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礱江,,古名若水,,亦稱瀘水,俗稱打沖河,、小金沙江,,藏語稱尼雅曲,意為多魚之水,。長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源于青海省玉樹州稱多縣巴顏喀拉山南麓,東南流至尼達坎多進入四川,,經(jīng)甘孜,、涼山二州,于攀枝花市東區(qū)倮果大橋以下注入金沙江,,全長1571公里(一說1535公里),,為金沙江第一大支流。干流彎曲系數(shù)1.67,,河網(wǎng)密度0.219公里/平方公里,。較大的支流有鮮水河、理塘河,、安寧河等,。支流呈樹枝狀均勻分布于干流兩岸。
雅礱江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型河流,。流域地處川西高原,,地勢北、西,、東三面高,,向南傾斜,河源地區(qū)隔巴顏喀拉山脈與黃河流域為界,,其余周邊夾于金沙江與大渡河流域之間,,呈狹長形,流域面積近128439平方公里(一說13.6萬平方公里),,流域涉及青海,、四川兩省,91.5%的流域面積屬四川省,。
河源至河口天然落差3830米(一說3192米),上游呈高山及高原景觀,河谷多為草原寬谷和少量淺丘峽谷,,徑流補給以冰雪為主,;中下游為高原、高山峽谷河流,,河寬100~150米,,在支流中有寬谷和盆地出現(xiàn)。
雅礱江河口多年平均流量為1560秒立方米(一說1810立方米/秒),。徑流主要是降水融雪,、融冰補給。
雅礱江為中國十二大水電基地之一,,全流域水能理論蘊藏量3840萬千瓦,,占長江流域總量的13.8%,技術可開發(fā)量達3466萬千瓦,。干流規(guī)劃3242萬千瓦,,分21級開發(fā)。沿岸的二灘,、兩河口,、錦屏等水電站
雅礱江干流,以新龍縣樂安鄉(xiāng)以上為上游,;樂安鄉(xiāng)至無量河口為中游,;無量河口以下為下游。
發(fā)源于青海省稱多縣巴顏喀拉山南坡,。上源稱查曲(又稱查拉溝),,南流又轉西南至清水河鎮(zhèn)右納當曲、呷拉溝,,又稱清水河,。以下又稱扎曲(咱曲,故一般稱雅礱江上源為扎曲),。南偏東流過珍秦鎮(zhèn)所在地竹節(jié)寺,,轉東過群則寺(扎那灘)、拉吾灘,,轉東北為四川,、青海二省界河。又東入四川省石渠縣境,,左納洋涌河,。轉東南至呷衣寺(呷衣鄉(xiāng)),左納俄布隆巴溝(牙革用溝),;又右納交決隆巴溝,、赤貢瑪溝,;轉東至格則干馬奪,左納馬木考河(麻摩柯河,,下游稱麻母河),;始稱雅礱江。
過阿干貢瑪,,右納俄涌河,;過格孟鄉(xiāng),右納各龍貢瑪溝,;左納火然柯,。又右納石渠縣城所在的翁曲、覺央溝,,左納扎隴溝,;于新榮鄉(xiāng)右納翁瓊溝,;左納雅切溝、多日阿溝,,南偏東流,,右納能坎爾河(蝦曲),;轉東偏南過約達,右納勞協(xié)曲,、芒曲,、齊霜溝,;折東北,,在長沙干馬鄉(xiāng)前左納各曲,,曲折向東經(jīng)溫波鄉(xiāng),,左納坑得兒河、溫波溝,;東南流,,右納朗馬溝,左納阿瑟兒拉干馬溝,、拉桶溝、那郎溝,,又右納得郎溝,;急轉東行,,至長須貢馬鄉(xiāng)左納俄莫甬河,。東至長須干馬鄉(xiāng),,左納俄木曲,。轉東南,,左納則芝溝,、尼龍松多溝,;東南入德格縣境,。
轉南流,,左納捧唐溝,、木通溝、活柯(俄科溝),、架沙溝;至打滾又轉西南,,在阿須鄉(xiāng)左納亞丁溝,右納吉柯,、蘇柯,;又左納協(xié)貨溝,,右納獨柯溝,;轉南至浪多鄉(xiāng),,右納熱柯(志巴溝)、三岔河,;折而東流,右納勒柯,、生巴溝,;左納仁青里溝,、龍頂柯,、深隆柯,;轉東南,,過溫拖鄉(xiāng),,左納熱河溝,,右納若達溝,;東南過年古鄉(xiāng),,右納門達柯;左納定曲,。過中扎柯鄉(xiāng),左納月拉隆巴溝,,入甘孜縣境,。
東南過扎科鄉(xiāng),,右納俄達柯(哦打溝),;轉南行至青多,右納阿洛曲(玉曲),;又東南左納麥玉曲、協(xié)布溝,,右納達曲,。至仁果鄉(xiāng)所在地仁果寺轉東,左納拉達溝,;東至生康鄉(xiāng),,右納然達柯,;又至南多鄉(xiāng),左納阿日然溝,;又東至呷拉鄉(xiāng),,右納卓達曲;再東至甘孜縣城甘孜鎮(zhèn)南,,左納絨岔溝,。雅礱橋處有甘孜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3311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80立方米/秒(24年),,水位變幅3.7米,,含沙量0.17公斤/立方米,實測1970年7月18日洪峰流量1840立方米/秒,。調(diào)查到1904年7月洪峰流量3530立方米/秒,。過甘孜鎮(zhèn)漸轉東南,左納斯俄溝,、西泥溝,、庭卡溝;出甘孜盆地而入新龍縣境,。南流至沙堆鄉(xiāng)右納沙堆溝,,轉東南過日巴,左納麥曲,,右納阿色曲,。又過大蓋鄉(xiāng),右納切衣柯,。南至樂安鄉(xiāng)(泥多),,以下進入高山峽谷。雅礱江上游段即止于此,。
