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山扁豆(Chamaecrista mimosoides (L.)Greene)是豆科山扁豆屬的一年生或多年生亞灌木狀草本植物,。株高可達60厘米,;枝條被微柔毛;羽狀復葉長,,葉柄的上端和最下一對小葉的下方有圓盤狀腺體,,小葉線狀鐮形,先端短急尖,,中脈靠近上緣,,干時呈紅褐色;托葉線狀錐形,,有明顯肋條;花序腋生,、一或數(shù)朵聚生,,花序梗頂端有兩枚小苞片,花萼長,,先端急尖,,外被疏柔毛,花瓣黃色,,具短瓣柄,,稍長于萼片;莢果鐮形,;花果期通常8-10月,。
含羞草山扁豆原產(chǎn)于美洲熱帶地區(qū),,中國東南部、南部至西南部均有栽培,。生于坡地或空曠地的灌木叢或草叢中,耐旱又耐瘠,。其繁殖方式一般為種子繁殖。
含羞草山扁豆味甘,、微苦,,性平,有清肝,、利尿、養(yǎng)目的功效,,可用治療濕熱黃痘,、小便不利、水腫,、便秘,、暑熱煩渴等功效,。根入藥,,用于痢疾的治療,。其習性強健,,適合植于公園,、風景區(qū)、綠地,、路邊以及林緣處,,以供觀賞。含羞草山扁豆同時又是良好的綠肥,,其幼嫩莖葉可以代茶。
原產(chǎn)美洲熱帶地區(qū),,現(xiàn)廣布于美洲熱帶地區(qū),;在中國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生于坡地或空曠地的灌木叢或草叢中,,耐旱又耐瘠。
豆科山扁豆屬的一年生或多年生亞灌木狀草本植物,。株高高達60厘米,,多分枝;枝條被微柔毛,。羽狀復葉長4-8厘米,葉柄的上端和最下1對小葉的下方有1圓盤狀腺體,;小葉20-50對,小葉線狀鐮形,,長3-4毫米,先端短急尖,,兩側(cè)不對稱,中脈靠近上緣,,干時呈紅褐色,;托葉線狀錐形,,長4-7毫米,,有明顯肋條,宿存,。
花序腋生,,1或數(shù)朵聚生,花序梗頂端有2枚小苞片,,長約3毫米;花萼長6-8毫米,,先端急尖,外被疏柔毛,;花瓣黃色,,不等大,具短瓣柄,,稍長于萼片;雄蕊10,5長5短相間而生,;莢果鐮形,扁平,,長2.5-5厘米,寬約4毫米,;果柄長1.5-2厘米;種子10-16顆,。花果期通常8-10月,。
含羞草山扁豆可以通過組織培養(yǎng)的方法進行種子繁殖,。
培養(yǎng)條件:選用1/2MS培養(yǎng)基,添加蔗糖30克/升,,瓊脂8克/升,,pH值調(diào)至5.8,121℃,、101兆帕斯卡滅菌20分鐘,倒板用于無菌苗繁殖,。恒溫培養(yǎng)箱條件為,光照12小時/黑暗12小時,,光照強度為2000-2500勒克斯,溫度為22℃,,相對濕度80%,。
將種子用80℃水浴5分鐘,然后經(jīng)體積分數(shù)70%乙醇水溶液清洗2-3次,,每次5-10秒,用質(zhì)量分數(shù)5%次氯酸鈉水溶液洗5-10分鐘,,拿至超凈臺用無菌蒸餾水洗3次,最后播種在1/2MS培養(yǎng)基上,。
取無菌幼苗葉片為外植體,,接種在愈傷和芽誘導培養(yǎng)基1/2MS+6-BA 2.0毫克/升+NAA 0.5毫克/升上,。
取新生芽,,芽長度1.5-2厘米,,接種在1/2MS培養(yǎng)基上,誘導生根,,得到鐵甲草再生幼苗。
從培養(yǎng)瓶中取出上述的在1/2MS培養(yǎng)基上誘導生根的鐵甲草幼苗,,洗凈根上的培養(yǎng)基后,移栽在土中,。
在《中國植物志》 第39卷 (1988)中,,以含羞草決明(Cassia mimosoides Linn. )為正名收載,,歸入決明屬,山扁豆為其別名,。在《Flora of China》 Vol.10 (2010) 中,以山扁豆(Chamaecrista mimosoides (Linnaeus) Greene)為正名收載,,歸入山扁豆屬,。而在《植物智》網(wǎng)站中,,修訂后的含羞草山扁豆學名為Chamaecrista mimosoides Standl.。
習性強健,,適合公園、風景區(qū),、綠地等路邊、林緣處栽培觀賞,,也可用于空曠地作覆蓋材料,。
可作綠肥,;幼嫩莖葉可代茶,。
含羞草山扁豆全草入藥,,味甘、微苦,,性平;清熱解毒,健脾利濕,,通便;主治黃疸,,暑熱吐瀉,小兒疳積,,水腫,小便不利,,習慣性便秘,療瘡癰腫,,毒蛇咬傷。根入藥,,用于痢疾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