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介紹
郭沫若(1892-1978),,四川樂山人。作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和社會活動家,。
故居簡介
故居為大型四合院,大門內(nèi)有一座樹木點綴的土丘,,二門內(nèi)的5間北房為其工作室和會客廳,,東耳房是臥室,東西廂房各3間,。四周回廊環(huán)抱,,有封閉式走廊通往后院。另外還有一東跨院,,故居里保存了郭沫若的大量手稿,、圖書等珍貴文物資料。院內(nèi)有郭沫若夫婦親手栽種的銀杏和牡丹,,其中“媽媽樹”最具特色,。
步入庭院,草坪上是一座郭沫若先生全身銅像,,神情怡然,,似在小憩,又似沉思,。穿過垂花門,,是由東西廂房和兩排正房組成的二進四合院,回廊,、暖廊將其連為一體,,迎面五間正房是郭先生的臥室,、寫字間和客廳,均按原狀陳設展覽,。
個人成就
郭沫若先生自“五四”運動以來,,一直活躍在我國文化科學戰(zhàn)線上,他不僅在文學,、藝術、史學,、古文字學方面成就非凡,,而且還是一位富有感召力的社會活動家。生平展正是按照這一主線,,通過郭老的手稿,、著作、歷史圖片與其它展品,,介紹了他在不同歷史時期在詩歌,、戲劇、文藝理論,、古文字與古代社會研究以及書法藝術等不同領域中的成就,,介紹了他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個階段中的歷史功績,以及新中國成立后在科學文化教育戰(zhàn)線及國際交往,、和平運動等方面的不朽貢獻,。為使觀眾能對郭老有更深刻的了解,專題陳列室還將郭老在各個學術領域或不同歷史時期的成就進行專題介紹,。
交通信息
乘111,、107、118路電車,,或13,、701路公交車至北海北門站下車即到,也可乘坐地鐵六號線在北海北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