中游段自樂安鄉(xiāng)南行,,經(jīng)繞魯鄉(xiāng)、色威鄉(xiāng),,左納沙郎登溝,、色威溝、澤西溝,;南至新龍縣城(茹龍鎮(zhèn))東,,左納加拉西隆巴溝。轉西南至俄日,,左納拉希隆巴溝,,至博孜,右納霍曲;轉南右納嘎然西河,。南偏東過博美鄉(xiāng),,左納日里隆巴溝,;東南流右納熱衣曲,,左納洛古溝,、澤柯溝、木拉溝,。東南過麻西,,右納君壩河;過和平鄉(xiāng),,折而向東,,為理塘縣、新龍縣二縣界。轉東南,,右納哈衣溝,;又轉東,左納尤拉西隆巴溝、子拖西溝、玻璃隆巴溝,。轉東南,為雅江縣,、理塘縣二縣界河,。東南過日孜,左納郎村隆巴溝,。又至昔巴絨,,右納嘎洼溝,、額地溝,,曲折東行,入雅江縣境,。
左納斯拉希溝,、尼吉隆巴溝,過普巴絨鄉(xiāng)轉東流,,于兩河口左納大支流鮮水河,。轉南左納慶大河。南至呷拉鄉(xiāng)有一河曲,,左納灣地溝,,此處有雅江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6592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59立方米/秒(34年),,水位變幅8.7米,,含沙量0.25kg/立方米,調(diào)查到1904年7月洪峰流量5840立方米/秒,。過站南至雅江縣城(河口鎮(zhèn))北,,右納相克宗河;過縣城東河口,,左納王呷河,。又南,右納下渡溝,,左納麻子石溝,、熱公溝。南過麻郎錯鄉(xiāng),,右納霍曲,、惡古溝,;又過八衣絨鄉(xiāng),左納魯日溝,。轉西南為康定縣,、雅江縣二縣界河。左納立曲,,又過波斯河鄉(xiāng)(孜河),,左納夾賀溝,以下有一河曲,,折南右納馬巖溝,;過牙衣河鄉(xiāng),右納鄧夏溝,、決尼溝,,南流為木里縣、康定縣二縣界河,。左納熱水溝,;又為木里縣、九龍縣二縣界河,。右納布林永河,、阿姜永河,左納大海子溝(上團溝),;又右納西河溝,、加朗溝,右納孟底溝,、張牙溝,、八窩龍溝。又右納占都溝,、博窩溝,,左納三巖龍溝。又右納單波溝,。南偏東入木里縣境,。
于麥地龍右納八多溝,左納落窩溝,;又右納企衣溝,、麻撒溝,、乍尼溝;左納大碧溝,、纖緯溝,;又右納下田鎮(zhèn)溝,,左納央溝、駱駝溝,、洪水溝,,又右納鴨嘴河。轉東南流,,右納干溝子,,左納茶地溝,又左納矮子溝,;至白碉苗族鄉(xiāng),,此處有白碉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833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876立方米/秒(3年),,水位變幅8.8米,。調(diào)查到1904年7月洪峰流量7610立方米/秒。過站急折而東,,入鹽源縣境,,右納大支流無量河。中游段即止于此,。
下游段在右納無量河(理塘河)后,,急轉北偏東繞錦屏山形成一巨大河曲,是為雅礱江大河灣,,北至洼里,,有洼里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10240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70立方米/秒(22年),,水位變幅12.1米,,含沙量0.4公斤/立方米,調(diào)查到1924年8月洪峰流量9580立方米/秒,。過站又過麥地坪,,為木里與鹽源、冕寧二縣界河,;過健美,,又為九龍縣、冕寧縣二縣界河,。左納子耳河,。北偏東過大河邊鄉(xiāng),左納九龍河,。轉東北行,,左納船板溝、仰天河,;轉東左納三埡溝,;乃入冕寧縣境,。
轉向南偏西,過棉紗鄉(xiāng),,有瀘寧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10827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370立方米/秒(34年),水位變幅12.1米,,含沙量0.43公斤/立方米,。調(diào)查到1863年7月洪峰流量11700立方米/秒。過站轉南右納三岔河,,左納麥地溝(古稱墨地溝),;轉南偏西,過里莊鄉(xiāng),,右納磨房溝,,為西昌市與鹽源縣之界河。以上大河灣河道長152公里,,直線距離僅20公里,,天然水位落差350米。南流右納馬絲螺溝,,急轉東又折南,,左納呷榴溝;曲折南偏東流,,右納黑水河,;左納大橋河;入鹽源縣境,,右納梅子堡河,;于金河鄉(xiāng)折而向東,,為鹽源縣與西昌市,、又為鹽源縣、德昌縣二縣界河,,右納五道河,、樹瓦河,,南流為鹽源、米易縣二縣界河,。于河門口左納響水河,;轉西南右納藤橋河;下為鹽邊縣,、米易縣二縣界河,。南偏西右納相房溝,左納松坪子溝;于毛坪渡右納齲魚河(鐓魚河),;轉南偏東,右納力馬河,、紅果河,;轉東南過長溝,此處有二灘水電站雙曲拱壩壩址,。