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是由杭州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北京國安廣告總公司出品,,張戈執(zhí)導,游本昌主演的古裝神話電視劇,,該電視劇于1985年播出,。
該劇講述了濟公困扶危,懲治強梁,,經常用一些小法術教訓那些欺壓百姓,、魚肉鄉(xiāng)民的奸佞惡霸,惡人提起他又恨又怕,,百姓們則對濟公師父愛戴有加的故事,。
1985年,電視連續(xù)劇《濟公》在CCTV-4播出,,主題歌“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成為流傳甚廣的歌曲,。游本昌在1986年憑借該劇獲得第四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1988年該劇獲得巴黎首屆華語影視片雄獅獎。
游本昌 飾 濟公
秦本理 飾 李員外
備注 ?第一集《濟公出世》
胡振鈺 飾 李夫人
張震瑋 飾 李修緣(少年)
李巍 飾 李修緣(青年)
廖有梁 飾 林管家
吳淞 飾 國清寺長老
時代 飾 陸家姑娘
游家慧 飾 賣身女
包麗萍 飾 王巫婆
演員游本昌
成婚當晚出家,,變成一個瘋瘋癲癲的和尚,,他懲惡揚善扶危濟貧,有人叫他瘋和尚,,也有人尊稱他為濟公,。
演員秦本理
李修緣的父親,是浙江臺州府天臺縣的大善人,,平時常救濟窮人,。為求子常燒香拜佛。李修緣離家出家后一病不起,。
演員伊明鐸
靈隱寺的監(jiān)寺和尚,。廣亮是個心胸狹小的人,嫉恨濟公的本事,,處處與其作對,。因在寺廟經常搬弄是非迫使?jié)怀T陟`隱寺內,。
南宋紹興元年,浙江臺州府天臺縣居民李善人一直以來都在救濟窮人,。李善人在晚年迎來一個兒子,,取名為修緣(游本昌飾)。然而,,李修緣在自己的婚禮當天出家成為一名和尚,,法號道濟。李善人夫婦(秦本理,、胡振鈺飾)從此病倒臥床不起,,一直派人尋找李修緣。李修緣回家時已晚,,李善人夫婦已經去世,,家產被管家(廖有梁飾)霸占。李修緣無法承受如此重大的打擊,,于是陷入瘋狂之中,,不知所終。時間過去許久,,一個瘋瘋癲癲的和尚突然出現(xiàn)在街市上,,他以懲惡揚善、扶危濟貧為己任,,有人稱他為“瘋和尚”,,也有人尊稱他為“濟公”。濟公最初住在杭州靈隱寺,,傳聞他是羅漢轉世,,姓李,祖先是宋太宗的駙馬,。濟公二十七歲出家,不拘戒律,,衣衫襤褸,,外界視其為瘋狂,殊不知他實際上是一位修為高深的僧侶,。濟公常以幽默的小法術教訓那些欺壓百姓的惡霸,,惡人一提到他既恨又畏懼,而百姓們則對濟公充滿敬愛,。
曲目名稱 作詞 作曲 演唱 備注
《哪里有不平哪里有我》 張鴻西 金相 何紀光 主題曲
《一半兒臉》張鴻西 金復載 游本昌 主題曲
《鞋兒破帽兒破》張弋 游本昌 主題曲
《做官難》劇組 史濟華 何紀光 插曲
《心凈自成佛》游本昌 游本昌 游本昌,、FY少女合唱團 插曲
《心與蓮花隨》游本昌、南京瑞金北村小學合唱團 插曲
《緣》張帆 插曲
《蒲扇兒搖搖》陳克 朱曉谷 上海小熒星藝術團 插曲
制作人 郭學鵬
導演 張戈
副導演(助理) 朱翊,、安振吉
編劇 喬谷凡,、錢實明,、薛家柱
攝影 張信發(fā)
道具 楊長寶
美術設計 袁于耕、陳永發(fā),、胡敏輝,、袁于洪
造型設計 顧友芳、李根娣
服裝設計 韓楓,、李秀芬
燈光 張金鎖,、江全萌、胡小杰
錄音 李志德
劇務 陳松喬
場記 曹文華
導演張戈回憶稱,,當時選擇“濟公”這樣的神話題材,,是在改革開放、解放思想的時機下做出的決定,。在機制轉型的倡導下,,導演獲得選擇劇本和自籌拍攝經費的權利,從而打破傳統(tǒng)選題的規(guī)則,。
時間 頒獎方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結果
