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學(xué)名:Gorilla):是靈長目人科人亞科大猩猩屬類人猿的總稱,。分兩個物種——“東非大猩猩”和“西非大猩猩”,。是現(xiàn)存所有靈長類中體型最大的種,四足狀態(tài)肩高0.85米左右,,站立時高1.6-1.8米,。直立的大猩猩可達(dá)1.75米高,因為大猩猩的膝蓋無法真正伸直,,所以其實際身長比這個高度還要長一些,。雄性比雌性體大。體重一般雌性為60-100千克,,雄性130-180千克,。大猩猩的體型雄壯,面部和耳上無毛,,眼上的額頭往往很高,。下顎骨比顴骨突出。上肢比下肢長,,兩臂左右平伸可達(dá)2-2.25米,。人工園養(yǎng)的大猩猩體型最大的為230千克,直立身高接近2米,。大猩猩食素,,草食性,主要以生果,、樹葉及樹枝為食物,。出沒于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干達(dá)西南及盧旺達(dá)的低地及山地雨林,,并亞山區(qū)森林,,在盧阿拉巴河、愛德華湖及坦噶尼喀湖之內(nèi),。生存于非洲大陸赤道附近叢林中,。
東非大猩猩體型較大,雄性身高可達(dá)1.7米,、雌性身高1.5米,、雄性體重160千克,、雌性體重90公斤。不具臀胼胝,,前肢長可過膝,,而于臉部少毛。雄性比雌性大,,站立時雙臂下垂可達(dá)腳踝部,;臂和手粗壯有力,腿短,,且不如臂粗壯,。喜歡生活在密林當(dāng)中,以小家庭為社會單位,,數(shù)量可以多達(dá)40頭,。一個族群是由一個雄性領(lǐng)袖所帶領(lǐng),成員包括有幾頭雌性及子女,。并非疆界性的,,族群生活的范圍可以與其他族群重疊。草食性,,主要以生果,、樹葉及樹枝為食物。大部份時間都是在尋求食物及休息,。平時性溫馴,,發(fā)怒時很可怕。雨天使用大樹葉遮蓋身體,。
西非大猩猩有兩個亞種,,體型較大,雄性高180厘米,、雌性高150厘米,、雄性體重140千克、雌性體重70公斤,。不具臀胼胝,,前肢長可過膝,,而于臉部少毛,。雄性比雌性大,站立時雙臂下垂可達(dá)腳踝部,;臂和手粗壯有力,,腿短,且不如臂粗壯,;拇指(趾)多能與它指(趾)相對,,適于樹棲攀爬和握物,。鎖骨發(fā)達(dá),手掌(及蹠部)裸露,,并具有兩行皮墊,,有利于攀緣。指(趾)端除少數(shù)種類具爪外,,多具指甲,。眼眶周緣具骨,兩眼前視,,視覺發(fā)達(dá),,嗅覺退化。白天活動,,吃無花果,、紅毛丹、芒果,、蜂蜜,、鳥蛋、幼鳥,、甲殼類,、鮮菜以及植物嫩芽。棲息于熱帶雨林,,在距地面8~12米的樹杈上用樹枝架窩,,上面覆以樹葉,夜晚睡在樹上,。平時性溫馴,,發(fā)怒時很可怕。雨天使用大樹葉遮蓋身體,。
大猩猩是白日活動的森林動物,。低地大猩猩喜歡熱帶雨林,而山地大猩猩則更喜歡山林,。
大猩猩有東西兩大棲息地域,、西非的棲息地位于剛果、加蓬,、喀麥隆,、中非共和國、赤道幾內(nèi)亞,、尼日利亞,,通稱西非大猩猩。東非棲息地位于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烏干達(dá),、盧旺達(dá),,通稱為東非大猩猩。西非大猩猩主要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低地的熱帶雨林中,。東非大猩猩主要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干達(dá)和盧旺達(dá)交界的維龍加山脈和布恩迪山脈中。
