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樓晚景五絕》是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的組詩作品,。這五首詩分別詠江潮、雨電,、秋風(fēng),、雅客、江景,,各具情韻,。第一首寫江潮來勢很快,氣勢壯觀,;第二首寫風(fēng)雨入樓,,氣勢很猛,轉(zhuǎn)眼間卻是雨闌云散,,海闊天青,,變幻得使人目瞪口呆,表現(xiàn)出一種壯美之景,;第三首寫江上的秋風(fēng)隔岸傳送人們的呼喚聲和鐘鼓聲,;第四首寫傍晚時望海樓下的樂曲聲和雅客和詩拜月的流風(fēng);第五首寫夜晚江上的漁船燈火以及歌聲笑語,,讓人如癡如醉,。全詩用雪堆、銀山,、金蛇,、青山、秋風(fēng),、玉笙,、船燈、歌鼓等意象來描繪錢塘晚潮以及海天閃電等江景,,文字如行云流水般流暢,,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藝術(shù)功力。
望海樓晚景五絕⑴
其一
海上濤頭一線來⑵,,樓前指顧雪成堆⑶,。
從今潮上君須上,更看銀山二十回⑷,。
其二
橫風(fēng)吹雨入樓斜,,壯觀應(yīng)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⑸,。
其三
青山斷處塔層層,,隔岸人家喚欲譍⑹。
江上秋風(fēng)晚來急,,為傳鐘鼓到西興⑺,。
其四
樓下誰家燒夜香,玉笙哀怨弄初涼⑻,。
臨風(fēng)有客吟秋扇,,拜月無人見晚妝。
其五
沙河燈火照山紅,,歌鼓喧喧笑語中,。
為問少年心在否,角巾欹側(cè)鬢如蓬⑼,。
⑴望海樓:即中和堂的東樓,,又名望潮樓,在杭州鳳凰山上,,是杭州的名跡,。
⑵濤頭:指最前面的波濤。
⑶指顧:即指點顧盼之間,,比喻時間很短,。猶如說須臾、一會兒,。這兩句寫海潮來勢兇猛,。
⑷二十:一本作“十二”。
⑸時:時時,。掣(chè):拉,,拽。紫金蛇:形容閃電的形狀和色彩,。
⑹譍(yīng):古同“應(yīng)”,。
⑺西興:即西陵,在今杭州市蕭山區(qū)境內(nèi),,相傳為越國范蠡屯兵之處。
⑻玉笙:此處指笙的吹奏聲,。
⑼欹(qī)側(cè):傾斜,,歪斜。
其一
海上波濤初來時像一條白線,,轉(zhuǎn)眼間在望海樓前就變成雪堆一樣了,。
如今潮水翻涌向上你要再上層樓,,觀看白浪形成的銀山,看二十回也不嫌多,。
其二
大風(fēng)吹打雨水斜著飄進望海樓,,壯麗的景觀應(yīng)該用華美的辭句來夸贊。
風(fēng)雨過后潮水平靜江海碧澄,,時時閃過的電光形成紫金般的龍蛇,。
其三
青山斷開的地方有層層的高塔,隔著江水想要回應(yīng)對岸人家的呼喚,。
傍晚,,江上的秋風(fēng)吹得很急切,為的是把鐘鼓的聲音傳到西興,。
其四
夜晚,,誰家在望海樓下點燃爐香,玉笙哀怨的樂曲在剛有涼意的時候響起,。
有位客人面對秋風(fēng)在扇子上題詩,,祭拜明月讓人無法看見你的晚妝。
其五
沙河上的船燈將山照紅,,歌聲鼓聲在笑語中喧響,。
問一問少年的心思在哪里,只見他方巾斜在一旁以致頭發(fā)散亂,。
這組詩作于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當(dāng)時蘇軾被派往杭州擔(dān)任州試的監(jiān)試。院試余暇,,蘇軾得以到鳳凰山上的望海樓閑坐,,寫下這五首詩。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xué)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祐進士,。宋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謫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xué)士,曾出知杭州,、潁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謚文忠,。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于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縱橫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fēng)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很有影響,。擅長行書,、楷書。能畫竹,,也喜作枯木怪石,。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集有《東坡樂府》,。
這組詩寫詩人在錢塘江邊的望海樓上所看到的從傍晚到晚上的海天景色,,五首詩分別詠江潮、雨電,、秋風(fēng),、雅客、江景,,各具情韻,。
有人認(rèn)為,蘇軾詩中的“橫風(fēng)”“壯觀”兩句,,寫得不夠好,。他既說“應(yīng)須好句夸”,,卻不著一字,一轉(zhuǎn)便轉(zhuǎn)入“雨過潮平”了,。那樣就是大話說過,沒有下文,。這話雖說不無道理,,但蘇軾這樣寫,自是另有原因,。第一,,他是要寫一組望海樓晚景的詩,眼下還不想騰出筆墨來專寫忽來忽去的橫風(fēng)橫雨,。所以他只說“應(yīng)須”,,是留以有待的意思。第二,,既然說得上“壯觀”,,就須有相應(yīng)的筆墨著力描寫,老把它放在“晚景”組詩中,,是不太合適的,,不好安排。
蘇軾寫下這組詩后的第二年,,他游覽了有美堂,,適逢暴雨,就立即寫了一首七言律詩《有美堂暴雨》,,奇句驚人,,是一首名作。正可謂應(yīng)了“壯觀應(yīng)須好句夸”這句話,。
其實從組詩的第二首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有過一段起伏變化。在開頭,,他看到一陣橫風(fēng)橫雨,,直撲進望海樓來,很有一股氣勢,,使他陡然產(chǎn)生要拿出好句來夸一夸這種“壯觀”的想法,,不料這場大雨,來得既急,,去得也塊,,一眨眼間,風(fēng)已靜了,,雨也停了,。就好像演戲拉開帷幕之時,大鑼大鼓,敲得震天價響,,大家以為下面定有一場好戲,,誰知演員還沒登場,帷幕便又落下,,毫無聲息了,,弄得大家白喝了彩?!皺M風(fēng)”“壯觀”這兩句,,正是寫出人們(包括詩人在內(nèi))白喝了一通彩的神情。雨過以后,,向樓外一望,,天色暗下來了,潮水穩(wěn)定地慢慢向上漲,,錢塘江浩闊如海,,一望如碧玉似的顏色。遠處還有幾朵雨云未散,,不時閃出電光,,在天空里劃著,就像時隱時現(xiàn)的紫金蛇,。這首詩寫的就是這樣一幅望海樓的晚景,。開頭時氣勢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熱鬧,,轉(zhuǎn)眼間卻是雨收云散,,海闊天青,變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實不止自然界是這祥,,人世間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
這五首詩運用雪堆,、銀山、金蛇,、秋風(fēng),、玉笙、船燈,、歌鼓等意象來描繪錢塘晚潮以及海天閃電等江景,,文字如行云流水般流暢,顯示了詩人高超的藝術(shù)功力,。
清代潘德輿《養(yǎng)一齋詩話》卷八:“雨過潮平江海碧”七字極有斟酌,,確是逐日閑坐樓上看潮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