東南過小得石(米易縣得石鎮(zhèn)西南村寨),,有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11727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60立方米/秒(27年),,水位變幅13.0米,,含沙量0.566kg/立方米。調(diào)查到1863年7月洪峰流量16500立方米/秒,。實測1965年8月10日洪峰流量10600立方米/秒,。過站左納大支流安寧河。轉南偏西入鹽邊縣境,,左岸有成昆鐵路平行行進,,過桐子林車站,右納務本河,。又過鹽邊縣新縣城西,,入攀枝花市境。南流,,至市東區(qū)的銀江鎮(zhèn),,在成昆鐵路的倮果大橋以下匯入金沙江。
雅礱江河長全長1571公里(一說1535公里),,天然落差3830米,,一說3192米(▽4168~▽976)。其中上游扎曲在青海省集水面積4580公里,,河道長199.1公里,,河道平均比降千分之2.57。多年平均流量21.1立方米/秒,。四川省境內(nèi)河長1370公里,,流域面積118321平方公里;上源段青海省境流域面積6528平方公里,。上游段河長594公里,,流經(jīng)青藏高原,切割微弱,,水流散亂,,河谷平緩。其中川境石渠縣呷衣寺至德格縣浪多249公里河段,,行于高原寬谷中,,河寬50~100米,,平均比降1.72‰,落差428米(▽4158~▽3730),;浪多至甘孜縣城178公里河段,,行于高原狹谷中,河寬50~70米,,平均比降1.91‰,,落差340米(▽3730~▽3390)。
中游段河長581公里,,連續(xù)穿行于高山區(qū),,多險灘急流。其中甘孜縣城至雅江縣鮮水河口261公里河段,,行于高山峽谷中,,河寬40~60米,最寬處不過80米,,谷坡陡達40°~60°,,平均比降2.74‰,落差714米(▽3390~▽2627),;鮮水河口至鹽源縣無量河口288公里河段,,仍行于高山峽谷,河寬40~120米,,谷坡40°~70°,,平均比降3.19‰,是全江最陡的一段,,落差1020米(▽2676~▽1656),。
下游段河長360公里,其中無量河口至鹽源縣金河鄉(xiāng)205公里河段,,處于雅礱江大彎的深切峽谷中,,河寬60~150米,谷坡40°~70°,,平均比降2.31‰,,落差474米(▽1656~▽1182);金河至攀枝花市倮果河口155公里河段,,進入低山丘陵區(qū),,河谷開敞,河道平緩,,河寬100~200米,,平均比降1.31‰,落差207米(▽1182~▽976)。
雅礱江流域,,徑流分布與降水分布趨勢一致,。流域內(nèi)年降水量河源區(qū)500~600毫米,中下游區(qū)漸增為900~1300毫米,,中游地區(qū)可達1500~1800毫米,。大致自北向南遞增,且東側多于西側,。徑流深變化在300~1000毫米,下游高于上游,,山區(qū)高于河谷盆地,。因有地下水及融雪補給,水量豐沛穩(wěn)定,。年內(nèi)6~10月為豐水期,,徑流量占全年80%以上。春季最枯,,夏秋集中,,洪水具有峰低量大而歷時長的特點;但下游則有漲落迅猛的情況,。
雅礱江流域屬川西高原氣候區(qū),,降雨量在上游區(qū)為600~800毫米(河源為500~600毫米),中游區(qū)1000~1400毫米,,下游區(qū)900~1300毫米,。雅礱江徑流的一半由降水形成,其余為地下水和融雪(冰)補給,,徑流年際變化不大,,豐沛而穩(wěn)定,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890米/秒,,年徑流量596億立方米,。豐水期(6~10月)徑流量占全年的77%。
雅礱江中下游處于川西和安寧河兩大暴雨區(qū)內(nèi),,為洪水主要來源地區(qū),,其洪水特性是峰高、量小,、歷時短,。主汛期為6~9月,大洪水多發(fā)生于7~8月,,與長江中下游洪水大體同步,。流域上、中游地區(qū)含沙量較少,下游洼里至小得石區(qū)間是雅礱江流域主要產(chǎn)沙區(qū),,多年平均懸移質(zhì)輸沙量4190萬噸,。
據(jù)攀枝花市境內(nèi)的小得石水文站實測,1983年最高水位995.68米,,最低水位982.71米,;最大流量106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5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1562.78立方米/秒(一說1560秒立方米,,一說1810立方米/秒);最大含沙量55.6公斤/立方米,;流速在7.5~0.56米/秒,。
雅礱江有眾多的支流,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290條,,其中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有51條,,大于或接近一萬平方公里的主要支流有鮮水河、理塘河,、安寧河等,。
