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自西向東流入海,,主流上源為沙溪,,在沙溪口匯富屯溪后為干流,至南平長20公里,習慣稱西溪,。南平以下稱閩江,,至長門口(連江縣)長211公里。南平市延平區(qū)以上習慣上稱上游,,有沙溪和富屯溪,、建溪兩條支流;南平至安仁溪口為中游,,右有尤溪支流,,左有古田溪支流匯入,安仁溪口以下至長門口為下游,。河道至淮安分為南北港,,北港經福州流向馬尾,南港右納大樟溪支流后,,至馬尾于北港匯合,,東流至閩安鎮(zhèn)峽谷后又分南北兩汊,南汊經梅花入東海,,北汊經琯頭出長門后分由烏豬水道,、熨斗水道、川石水道和壺江水道注入東海,。若以連江縣琯頭鎮(zhèn)長門作為閩江長度的量算終點,,以建寧縣均口鎮(zhèn)為源頭,則閩江主流全長為562公里,。
沙溪于沙溪口以上流域面積為11793平方公里,,占閩江流域面積19.33%,河道平均坡降0.8‰,。閩江在南平雙劍潭以上稱上游,,除沙溪為干流外,還有富屯溪和建溪,。
閩江上游是山區(qū)性河流,,其特點是兩岸多高山峽谷,溪流密布,,流程短促,,河道坡降大,河床巖石裸露,,灘多流急,,流經山間盆地則形成寬谷,兩者相間排列,,呈串珠狀展布,。主流沙溪與富屯溪、建溪在南平市延平區(qū)匯合,三溪流域面積共計41922平方公里,,占全流域的68.7%,。
閩江中游是指南平市延平區(qū)到閩清縣安仁溪口的峽谷河段。這一段閩江橫切鷲峰山—戴云山脈形成峽谷,,長達97公里,,比降在0.5‰以上。
中游地段河谷狹窄,,灘多水急,,不利航行。坡陡加上植被受破壞,,在暴雨沖刷下水土流失較為嚴重,。但中游地區(qū)水力資源豐富,不僅流量大而且水位落差大,,又有不少宜建水庫的優(yōu)良壩址,。已建成的水口電站水庫,總庫容23.4億立方米,,裝機容量140萬千瓦,,年發(fā)電量49.5億度,保證出力26萬千瓦,,為華東地區(qū)較大的水力發(fā)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為65米(黃?;妫?,電站平均水頭50米,改善中游河道的航行條件,。
中游段流經南平市延平區(qū),、古田縣、閩清縣,,南平至古田縣水口段長87.5公里,,位于閩江中游,古稱劍溪,,又名龍津,、劍浦、劍江,。
閩清縣安仁溪口到閩江口為下游,,下游長約113.7公里。河床寬度一般由400米到2000米,,河床比降小,,在0.1‰以下,河水流速緩慢,沉積作用占優(yōu)勢,,河床由中游的巖床轉為沙床為主,。下游除了幾小段峽谷外,大部分屬于河漫灘曲流型河流,。
安仁溪口至侯官(閩侯縣上街鎮(zhèn))河段長55公里,,流經閩清縣、閩侯縣,,侯官至長門河段長59公里,,流經倉山區(qū)、鼓樓區(qū),、臺江區(qū),、馬尾區(qū)、長樂區(qū),、連江縣,。閩江在侯官處開始分汊兩支:北支穿過福州市區(qū)至馬尾港稱北港;南支繞南臺島南側,,至江口接納大樟溪后出峽兜至馬尾稱南港(烏龍江),。南、北港匯合后折向東北,,再穿過閩安峽谷(河寬由1.7公里,,再次縮窄為0.6公里)至亭江又分兩支:南支梅花水道繞瑯岐島南側至梅花鎮(zhèn)入海,主流北支長門其中被島嶼分割為四支,,即烏豬水道,、熨斗水道、川石水道和壺江水道分流入海,;其中川石水道為主航道,。
閩江口是一個陸相強潮河口,潮汐為正規(guī)半日潮型,,平均潮差4.1米(琯頭),;潮汐沿江上溯逐漸衰減,潮區(qū)界可抵侯官(距長門59公里),,潮流界北港可抵洪山橋(距長門51公里),。
