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發(fā)源于贛閩交界、武夷山脈筆架山南麓的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羅珊鄉(xiāng)吳畬村與吉潭鎮(zhèn)篁竹湖村下園畬,、水源鄉(xiāng)周畬村,。在尋烏縣境內(nèi),為河源段,,名羅塘河,,因流經(jīng)羅珊鄉(xiāng)民國時名羅塘鄉(xiāng)得名,因?qū)蹩h羅珊鄉(xiāng)民國前屬安遠縣的雁門堡也稱雁門水,。向北經(jīng)羅珊鄉(xiāng)的上津村銅鑼丘納上津河出境,,注人會昌縣的湘水。在羅珊鄉(xiāng)(原羅塘鄉(xiāng))境內(nèi),,境內(nèi)河道長27.6千米,,湘江水系流域面積192.5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8.3%,,分布在本縣東北部,,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條,流域面積大于1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8條,,境外來水流域面積89.07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為1.64億立方米,過境客水0.76億立方米,,合計水資源總量為2.4億立方米,。在會昌縣,湘江干流自南向北在筠門嶺鎮(zhèn)元興村入境,。流經(jīng)筠門嶺,、周田、站塘,、麻州,、文武壩鄉(xiāng)及湘江鎮(zhèn),貫穿縣城以南中心地帶,,于縣城東北面與綿江匯合于贛江上游貢江段。納集水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7條,;1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16條,??h境內(nèi)主河長78.2公里,集水面積1682.6平方公里,。全河集水面積2049.3平方公里,主河全長103.4公里,,主河道縱比降1.53%,流域平均高程429m,,流域平均坡度0.270m/平方公里,流域長度74.2km,,流域形狀系數(shù)0.37。
湘江流域地處閩粵贛三省邊境,,歷來為交通、軍事,、商業(yè)要地,會昌縣筠門嶺鎮(zhèn)是原中央蘇區(qū)的南大門,,有鄧小平舊居、會尋安中心縣委,、南線阻擊戰(zhàn)舊址等紅色旅游資源;同時,,它又是歷史上贛南四大名鎮(zhèn)之一,是抗戰(zhàn)時期閩粵港的大后方,,有隨處可見的客家特色建筑,有羊角水堡,、芙蓉古寨,、嶺南錢莊舊址,、裕民銀行舊址等一大批古跡,。
流域上游屬中低山區(qū),,中下游屬平原丘陵區(qū)。流域上游元興村至筠門嶺植被較好,,青山環(huán)抱,河流中下游筠門嶺至會昌縣城河段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流域內(nèi)山谷發(fā)育,河網(wǎng)密布,,自河源至河口匯納了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8條。上游河道狹小曲折,,水流湍急;下游為寬淺“U”型河谷,,水流緩慢。
會昌段筠門嶺以下至會昌縣城河段,,地勢較平坦寬闊。水流緩慢,,原是該縣主要航道。明,、清時期,木帆船直航筠門嶺鄉(xiāng)羊角,、元興一帶,,筠門嶺圩上下二,、三公里曾泊船數(shù)百艘。建國后,,由于過量伐木,,水土流失嚴重,,1966年又在站塘攔湘江筑壩建水輪泵站,,泥沙淤積,河床提高,,航程縮短,1985年木帆船只可通航至站塘,,機帆船要在汛期方可通航,。
自元興村入境后至筠門嶺,,是青山環(huán)抱的曲折狹小河道。水流湍急,。兩岸石山林立,暴崖陡壁,,地勢險要,古時是軍事要地,,是布設水利,、水電設施,建筑中,、小型水庫的好河段。流域內(nèi)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2.25×104Kw,,建有中型石壁坑水庫及左陂水庫等6座小一型水庫、天主任水庫等11座小二型水庫,。
石壁坑水庫,位于會昌縣文武壩鄉(xiāng)小壩村。設計洪水位206米,,校核洪水位206米,,汛限和正常高水位206米??値烊?77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41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文武壩鄉(xiāng)4個村的農(nóng)田3000畝。防洪保護下游農(nóng)田2.5萬畝,。配套建成壩后式電站1座(一級站)和引水式電站1座(二級站),裝機5臺,,容量2290千瓦,,保證出電力553千瓦,。石壁坑水庫于1958年冬開始動工興建。1970年10月,,主壩工程順利完成。1971年4月,,林蘇渠道正式放水灌溉。1973年1月,,第一臺機組運行發(fā)電。1975年3臺機組全部投產(chǎn),。
佐陂水庫,位于會昌縣西江鄉(xiāng),。1958年7月動工興建,是會昌縣建?。ㄒ唬┬退畮?。集水面積14平方公里,。總庫容347萬立方米,,有效庫容252萬立方米。1963年,,東西渠道建成,總長19.5公里,,灌溉火星,、蘭破、大田,、南星、西江,、灣興、千工,、牛睡、背坑9個村(大隊)農(nóng)田6000畝,。1975年冬,大壩加高10米,,又重開溢洪道。1981年10月,,建成配套電站,,裝機1臺,,754干瓦,。1985年10月,,第二臺120千瓦發(fā)電機組送電,。
東鄉(xiāng)水庫,位于會昌縣文武壩鄉(xiāng),。1965年9月動工興建。1966年1月,,大壩竣工,長70米,,高1米,有效庫容211萬立方米,。開渠1條,長2.5公里,。總投資7.5萬元,,其中集體自籌資金2.5萬元,。投工1萬工日,,完成土石方4.9萬立方米。1969年10月,,由國家投資建成電站,是會昌第一個國營?。ㄒ唬┬退娬?。
西坑水庫,位于會昌縣西江鄉(xiāng),,為漿徹石壩式水庫,。民國37年曾一經(jīng)勘側(cè),,作出了興建方案,,由于財政困難,,未能實現(xiàn),。建國后,經(jīng)水電局勘測,,作出施工方案,,于1966年8月由工程指揮部組織全公社民工8000名開始興建。1967年大壩竣工,,高26米,長104米,。主干渠3條。倒虹吸管1個,,長150米??値烊?28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19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6000畝,,實際灌溉面積4000畝。灌溉河背,、塅腦、千工,、灣興,、紅星等5村的農(nóng)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