巴曲,系雅礱江水系,,在竹慶境內(nèi),,流域長86.7公里,多年平均流量為12.03秒立方米,,理論蘊藏量73051.04千瓦,。
玉曲,因流經(jīng)玉隆而得名,,系雅礱江水系,,流經(jīng)窩公、馬尼干戈,、玉隆,、錯阿(上游稱玉曲,下游名阿洛曲),,往東流向甘孜境內(nèi)注入雅礱江,,德格境內(nèi)流域87.2公里,流域面積1876.9平方公里,,理論蘊藏量11萬千瓦,。
霍曲,霍曲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東部,、雅江縣西南,,雅礱江中游支流,。漢意為“大河”。源于理塘縣城北沙魯里山東坡哈加闊,、夏吉隆洼和大森隆洼,。東南流經(jīng)理塘與雅江邊境的大河邊,至雅江縣德差鄉(xiāng),,亦稱德差河,。至多隆村轉東北流在格其卡注入雅礱江。全長127公里,,流域面積3309平方公里,。最大支流古珠溝,長90公里,,源出塔子壩北,,在牙巴村匯入霍曲。河面均寬20米,,年均流量43.7立方米/秒。流經(jīng)西北山原和高山地區(qū),。年冰期90天左右,。上游水緩河寬,兩岸多杉,、麻櫟林與草場,。下游河陡谷狹,水流湍急,,沿岸有溫泉,,落差1930米。水能蘊藏量32萬千瓦,。產(chǎn)甲魚,、無鱗魚等。
九龍河,,九龍河發(fā)源于九龍縣北端與康定縣交界處,,河源海拔高程4360米的瓦灰山南麓,自北向南,,縱貫全境,,流經(jīng)湯古、呷爾,、乃渠,、烏拉溪、煙袋諸鄉(xiāng),,長128公里(一說132公里),,流域面積3116(一說3604)平方公里,。于煙袋鄉(xiāng)吊命繩(地名)注入雅礱江。
力丘河,,又名立曲,,也有地圖標注為呂曲,上游稱立啟河,,長江上游金沙江支流雅礱江的一級支流,。源頭茶埡溝發(fā)源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道孚縣,、康定市交界處大雪山之折多山西南麓道孚縣色卡鄉(xiāng)四水塘溝,,流經(jīng)道孚縣色卡鄉(xiāng),南下進入康定市,,經(jīng)塔公鎮(zhèn),、新都橋、瓦澤鄉(xiāng),、呷巴,、甲根壩、朋布西,、沙德,,在康定市普沙絨鄉(xiāng)境內(nèi)注入雅礱江,全長194公里,,有大小河溝60余條注入,,流域面積5856.2平方公里。
鴨嘴河,,屬雅礱江中游右岸一級支流,,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縣境內(nèi),發(fā)源于木里縣太陽山北麓,,經(jīng)白牧場,,布定溝、納入恰崗溝,、仙里措溝,、魯昌溝(又名鴨嘴溝),并從此始稱鴨嘴河,。鴨嘴河全流域面積556平方公里,,河長53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4.35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23.86萬千瓦,,且主要集中在干流下游約7公里出口河段。采用“一庫一閘三級”的梯級開發(fā)模式,,自上而下分別為布西水電站,、煙崗水電站和跑馬坪水電站,,總裝機26萬千瓦,總投資32.67億元,。
慶大河,,源于道孚縣八美區(qū),從境內(nèi)東北流入木絨鄉(xiāng),,在境內(nèi)流長34.2公里,,落差440米,平均比降13%,,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為267克,。流域面積3309平方公里,在縣境集雨面積850.85平方公里,,河網(wǎng)密度每平方公里0.69,平均降水量為720毫米,,在雅道公路26公里處匯入雅礱江,入口處平均流量每秒71立方米,,最大流量每秒672.4立方米,,最小流量每秒8.7立方米,年徑流量22.39億立方米,。境內(nèi)直線河長29.5公里,,彎曲系數(shù)1.16,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9.2萬千瓦,。沿河兩岸屬高山峽谷區(qū)域,山勢陡峻,,水流湍急,,谷底狹窄,洪積扇少,,缺乏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基本條件,。兩岸居民都住在半山坡的臺階或谷肩的夷平面上。河床孤石多,,放漂木損失大,,電力資源有待開發(fā)。