在順昌縣城以上分為兩支:北支為富屯溪,西支稱金溪,。在順昌匯流口以上,,金溪長度為253公里,流域面積7201平方公里,。富屯溪長度為228公里,,流域面積5285平方公里,。根據“河源唯遠”原則,富屯溪應是金溪支流,,但早已公認富屯溪是閩江上游三大河流之一,,因此依歷史習慣,仍稱金溪為富屯溪的支流,。富屯溪源(金坑溪源頭)位于武夷山脈東南側邵武市桂林鄉(xiāng)巫山村葉竹隘山北坡,,但富屯溪主流長度則宜改為以金溪上游的蘭溪為源頭(即建寧縣客坊鄉(xiāng)元頭村舞雨塘),到沙溪口全長為310公里,,流域面積13733平方公里,,占閩江流域面積22.51%,河道平均坡降1.2‰,。
上游有崇陽溪,、南浦溪、松溪三大支流,,其中崇陽溪與南浦溪在建甌長源匯合后稱為建溪,。在匯流口以上,南浦溪的長度為199公里,,流域面積4018平方公里,;崇陽溪的長度為162公里,流域面積5458平方公里,。建溪長度應從南浦溪上游海溪源頭算起,。松溪在建甌水西(松溪口)匯入建溪,建溪長度又大于松溪,。確定南浦溪為建溪的主流,,南浦溪源即為建溪溪源,它位于仙霞嶺南側浦城縣忠信鄉(xiāng)關口村將軍山南坡,。建溪主流全長295公里,,流域面積為16396平方公里,,占閩江流域面積26.88%,,河道平均坡降0.8‰。
屬九龍溪最大支流,,源于連城縣曲溪鄉(xiāng)興北村,,從小陶花公廟入永安市境,流向西南,,經茅坪鄉(xiāng)的吉山叉溪口納入九龍溪,,始稱沙溪,總流域面積1161平方公里,,境內流域689平方公里,,長68公里,,平均流量35.47立方米/秒。
水茜溪(主源):為翠江(九龍溪上游段)第一大支流,,發(fā)源于建寧縣九縣山麓,,流經水茜、武昌,、溪口至城關合水口與西溪匯合,,流域內植被良好,上游水茜溪至溪口與泉湖溪匯合至飯羅墩再與中沙溪匯合,。境內河長54.1公里,,流域面積818平方公里,總落差636米,,年徑流量8.25億立方米,。上游有水茜溪、泉湖溪,、中沙溪3條支流,。水茜溪,即東溪上游九縣山至溪口段,,境內河長36.8公里,,流域面積335.4平方公里,上游有上謝溪,、蕉坑溪,、沿溪、楊城溪4條支流,。泉湖溪,,發(fā)源于泉上鎮(zhèn)聯(lián)群村,一路納細流23條,,至溪口匯流入東溪主流,,河長43.7公里,流域面積273.6平方公里,。中沙溪,,發(fā)源于河龍鄉(xiāng)仙山腦山麓,至飯羅墩匯入東溪主流,,河長22.8公里,,流域面積130平方公里,其上游和中游有雷家坪溪,、樟南源溪,、葉坊溪3條支流。
武義溪:為翠江(九龍溪上游段)第二大支流,,發(fā)源于方田泗坑,,流經方田,、禾磜至禾口納石碧溪(后稱禾口溪),至陂下納劉村溪,,至分水坳納辛田溪,,一路再納村頭溪、古武溪,,經陳崗后納磜角溪,、雷陑溪,至犁嘴上納武層溪,,至城郊合水口與東溪匯合,,河長42.5公里,流域面積513平方公里,,總落差440米,,年徑流量5.14億立方米,流域內植被遭受嚴重破壞,,加上紫色頁巖風化強烈,,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含沙量大,,每逢下大雨河水即紅濁不堪,。主要支流有方田溪、淮土溪,、石碧溪,、武層溪。方田溪,,為西溪上游泗溪至禾口段,,一路納小溪澗5條,河長20.9公里,,流域面積80平方公里,。淮土溪,,發(fā)源于方田鄉(xiāng)的嶺下,,至吳陂納羅坑溪,至石碧與石碧溪匯合,,河長20公里,,流域面積62平方公里,。石碧溪,,發(fā)源于東華山麓,至禾口匯入禾口溪,,河長20公里,,流域面積58平方公里,。武層溪,發(fā)源于長坊,,一路納小溪6條,,至犁嘴上匯入西溪主流,,河長31.6公里,流域面積109.3平方公里。
