愉快的跳躍,,……十分像一個可愛的孩子,“我”已經(jīng)對“小家伙”已是舐犢情深了,。兩個部分,,思路分明。
讀著《珍珠鳥》,,不由想起了古代一些詩人的詩篇,。南朝江總對自家梁上的小燕愛如子女,曾以他芳艷之筆,,細(xì)細(xì)勾畫出小燕的活潑之態(tài):“二月春暉暉,,雙燕理毛衣。銜花弄藿蘼,,拂葉隱芳菲,?;蛟谔瞄g戲,多從幕上飛……”(《燕燕于飛》)小燕銜泥弄草,,拂葉啄花,,出入廳堂,扯動簾帷,,活像自家頑皮的兒童,,人鳥之間非常和諧、信任,。人的存在,,使鳥兒有了依托,鳥的存在,,給人的生活平添了許多情味,。南宋詩人陸游有一首著名的《詠燕》詩,與江總詩有異曲同工之妙:“初見梁間牖戶新,,銜泥已復(fù)哺雛頻,。只愁去遠(yuǎn)歸來晚,不怕飛低打著人,?!毙⊙嗄敲聪矏奂覉@、依戀巢穴,,同主人的善意與親愛不無關(guān)系吧,。與鳥兒建立起深厚情誼的莫過于唐代大詩人杜甫了:“門外鸕鶿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須來一百回?!保ā度^句》)詩人與鸕鶿初次相遇,,便很快取得諒解與信任,進(jìn)而成為須臾不離的朋友,。秦韜玉筆下的燕子,,與主人不僅相互信賴,而且相互體貼:“不知大廈許棲無,?頻已銜泥到座隅,。曾與佳人并頭語,幾回拋卻繡工夫,?!保ā堆嘧印罚┭嘧硬]征得主人的同意便銜泥筑巢了,因為它清楚地記得,,昔年它與佳人在此并頭相偎,,軟語呢喃,,多少回惹得她目注神移,拋卻繡工,,燕與人靈犀相通,,融為一體。
大凡真正的文學(xué)家,,大都熱愛世界,,熱愛人生,熱愛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石,乃至一花一木,、一鳥一蟲,。馮驥才對珍珠鳥的喜愛,與杜甫,、陸游等大抵是一脈相通的,。《珍珠鳥》雖是散文,,但其盎然詩意并不亞于詩篇,。那細(xì)膩的筆觸、綽約的文姿,、委婉的風(fēng)格,、清雅的格調(diào),處處洋溢著濃郁的詩意,,直若一首動人的抒情詩,。且看作者對人鳥相親的一段描寫:“它先是離我較遠(yuǎn),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yīng),。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fā)出‘嚓嚓’響,?!苯酉聛恚娭魅巳绱擞焉?,便“索性用那涂了蠟似的,、角質(zhì)的小紅嘴,,‘嗒嗒’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最后,“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边@親昵之情,友愛的善意,,來自作者崇高的情感和理想,。而作者的理想,卒章顯其志,,這就是篇末那句意義深邃的話:“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p>
文章輕柔婉約,,卻也波瀾跌宕。開篇說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于是竹籠高懸,,吊蘭遮掩,添水加食都不敢睜大眼睛驚動它們,,結(jié)果,,小鳥由怕人到喜人、近人,、親人,、愛人,最后簡直與人融為一體,。其間暗呈跌宕之姿,。篇首寫朋友送來一對珍珠鳥,自己倍加珍愛,、精心照料,,似乎是寫這一對,然而寥寥幾筆過后,,一只小珍珠鳥誕生了,,重彩濃墨便落到雛鳥身上,它的父母不過起了鋪墊作用,。這小雛的無賴,、天真遠(yuǎn)勝過它的父母,對它的描繪,,筆觸益發(fā)輕盈活脫,,這不僅使文章疏密有致、濃淡相宜,,而且色彩斑斕,,呈現(xiàn)跌宕變幻的景象,,使人讀來興味益濃。
現(xiàn)代作家冰心《冰心全集》第8卷:“這真是一篇敘事抒情的好散文,,‘頭’起得‘帶勁’,,這‘勁’中有無限的喜樂;‘收’得有‘味’,,這‘味’中有深澈的哲理,。全文是短小、精練,、細(xì)膩而又酣暢,。馮驥才的作品我讀得多了,長短篇的小說和散文……但都不像這篇《珍珠鳥》這樣的光彩照人,?!?/p>
當(dāng)代作家李朝全《散文百年經(jīng)典·1917-2015》:“小鳥依人,鳥通人性,。這只可愛而無知無畏的珍珠鳥,,帶著對人的好奇和親近,,與人為伴與人為友,,讓人憐愛令人歡悅。世界因為有這樣單純真誠的小鳥而顯得溫馨美好,;而這種和諧的美好——在作者看來,,正是來源于信賴?!?/p>
當(dāng)代作家,、詩人謝冕《閑情諧趣》:“同樣是寫鳥,馮驥才的這篇《珍珠鳥》比孫犁的《黃鸝》輕快得多,,生活氣息也更加濃郁,。”
2019年,,《珍珠鳥》被選為小學(xué)語文義務(wù)教育課程標(biāo)準(zhǔn)教科書人教版小學(xué)五年級上冊第4課課文,。
2016年,《珍珠鳥》被選為小學(xué)語文義務(wù)教育課程標(biāo)準(zhǔn)實驗教科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21課課文,。
2015年,,《珍珠鳥》被選為小學(xué)語文義務(wù)教育課程標(biāo)準(zhǔn)教科書試用本滬教版五年級上冊第10課課文。
2006年,,《珍珠鳥》被選為小學(xué)語文義務(wù)教育課程標(biāo)準(zhǔn)教科書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第7課課文,。
2005年,《珍珠鳥》被選為小學(xué)語文義務(wù)教育課程標(biāo)準(zhǔn)教科書人教版小學(xué)五年級上冊第16課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