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沿革
曹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屬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光緒年間曾擴建修繕。該祠原坐落在陵陽鄉(xiāng)濟陽村月塘隊,,1995年青陽縣將曹氏祠遷至今址,,經維修后辟為“青陽縣博物館”。
該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的漢族祠堂建筑,,屬于漢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光緒年間曾擴建修繕。整個祠堂由門樓,、曲廊,、享堂和寢樓組成。面闊22.6米,,長65.5米,,為五開間的磚木結構。門樓部分建筑面積141平方米,,空間結構布局合理,,別具一格。享堂和寢樓部分建筑面積1237.4平方米,,中間設有天井,,兩側設有廡廊,屋面下部為抬梁式結構,,上部大部分是穿枋式結構,。整個建筑制作工藝精湛,渾為一體,,具有較高的建筑藝術價值,。
該祠原坐落在陵陽鄉(xiāng)濟陽村月塘隊,1995年青陽縣將祠遷至今址,,經維修后辟為“青陽縣博物館”,。
文物遺存
整個祠堂由門樓、曲廊,、享堂和寢樓組成,。面闊22.6米,長65.5米,,為五開間的磚木結構,。門樓部分建筑面積141平方米,空間結構布局合理,,別具一格,。享堂和寢樓部分建筑面積1 237.4平方米,中間設有天井,,兩側設有廡廊,,屋面下部為抬梁式結構,上部大部分是穿枋式結構,。
文物價值
1998年5月4日公布曹氏宗祠是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中,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43處(與現(xiàn)有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項目合并47處),,其中青陽縣曹氏宗祠等文物赫然在列,,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