發(fā)源于戴云山西北麓(即大田縣屏山鄉(xiāng)),,源頭為屏山溪。紅湖至白馬寨稱均溪,,白馬寨至尤溪縣城關稱坂面溪,,尤溪縣城關以下稱尤溪,有文溪,、湆頭溪等匯入,。尤溪自南向北于尤溪口注入閩江,流域面積5436平方公里,,河長202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0‰。
位于閩江干流中段北側,,發(fā)源于鷲峰山(屏南縣嶺下鄉(xiāng)),,源頭稱長橋溪,在平湖附近匯入長潭溪后稱古田溪,,全長123公里,,流域面積1794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降6.6‰,,已建成古田,、龍亭、高洋,、寶湖四級水電站,。
在閩清縣縣之東面,發(fā)源于閩侯縣洋里雪峰山西側,,納新橋,、杉村小溪流之水,流經閩清縣東橋鄉(xiāng)的7個村,,至安仁溪村注入閩江,。全長39公里,總落差1080米,,流域面積327.65平方公里,。其中縣境內為222.9平方公里,年流量3.1億立方米,。
位于閩清縣縣境南部,,舊時坂東車墘至鹿角稱演溪,,潭口將軍潭至閩清口稱梅溪,今統(tǒng)一改稱梅溪,。發(fā)源于省璜鄉(xiāng)谷洋溪里蓮花山麓,,向北流經省璜、塔莊,、坂東,、白中、白樟,、梅溪,、梅城等7個鄉(xiāng)鎮(zhèn)的56個村,,沿途納嶺寨溪,、濂溪,、文定溪、芝溪,、金沙溪,、下爐溪、曇溪諸支流之水,,繞縣城出溪口匯入閩江,。主流全長78.6公里,總落差1077米,,流域面積956.1平方公里,。其中縣境內854.78平方公里,,年流量8.03億立方米。
尤溪縣稱高洲溪,,位于閩清縣縣境西部,,發(fā)源于尤溪縣山兜,、香林等地,,流經縣內金沙的天洋村和美菰林場,,為閩(清)尤(溪)兩縣界河,。縣境內長10.35公里,,天然落差290米,,流域面積131.58平方公里,向北流經尤溪王宅,,在古田縣彎口匯入閩江,。
位于閩清縣縣境北部雄江鄉(xiāng)境內,長17公里,,流域面積78.73平方公里,,出大雄村匯入閩江。
位于閩清縣縣境北部,,發(fā)源于白樟鄉(xiāng)鳳凰湖山麓,,流經梅溪鄉(xiāng)石鄭,、安下,,出石潭溪口匯入閩江。長12.6公里,,流域面積29.84平方公里,。
松源溪,,又稱大溪,其上源有二:一源于百山祖南麓,,流經百山祖鄉(xiāng),、五大堡鄉(xiāng)、松源鎮(zhèn),、屏都鎮(zhèn),,至菊水與安溪匯合;一源于舉水鄉(xiāng)風崗尖西北麓,,經門林,、楊樓、淤上至新橋外與來自百山祖南麓之水匯入蘭溪橋水庫,。松源溪到達馬蹄岙后入福建省松溪縣境,。沿途納大小支流202條,與竹口溪在福建省松溪縣六墩坑下橋附近匯合稱松溪,,經松溪縣境,,在建甌與崇陽溪合稱建溪,,到達南平后匯入閩江。松源溪河道總長59公里,,流域面積45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7.7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756米,,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5.528萬千瓦,,可開發(fā)裝機容量2.157萬千瓦。
又稱蕓洲溪,,發(fā)源于舉水鄉(xiāng)風崗尖南麓,,經龍井面入福建省政和縣上場、翁村,、后山胥入本縣安南鄉(xiāng)安溪,,至洋坪與小安溪匯合,經蒲潭,、淤上,、菊水入松源溪,沿途納大小支流87條,。安溪河道總長16公里,,流域面積32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08立方米/秒,,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2.069萬千瓦,,可開發(fā)裝機容量0.115萬千瓦。