1986年5月9日 第四屆大眾電視金鷹獎 最佳男主角 游本昌 獲獎
1988年2月18日 巴黎首屆華語影視片 雄獅獎 《濟公》 獲獎
網站 評分 參評人數(shù) 統(tǒng)計截止日期
豆瓣 8.6 53812 2024年3月18日
愛奇藝視頻 8.9 4787 2024年3月18日
“帽兒破,、鞋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大家都笑我……”看到這些話,,旋律在腦海中自動播放,,一個衣衫襤褸、手持破扇,、嬉笑不恭,、瘋癲濟世的活佛濟公頓時映入腦海。在此小小拆臺一下:其實小說中的濟公眉清目秀的,,但是架不住游本昌演活了一個癲僧,。世人心中,濟公就是游老,,游老就是濟公(大眾網評),。
由于當年拍攝制作條件的粗糙簡陋,劇組只能應付現(xiàn)狀,,留下一些遺憾,,尤其是特效方面的表現(xiàn)顯得有些“幼稚”?!稘分v述濟公懲惡揚善,、扶危濟困的神話故事,劇中許多情節(jié)需要通過特效展現(xiàn),。但,,當時技術部門只熟悉一種特技效果——摳像,,這種單一的技術無法完全滿足藝術需求。因此,,劇組成員們想盡辦法,,通過各種實驗創(chuàng)造出一些“土辦法”,成功制作出“古井運木”,、“飛來峰”,、“裝不滿的酒葫蘆”等特效場景。然而,,這些方法的成功實施都需要演員們的全力配合,,于是主演游本昌在拍攝類似鏡頭時經歷許多艱辛。
杭州電視臺建臺兩周年時,,一位作家提議拍攝《濟公》這部劇,。游本昌對這個角色表現(xiàn)出興趣,但后來他在報紙上看到,,嚴順開已經與電視臺達成出演協(xié)議,。最終,導演還是找到游本昌,,并請他出演這個角色,。
原著小說中濟公抓饅頭時抓出五個黑印,老板認為臟就讓他拿走,。游本昌認為這種行為不符合濟公的濟貧救世形象,,不能讓他顯得貪圖小利。因此,,他提出增加一場戲,,即在濟公離開后,扔幾個銅錢回去,。
在拍攝初期,,游本昌在前兩集中一直沒有找到角色的靈感,無法真正“入戲”,。直到有一天早晨,,他在西湖的三潭印月完成拍攝后,經過九曲橋時因為鞋子不合腳而變成一顛一顛的步態(tài),。就在那個瞬間,他終于找到角色的感覺,。
為配合后期的特效制作,,游本昌在拍攝時多次被從兩米多高的地方扔下去。
在一場大快朵頤吃肘子的戲中,,劇組前一天晚上買來的肘子,,由于高溫在拍攝時已經發(fā)臭,,但大家都不知道。為不耽誤拍攝進度,,游本昌并沒有喊停,,而是繼續(xù)吃。
有一場是濟公的屁股被打板子的戲,,這部戲反復拍攝12次,,游本昌就挨12板子。
劇中濟公的衣服和蒲扇,,是游本昌自己動手制作的,。
“濟公”游本昌自曝,當年出演電視劇《濟公》片酬是每集120元,。
首播日期 播出平臺 播出時間
1985年 CCTV-4 1985年8月19日
2019年 愛奇藝視頻 2019年1月5日
2024年 央視頻 2024年3月/7日
1985年播出的電視連續(xù)劇《濟公》在當時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幾乎是各家電視臺暑期檔必播節(jié)目之一。這部劇還在新加坡取得成功,,創(chuàng)下收視率新高,,并帶動盒帶的熱賣。直至2024年,,上海電視劇頻道每年的滬產經典電視劇展播中都會播出《濟公》,,其收視率依然保持較高水平。
整部電視劇都貫穿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主題,。譬如,靈隱寺的監(jiān)寺和尚廣亮一直看濟公不順眼,,想要把他趕出靈隱寺,,但此人沒有什么大惡,所以濟公對他也只是施以薄懲,。而“錢老板”調戲賣花女子,、欺負長瘤老漢,濟公便將老漢的瘤移到他脖子上,,告訴他做好事,,瘤就會變小,;要是做壞事,,瘤就會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