米西河,,雅江老縣城旁的一條小河,,與雅礱江的交匯口,古稱河口,。源于康定縣的澤如,,流經(jīng)八角樓鄉(xiāng)的扎日、王呷2村,,在迷絨卡與臥龍寺河交匯,,再向西流10公里,,注入雅礱江。河流總長55公里,,境內(nèi)36公里,,境內(nèi)落差1360米,平均比降25%,,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304克,。流域面積(包括臥龍寺河)783.5平方公里,河網(wǎng)密度每平方公里為0.134,,流域內(nèi)多年平均降水量為720毫米,,匯入雅礱江口的平均流量每秒13.9立方米,最大流量每秒48立方米,,枯水最小流量每秒1.7立方米,,年徑流總量4.4億立方米。直線河長31公里,,彎曲系數(shù)1.16,,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5.6萬千瓦。臥龍寺是米西河主要的支流,,發(fā)源于高爾寺山西麓,,由東向西流經(jīng)八角樓鄉(xiāng)的主要村莊。
鮮水河,,為雅礱江左岸支流,,古稱鮮水、州江,,源于青海省達日縣巴顏喀喇山南麓,,北源稱泥曲(泥柯河),流入四川省色達縣境,,在爐霍與南源達曲匯合后稱鮮水河,。再南流經(jīng)道孚縣至雅江縣以北27公里的兩河口處匯入雅礱江。該河長541公里,,落差1340米,,流域面積19338平方公里,河口流量202立方米/秒,,干流水能理論蘊藏量111萬千瓦,。鮮水河在道孚以上流經(jīng)高原,其中爐霍以上河谷寬闊,,階地發(fā)育,;爐霍至道孚段,河流迂回曲折,,多支汊及心灘,,河床寬緩,,階地發(fā)育:道孚以下,河流深切,,岸坡陡峻,,巖崩劇烈,泥石流發(fā)育,。其主要支流有達曲河,、得格河、拉日瑪溝,、甲斯孔溝,,構成不對稱的羽狀水系。在尼曲爐霍上游1公里,、鮮水河道孚上游10公里分別設有朱巴,、道孚水文站。
理塘河,,又名無量河,、勒曲、木里河,。是雅礱江一級支流,,源于甘孜州理塘縣西沙魯里山中段雪山椏口(海拔5838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jīng)小,、大毛埡壩,,過理塘縣以后河道作“S”型彎曲,經(jīng)濯桑至木拉西轉向東南流進入高山峽谷,,經(jīng)木里縣又急轉東南,,抵北緯27050處右岸有臥龍河匯入,河道忽又急轉東北,,于鹽源北部洼里鄉(xiāng)歐家灣以南幾成相反方向注入雅礱江。理塘河在理塘縣境內(nèi)河段稱勒曲,;在木里縣境內(nèi)河段又稱木里河,、小金河。從木里縣唐史鄉(xiāng)流入州境,,流經(jīng)木里縣東子,、7沙灣等13個鄉(xiāng)木里境內(nèi)木里河,臥落河入?yún)R后稱小金河,。州內(nèi)長242.3公里,,水面平均寬66米,流域面積1085萬平方公里,,落差1331米,。主要支流有臥落河,、羊奶河、陳昌溝,、苦巴店溝,、瓦廠河等。理塘河屬高山峽谷型河流,,灘多流急,,河床狹窄,水量較豐且穩(wěn)定,,主要是降水,、少量融雪補給。理塘河出口多年平均流量290秒立方米,,徑流量50.86億立方米,。
永寧河(開基河),發(fā)源于寧蒗縣石佛山北側大巖房,,流徑寧蒗縣的永寧區(qū),,由永寧區(qū)溫泉出境進入四川省鹽源縣后稱大灣河,注入雅礱江,,主河道長42公里,,集水面積729.83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總量為2.92億立方米,。
寧蒗河:在寧蒗縣境內(nèi),,有三個主要源頭,一為拉巴河,,發(fā)源于光馬山東面,,一為拉都河,發(fā)源于藥山東面,,一為樹落河,,發(fā)源于新營盤區(qū)爛泥箐。流徑大興鎮(zhèn),、新營盤自采壩人四川省鹽源縣,、木里等地注入雅礱江,主河道長57公里,,集水面積1499.15平方公里,,年水量約5.7億方。年徑流總量為8.42億立方米,。
安寧河,,漢代稱為孫水,晉代稱白沙江,唐代稱長江水,,其北源稱長河,。因元代有瀘沽治所,故又名瀘沽水,,明代稱寧遠河,,清代始名安寧河,為雅礱江下游段的最大支流,,全長337公里,,干流長303公里,涼山境內(nèi)長222公里,,流域面積9579平方公里,,水面平均寬73米。它源于橫斷山脈小嶺之陽糯雪山與菩薩崗,,上游由苗沖河和北莖河在拖烏大橋匯合后稱安寧河,,流經(jīng)冕寧、西昌,、德昌3縣市及攀枝花市的米易縣,,于米易縣安寧鄉(xiāng)灣灘匯入雅礱江。安寧河流域形如條帶,,冕寧大橋以上為上游,,冕寧到德昌黃水塘附近為中游,黃水塘以下為下游,。安寧河水量豐沛,,徑流主要是降水和地下水補給,時空變化規(guī)律同降水基本一致,,其主要特征是:年際變化不大,,年內(nèi)分配極不均勻,徑流深由北向南遞減,,出界處多年平均流量217秒立方米,,徑流量69.1億立方米。主要支流有18條,,其中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有4條,,即孫水河、海河,、茨達河、錦川河,。小于500平方公里,、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14條。干支流多以直角交匯,,形成典型的羽狀水系,。孫水河匯口以上為上游段,,大橋至安寧橋為峽谷區(qū),安寧橋至瀘沽以寬谷為主間有盆地,;孫水河至錦川河口為中游段,,多為寬谷,谷寬為2~5公里,,以西昌段為最寬,,可達8~12公里,河床有淺灘沙洲,;錦川河口以下為下游段,,河谷寬窄相間,有少數(shù)間盆地,。
