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概述
2001年6月,,國務(wù)院公布水西雙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文物部門正對雙塔進行全面維修,,不久雙塔將盡顯昔日風采,。
大觀塔
結(jié)構(gòu)
大觀塔共七層八面,底層直徑11米,、壁厚3.1米,,每面均有磚圈拱門,層層用疊澀法砌出短檐,,檐下有仿木結(jié)構(gòu)的凸出斗拱,,每層出檐雙層,,磚塊錯落有致,形成工整的圖案,,層與層之間的轉(zhuǎn)角處用半圓形磚砌成半圓柱,整個塔體顯得凝重,、壯麗,。塔內(nèi)原有樓梯和樓板,今已無存,,何時被毀,,尚無確切考證。傳說太平軍占領(lǐng)涇縣后,,當?shù)氐呢斨?、官僚為逃避太平軍,躲進塔內(nèi),,抽去底層樓梯,,太平軍無法登臨,便在塔內(nèi)堆集柴草,,一把火從塔底燒到塔頂,,塔剎也在此劫難中被毀,,事后當?shù)氐暮蜕性谇謇硭?nèi)廢墟時,,找到107個頭顱,,現(xiàn)在,塔的內(nèi)壁仍然殘留著被火燒過的焦木痕跡,。
特色
有趣的是,該塔不見塔剎,,但并不影響塔的美觀,,相反,,在塔頂四周長滿了各種樹木,、雜草,,有的樹木有小水桶粗細,郁郁蔥蔥,非常茂盛,加上塔體四周又有古藤纏繞,更給古塔增添了古樸之感,,這些樹木雜草,,植根于高達20米的塔頂,歷經(jīng)幾百年風風雨雨而不枯死,隨著歲月的流逝,越發(fā)長得蔥郁茂盛,可謂是古塔林中一個奇觀了,。
造型
大觀塔造型尤為獨特,,實為江南罕見,,塔體厚重,八面八角,,上下七層卻看不出收分,,近似圓柱體。此塔內(nèi)外壁鑲嵌大小石刻36方,,其中在六層內(nèi)壁處有一方碑文記載:“……寶勝禪院建造釋迦舍利塔一座十三層,,為諸眾生作歸依處……政和六年(1116)三月望日”。從這段碑文中可以看出,,古塔原先計劃建造13層,,由于北宋末期戰(zhàn)爭頻繁,,財力有限,以致造到第七層再也沒有力量繼續(xù)建造了,,所以留下了上下一樣粗細的下半截寶塔,,從對塔頂?shù)目疾烨闆r來看,這種原因更加明顯,,塔頂是磚砌穹隆式用疊澀法草草收頂,,做工極其草率,前面提到的塔剎被太平軍所毀,,尚不確切,。清嘉慶《涇縣志》的水西風光圖上所繪的大觀塔,就沒有塔剎,,只是在塔頂畫上一蓬樹枝丫,,所以有人推測,該塔在它誕生時可能就沒有古剎,也許是當時建造者以便留給后人繼續(xù)建造的緣故。
記載
大觀塔又稱崇寧塔,。清《涇縣志》記載:“寶勝禪寺前塔為崇寧塔,大觀時建,,意其肇始于崇寧而成于大觀故也?!逼鋵嵾@兩座塔并不是成于大觀,,而是成于政和與重和之間,但它在崇寧就開始醞釀,、籌備,,終于在大觀二年開始動工,政和六年才建造到第六層,,歷經(jīng)3個朝代,,十幾年時間,中途又不乏停停建建,,可見建造這座寶塔是極其艱難的,。到了南宋,國力更加衰弱,社會經(jīng)濟更加蕭條,,當?shù)厝藷o力繼續(xù)完成這座塔惻果繼續(xù)建造上半截寶塔其工程量大大超過下半截寶塔的工程量),,甚至塔剎也沒有安裝,但是出于對佛教的虔誠與信仰,,加上寺廟建筑布局的需要,,當?shù)厝酥缓昧苛Χ校ㄔ炝俗筮叺囊蛔》剿?。當然,,這里也不排斥另一種可能就是這座小方塔的建造者是佛教中的另一支組織。原來這里有一座寺廟稱崇慶寺,,小方塔就在該寺后,。古時涇縣寺廟眾多,大多數(shù)廟有寶塔,,根據(jù)有寺就有塔的習俗,,所以崇慶寺建造了小方塔。盡管小方塔不論其體積,、規(guī)模,。造價,還是建造技術(shù)都比大觀塔簡單得多,,但是它所反映的佛教思想?yún)s是一致的,。此塔為正方形,底層外邊長3.5米(僅比大觀塔的壁厚略寬一點),,第一層南北兩面塔壁嵌有石刻佛像,佛像背面為浮雕佛光,,塔上有十數(shù)方義輸碑和佛經(jīng)石刻,。
小方塔
但是,事隔50多年(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后,,當?shù)厝藚s在該塔左邊約400米處的山坡上又建造了另一座小方塔,。
古代傳說
原來這里是一座快要成精的蜈蚣山,蜈蚣成精后,,涇縣就要出現(xiàn)三斗五升芝麻官,,也就是每一個涇縣人都能做官,當時的知縣是外鄉(xiāng)人,,出于妒忌等原因,,害怕蜈蚣成精,便請來外地巫師破法,,在蜈蚣山的頭部建造一座大寶塔,,尾部建造一座小寶塔,將蜈蚣精定死,以致后來涇縣人出來為官者寥寥無幾,。顯然,,這是當?shù)厝司幵斐鰜淼纳裨捁适隆5?,這兩座寶塔的建造與當時佛教流行有密切的關(guān)系,。早在北魏永平元年(508),這里就建了一椽大廟,,稱凌巖寺,,唐代上元元年(674)又復(fù)修,稱天宮水西寺,,唐代高僧黃蘗禪師曾在此住持,,可謂香火盛極,成為江南負有盛名的佛教圣地,,這里的寶勝大殿也就成為佛教的主要活動場所,。宋代的這兩座寶塔就建在寶勝禪寺左右兩側(cè),目的顯而易見是為“諸眾生作歸依處”,。這兩座塔的義輸碑文詳細記載了當時善男信女們捐財祈福的情況,。
相互襯托
與太觀塔遙相對應(yīng)的小方塔建于南宋紹興年間,故又稱紹興塔,,七層四面,,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當初營建大觀塔一層一面耗資125貫,,小方塔一層一面30貫,,這也與當時社會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有關(guān)。但古代工匠卻巧運匠心,,將大觀塔建造的宏偉壯麗,,小方塔卻顯得小巧玲瓏,讓人不得不發(fā)自內(nèi)心地贊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大觀塔和小方塔一起,,均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西雙塔旁還建有寶勝禪寺,,相傳唐代高僧結(jié)廬其下,,原名為五松院。宋代重建,,元改為寶勝禪寺,,清乾隆年間又增修正殿、藏經(jīng)閣,、齋堂,,現(xiàn)為安徽省重點保護佛教寺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