發(fā)源于黃田鎮(zhèn)根竹山,,經姚村,、李村到柏渡口與西邊溪匯合,至楓堂接納雙港潭支流至竹口阜梁橋頭與下濟溪匯合,,經黃壇,、新窯入福建省松溪縣境,沿途納大小支流164條,,在六墩坑下橋附近與松源溪匯合后入松溪,。竹口溪河道總長29公里,流域面積28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0.5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585米,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862萬千瓦,,可開發(fā)裝機容量0.601萬千瓦,。
在閩江干流南側,發(fā)源于戴云山(德化縣赤水鄉(xiāng)),,源頭為國寶溪,。德化至南埕稱浐溪,,南埕以下稱大樟溪,有后亭溪,、潼關溪等匯入,;至閩侯縣江口注入閩江下游南港,大樟溪流域面積4843平方公里,,河長234公里,,河道平均坡降2.1‰。
發(fā)源于羅源縣北部飛仙巖山,,由西向東流經洪洋,、起步、鳳山注入羅源灣,,全長28.6公里,,流域面積222.4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護國溪和南門溪,。上游流經山地,、丘陵,落差大,,水流急,,水能儲藏量達2.67萬千瓦;下游流經起步河谷平原和城關,,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羅源縣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qū),。
又稱瀨江,、瀨水,發(fā)源于閩侯縣青口鎮(zhèn)聯(lián)豐村相思嶺,,東源發(fā)青龍山脈,,形成梅溪,南源發(fā)于五峰山脈和南陽頂山脈,,形成義溪,西源在過崗山脈和五虎山脈,,形成富洋浦,。流經大義古渡、三十六灣,、洋下,、瀨江,東通峽江(烏龍江),,西連南港,,由南向北縱貫注入南閩江,,是南閩江烏龍江的支流,全長49公里,。為境內農田灌溉,、交通航運,淡水養(yǎng)殖,,工業(yè)用水,、居民生活發(fā)揮了巨大作用。河中盛產單腳蟶,、蝦,、蜆子、白刀魚,、半邊魚,、鰻魚等。
閩江水系位于東經116°23′~119°35′,,北緯25°23′~28°16′之間,,閩江是全省最大河流,發(fā)源于閩贛,、閩浙交界的杉嶺,、武夷山、仙霞嶺等山脈,,干支流流經38個縣市(浙江省境內有龍泉和慶元兩縣,,福建省境內有福州、三明,、永安,、邵武、南平,、莆田6個市和建寧,、寧化、清流,、長汀,、連城、明溪,、沙縣區(qū),、泰寧、將樂,、光澤,、順昌、崇安、建陽,、建甌,、浦城、松溪,、政和,、大田、尤溪,、漳平,、屏南、古田,、德化,、永泰、仙游,、福清,、閩清、閩侯,、長樂,、連江等30個縣區(qū)),流域面積60992平方公里,,其中福建省境內59922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面積一半,水系河流總長6107公里,。
上游主要在三明市,,主要流經建寧縣、明溪縣,、寧化縣,、清流縣、永安市,、三元區(qū),、沙縣區(qū),及南平市延平區(qū),。
中游主要在寧德市古田縣境內,,古田是千年古縣。
下游在福州市境內,,干流流經閩清縣,、閩侯縣、倉山區(qū),、臺江區(qū)、馬尾區(qū)、長樂區(qū),、連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