三源河(鳡魚河),,在鹽邊縣境內(nèi),由永興河,、惠民河,、新坪河3條河匯集而成,在鹽邊縣城以上5—8公里匯合,,流經(jīng)鹽邊縣城,,在沙壩以下稱魚敢魚河,在贊子巖匯入雅礱江,,三源河段在境內(nèi)長23.8公里,,流域面積367平方公里。
紅果河,,發(fā)源于鹽邊縣光頭山和鹽邊縣云山,,經(jīng)鹽邊縣的石灰窖、紅果,、紅坭,,在大彎子村北0.5公里處匯入雅礱江,全長45公里,,流域面積710平方公里,。
藤橋河,發(fā)源于鹽邊縣柏林山,,是鹽邊縣與鹽源縣的界河,,全長39.6公里,流域面積428平方公里,,在鹽源,、鹽邊、米易交界處的百枝附近匯入雅礱江。
烏木河,,發(fā)源于寧蒗縣東南部戰(zhàn)河,、跑馬坪二區(qū)山嶺中,匯集李子河,、母子河,、魚必河、帕帕河等,,由西北向東流經(jīng)華坪縣境北部地區(qū),,進入四川省鹽邊縣注入雅礱江,境內(nèi)流程56.4公里,,集水面積800平方公里,,最大流量800立方米/秒,最枯流量245立方米/秒,。年產(chǎn)水量7億方,。
拉伯壩河,流徑寧蒗縣東部,,為華坪縣烏木河河源,,由烏木河匯入雅礱江,主河道長25.5公里,,集水面積255.13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1.07億方。
邛海,,位于西昌城東南5公里處,,在素稱“川南勝景”的瀘山腳下,形似蝸牛出殼,。南北最長11.5公里,,東西最寬5.5公里,面積29.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4米,,平均水深14米,蓄水量3.2億立方米,,常年水位海拔1510米,。邛海水源主要是降水和地下水補給,集雨面307平方公里,,水位變幅小,,僅1米左右。邛海,,又名邛水,、邛澤,。四周園林綺麗,景色宜人,。瀘山,古廟錯落有致,,掩映于蒼松,、林海之中,海,、山連為一體,,變相輝映。邛海屬長江流域雅礱江水系,,安寧河支流海河源頭的高原淡水湖泊,。
瀘沽湖,位于四川鹽源縣與云南寧蒗縣交界處,,為川滇共轄,。湖東為鹽源縣左所區(qū),湖西為寧蒗縣永寧區(qū),。該湖俗稱左所海,,古名勒得海、魯枯湖,,湖面海拔2685米,,湖泊最長9.5公里,寬7.5公里,,最大水深70米,,平均水深40米,面積49.5平方公里,,蓄水9.5億平方米,,湖岸線長44公里,湖東有一長形島,,伸入湖中,,名長島,長島南北有6個小島,,當?shù)厝朔Q海堡,,謂之三島停帆,為鹽源縣舊時的八景之一,。出水口在東岸,,每年6~10月份,湖水經(jīng)東側的大草海及蓋祖河排入雅礱江,。出湖流量汛期達3~5立方米/秒,。10月份以后排流量甚小,,每年1~5月湖水基本沒有外泄。該湖是一個產(chǎn)流條件較好,、湖水補給比較充沛,,而水量損耗又相對較小的一個半封閉湖泊。
伍須海,,湖面海拔3760米,,長約1200米,寬為600米,,最深處達33米,。湖水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供給,東南泄入伍須溝,,至九龍縣城西匯至九龍河,。在伍須海的南北聳立著兩座梳子形的山峰,巍峨壯觀,,西方是浪古則雪山,,東南邊至朗加達卡山梁,南距伍須鋪子是各具形態(tài)十二姊妹峰,。美麗的伍須海幽靜而神奇,,完全保持著原始生態(tài)。
雅礱江流域干流開發(fā)總裝機容量約3242萬千瓦,,分21級開發(fā),。其中:上游(兩河口庫尾以上河段):溫波寺(15萬千瓦)、仁青嶺(30萬千瓦),、熱巴(25萬千瓦),、阿達(25萬千瓦)、格尼(20萬千瓦),、通哈(20萬千瓦),、英達(50萬千瓦)、新龍(50萬千瓦),、共科(40萬千瓦),、龔壩溝(50萬千瓦)10級開發(fā),裝機約325萬千瓦,;中游(兩河口至卡拉河段):兩河口(270萬千瓦),、牙根(140萬千瓦)、楞古(270萬千瓦),、孟底溝(184萬千瓦),、楊房溝(150萬千瓦)、卡拉(108萬千瓦)6級開發(fā),,總裝機1447萬千瓦,。其中兩河口水電站為中游控制性“龍頭”水庫,,具有多年調(diào)節(jié)能力。下游(卡拉至江口河段):錦屏一級(360萬千瓦),、錦屏二級(480萬千瓦),、官地(240萬千瓦)、二灘(330萬千瓦,,已建成),、桐子林站(60萬千瓦)5級開發(fā),裝機容量1470萬千瓦,。
雅礱江下游75公里,可通行載重4噸以下木船,,其中江口25公里,,為安寧河與金沙江之間交流要道。1965年4月,,為保證成昆鐵路修建物資運輸,,由金沙江航道處動工對該段航道掏槽撿灘,加以整治,。鹽源縣大金河橋以下至麻瘋院25公里航道,,4噸以下載重木船通航。
雅礱江上游,,曾開展木材水運,。1973年又在州內(nèi)雅礱江水系成立道孚、雅江,、新龍水運處,。歷史上第一次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河流開展木材水運作業(yè)。甘孜州的木材,,除汽車陸運部分外,,主要靠大渡河、雅礱江兩大河流水運,。雅礱江水流較平緩處,,設渡口木船運輸,方便群眾來往,。解放初期,,進藏部隊和物資,經(jīng)道孚,、雅江,、甘孜、德格,、鄧柯和巴塘等縣,,渡河過江主要靠木船擺渡,。隨著公路通車和橋梁架設,方停止船渡,。
流域形狀略呈柳葉狀,,受地貌影響,多羽狀水系分布,。短小支溝眾多,,大支流多與干流平行發(fā)育,且集中于甘孜以下的中下游段,,形成一種特殊的水系結構,。水網(wǎng)密度上游為0.3公里/平方公里,中游為0.2~0.3公里/平方公里,,下游為0.25~0.4公里/平方公里,。
上中游地區(qū)地質(zhì)上屆甘孜阿壩褶皺帶,出露地層以三疊系淺變質(zhì)砂板巖為主,,有少量花崗巖及石灰?guī)r分布,。下游地區(qū)屬雅礱江斷裂帶,出露地層主要為古生代碳酸鹽巖類,、淺變質(zhì)巖類以及玄武巖,、砂頁巖、礫巖等,。流域內(nèi)有兩個強震區(qū),,一在上游甘孜、新龍,、爐霍,、道孚一帶;一在下游安寧河谷,。山區(qū)多山地災害,。1967年6月8日雅江縣孜河區(qū)河道右岸山體發(fā)生大規(guī)模滑坡,,土石堵塞河道,,形成170米高的天然壩,壅水9日后潰決,,使下游直至河口發(fā)生非常洪水,。
流域內(nèi)植被良好,森林茂密,,覆蓋率約20%,,河流含沙量小。年輸沙量0.38億噸,,僅占長江湖北宜昌站的3.4%,。木材,、水能、礦產(chǎn)資源豐富,。木材蓄積量在2億立方米以上,。礦藏以鐵礦為最重要,攀枝花釩鈦磁鐵礦保有儲量70億噸,,居全國第二,。水能資源在長江各大支流中僅次于大渡河,可開發(fā)資源2494萬千瓦,,則居長江各大支流之首,。
干流灘多水急,不具航運之利,。河流水質(zhì)優(yōu)良,,水產(chǎn)資源豐富。上游段的重唇魚,、細鱗魚、黃魚皆甚著名,。域內(nèi)各縣中藥材資源亦豐,,尤以貝母、知母,、蟲草,、杜仲、黃芪,、熊膽,、麝香等為最著。石渠產(chǎn)野生白菌及“人參果”,;新龍等地又產(chǎn)木耳,、蘑菇、核桃等,;鹽源的金冠蘋果及白瓜子,,鹽邊的香石榴,久有盛名,。沿江各地還產(chǎn)有牦牛,、麂、獐,、野驢,、盤羊等畜,德昌水牛則最為馳譽,。
沿江一帶旅游資源潛力較大,,民族風情最具特色,。農(nóng)歷七月底八月初,石渠有藏族賽馬節(jié),,會期中搭建帳棚,,盛裝麗服的馭手與觀眾群聚草場,觀賞駿馬的驃壯,,奪標者還有大獎,。八月初一為藏族迎秋節(jié),藏胞身穿新裝前來“耍壩子”,,熱鬧非凡,。十月二十四日為喇嘛廟燃燈節(jié),形成廟會,,盛況空前,。具有旅游盛名的景區(qū),各處皆有分布,,如石渠西區(qū)的色須貢巴喇嘛廟,;德格三岔河溫泉和竹慶寺;新龍日巴的卡清袼日山,、博美的相底斯郎山,、和平的拉扎呷山洞、通霄河上的嘎然山,;九龍的九龍河上伍須誨子,、吉日寺、野人廟,;木里的大寺,;鹽邊鰓魚河上的青山瀑布、仙人洞,、雙獅洞,、青龍洞、觀音洞,、鹿游箐等,,美不勝收。攀枝花西部大黑山原始森林區(qū),,不僅風光秀美,,而且動植物資源豐富。此外,,還有不少人文景觀,。鹽邊島魚河口處有大笮古城址;冕寧彝海子則是1935年紅軍長征時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古基(小葉丹)支結盟之地,具有歷史意義,。
雅礱江流域涉及三個地質(zhì)構造單元,,上中游廣大地區(qū)屬甘孜阿壩褶皺帶,分布巨厚的中上三疊系淺變質(zhì)巖系,,砂巖,,板巖構成北西—南東向緊密褶皺,褶皺軸部及斷層帶中有少量二疊系灰?guī)r分布,,并有零星燕山期花崗巖出露,。1967年6月8日,雅礱江右岸唐古棟地方,,在三迭系西康群灰黑色泥質(zhì)板巖與中厚層沙層“發(fā)生了切層大滑坡,,滑動高差達1000米,面積竟有1.7平方公里,,整個滑體約0.68億立方米,。因滑床很陡,僅5分鐘大部分滑體潛入雅礱江,,堆成一道天然壩,,左岸達355米高,右岸175米高,,使江水壅塞9天,。當天然壩承受不住壅水的沖擊而潰決時,高達40米的浪頭狂涌而下,,好在預報及時,,加之沿江人煙稀少,,未造成大的傷亡事故,、下流干流及以西地區(qū)、屬雅礱江折斷帶,,為一系列北東向斷層分割的斷塊,。出露下古生界至上古生界碳酸鹽巖類、淺變質(zhì)巖及玄武巖等,。下游東部安寧河地區(qū),,屬康滇臺背斜段的一部,主要由前震旦紀花崗片府巖及變質(zhì)巖類構成背斜基廊,,基本構造線為南北向,,周圍有部分志留泥盆紀砂板巖、石灰?guī)r及侏羅系砂質(zhì)巖,。
雅礱江流域的氣候,,主要受高空西風大氣環(huán)流及西南季風的影響,又因地形高差與南北緯度變化大,形成平面變化和垂直變化都大的特點,,造成流域內(nèi)十分復雜的氣候條件,,北部高原為干冷的大陸性氣候,寒冷干燥,,云霧少,,日照強,冬天漫長,,四季不明顯,,干濕兩季分明,大部分地區(qū)全年均可降雪,,年平均氣溫0℃左右,,極端氣溫-35℃以下;流域中部和南部為干濕分明的亞熱帶氣候,,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同一地區(qū)山上陰濕多雨而氣溫低,河谷晴干少雨而氣溫高,,氣溫則隨高度遞減,。可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雅礱江的流域內(nèi),共有人口二百多萬,。耕地面積約290萬畝,,牧地6492萬畝,宜農(nóng)荒地1000萬畝,,宜牧草場9000萬畝,。流域內(nèi)由于地理環(huán)境差異,上中游與下游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差別較大,。上中游地區(qū)人少地廣,,是四川畜牧業(yè)基地之一。下游地區(qū),,人口集中,,工農(nóng)業(yè)較為發(fā)達。近十幾年來,,鋼鐵,、國防、交通等發(fā)展迅速,,是我國大三線建設的重點區(qū),。這條大江沿線風光絢麗多彩,名城不少。涼山彝族自治州是雅礱江下流流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截至2008年,,建成了中小型水庫291座,引水渠堰7322條,,山平塘3247口,。石河堰103道,農(nóng)田灌溉面積達165.7萬畝,。水利工程的興建促進了農(nóng)業(yè)的大發(fā)展,,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達9億多噸,糧食總產(chǎn)量達99萬多噸,。農(nóng)民人平純收入近300元,。特別是新建的地方小水電站,給涼山人民帶來幸福和光明,,到1988年底,,全州小水電站達1017處,總裝機容量10.7萬千瓦,。并已形成以西昌為中心的一市五縣地方電網(wǎng),。小水電的發(fā)展,給涼山地方工業(yè)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提供了能源,,促進了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形成冶金、機械,、煤炭,、化工、建材,、皮革,、造紙等為主體的工業(yè)體系。小水電還使全州農(nóng)村81%的鄉(xiāng),,58.2%的村和55.4%的戶用上了電,,推進了山區(qū)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四川林區(qū)的重點在金沙江,、雅礱江和大渡河流域。三江流域育林地6914萬畝,,約占全省森林面積的68%,,而雅礱江流域的森林資源是三江流域的首富,森林面積達2893.5萬畝,,約占三江流域森林面積的42%,。森林蓄積量31356萬立方米,占40%還多。雅礱江流域原始森林比重大,,樹種優(yōu)良,,種源豐富。主要有云杉,、冷杉,、樺山杉、鐵杉,、油松,、馬尾松、高山樺,、白樺等,,特別是云杉和冷杉,樹干挺拔筆直,,一般高達50余米,,胸徑多在70~80厘米,它們有木質(zhì)輕,,紋理強,,耐磨力強等優(yōu)點,不僅是建筑,、橋梁,、船舶和車輛的用材,而且還是飛機,、樂器,,膠臺板和制造紙張的特殊用材。
在雅礱江流域茫茫林海中,,生活著許多珍貴動物,,如大熊貓、小熊貓,、白唇鹿,、猞猁、牛羚,、丹頂鶴等,。林海中兼有大量的藥用植物,著名的有蟲草,、雪蓮花,、貝母、當歸,、大黃,、黃連,、姜活等,是川西藥用植物的寶庫,。名貴的鹿茸,,麝香、熊膽,、豹骨等,,也有豐富來源。此外,,雅礱江流域還盛產(chǎn)許多林產(chǎn)品,,如核桃、花椒,、蘋果,、梨、柑桔,、生漆,、板栗等。
雅礱江流域的礦產(chǎn)資源,,在國內(nèi)占有重要地位,。有釩鈦磁鐵礦、富鐵礦,、鉛,、錫、鎳等有色和黑色金屬,;還有金,、銀、鉑等貴重金屬和鋰,、鈹,、鈮、鋇,、鈾等稀有金屬,。煤、水晶,、大理石等礦藏,,也有大量貯存。
雅礱江流域儲量最多的是鐵礦,,僅從攀枝花到西昌,,就有釩鈦磁鐵大礦床6處,,礦藏規(guī)模巨大,,礦體有的厚達200米以上,,延深達數(shù)百米到千余米。而且礦區(qū)多分布在成昆線上,,交通方便,,均可大規(guī)模露采。鹽源礦山梁子鐵礦,,是我省三大富鐵礦區(qū)之一,,道孚、理塘,,新龍,、冕寧、木里等地,,是省內(nèi)砂金,、巖金的產(chǎn)地,石渠,、冕寧,、九龍等地還蘊藏著豐富的銅、鋰,、稀土,、煤等礦藏。這些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將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起重大的促進作用。
雅礱江省級河長:羅強,、鄭備(負責雅礱江干流,;省級河長聯(lián)絡員單位:省發(fā)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