大猩猩體型比黑猩猩,、猩猩都要大得多,,是最大的類人猿,也是最大的靈長類動物,。它的身體極為粗壯,、剽悍和魯莽,身高與人類相差不多,,但體重則要大得多,,雄獸體長為140-200厘米,體重110-250千克,,最大的達(dá)350千克,;雌獸體長140-155厘米,體重為80-150千克,。一般全身被黑色長毛,,但面部、耳朵,、手足等均無毛,,也沒有須毛,顏面皮膚皺褶很多,。頭大,,額低,頭頂部有發(fā)達(dá)的矢狀脊,,雄獸還有較厚的冠墊,,所以顯得高大隆起如塔,眉脊高聳,。雙眼深深凹陷,,距離較寬,眼膜為褐色,。鼻梁塌陷,,鼻孔特大而且具有光澤,有隆起的褶狀鼻翼,。耳朵很小,。吻部突出,,嘴巴很大,,犬齒發(fā)達(dá),,如同老虎的獠牙一般。齒式與人類同,。肩膀又寬又圓,,脖子、四肢都異常粗壯,,前肢長于后肢,,垂立時過膝,兩臂伸開時可達(dá)272厘米,。手掌寬闊,,拇指短粗,足為跖行性,,大趾粗厚,,較大程度地外展。沒有尾巴,,也沒有胼胝和頰囊,。
體毛粗硬、灰黑色,,毛基黑褐色,,老年雄性的背部變?yōu)殂y灰色,胸部無毛,。成年雄性的腰背部有灰白色毛區(qū),。大猩猩的毛色大多是黑色的。年長(一般12歲以上)的雄性大猩猩的背毛色變成銀灰色,,因此它們也被稱為“銀背”,,銀背的犬齒尤其突出。山地大猩猩的毛尤其長,,并有絲綢光澤,。大猩猩的ABO血型以B型為主、有少量A型,。大猩猩跟人一樣,,也有不同的指紋。
大猩猩過著一夫多妻的家族式群居生活,,群體成員組成較為穩(wěn)定,,每群從3-5只到20-30只不等,由年齡較大,,身強(qiáng)體壯,,富有經(jīng)驗的“銀背”擔(dān)當(dāng)首領(lǐng),當(dāng)?shù)氐耐林朔Q之為“老頭兒”,,群體中的其他成員為幾只成年雌獸,、若干亞成獸和幼獸,,具有較為嚴(yán)格的社群制度。首領(lǐng)顯然位居第一等級,,領(lǐng)頭的雄獸有解決群內(nèi)沖突,、決定群的行止和行動方向、保障群的安全等的任務(wù),。由它決定群體的遷移,、覓食、玩耍,、睡覺等活動的時間與地點(diǎn),,其他成員都對首領(lǐng)畢恭畢敬。在與其他動物或同類爭斗時,,其他成員也理所當(dāng)然地聽從它的指揮,。不過,遇到危險的時候,,首領(lǐng)常常叫其他成員隱藏起來,,由自己單獨(dú)去迎擊來犯者。
每當(dāng)群體行動時,,首領(lǐng)總是走在前面帶路,,其他成員排成縱隊,有次序地前行,。如果首領(lǐng)不幸死亡,,整個群體將為它持續(xù)悲哀幾個月之久。第二等級是生了幼仔的雌獸,,幼仔的年齡越小,,生育它的雌獸的地位就越高,第三等級是不滿10歲的年輕雄獸,,第四等級則是尚未成年,,但已離開雌獸獨(dú)立行動的幼仔。群體中的成員都有較強(qiáng)的等級心理,,自覺地按照等級次序行動,,比如在下大雨的時候,一只等級較低的成員尋找到一處干燥的地方剛剛坐下,,這時來了一只等級較高的成員,,它就會立即站起來,毫不猶豫地將位置讓出,,如果恰好首領(lǐng)也來到這里,,這只等級較高的成員又會馬上將位置讓給首領(lǐng)。不過,年輕的雄獸長大以后,,就會被驅(qū)逐出群體中,,去尋找配偶,年輕雌獸長大以后,,也可能脫離它的出生群體,,另找雄獸組建新的群體,。也有的雄獸將老的首領(lǐng)打敗,,成為新的首領(lǐng),不過這個過程要比其他靈長類動物所花的時間要長得多,。被趕出群體中的首領(lǐng)往往變成孤獨(dú)的流浪者,,由于年老體弱,性格也變的十分暴躁,。
大猩猩是晝行性動物,,從每天天亮就開始進(jìn)食,然后休息到下午,,再進(jìn)行活動和覓食,,一直到傍晚。大猩猩雖然是林棲動物,,但在樹上活動的時間卻有限,。它能在地上直立行走,但平時仍以用四肢行走為主,。上樹的時候主要靠手攀緣而上,,腳則缺乏足夠的抓握能力。當(dāng)它從樹上下來時,,首先是腳下降,,緊接著是手臂下落,徐徐滑下,,用腳在樹干上制動,。
雄獸由于身體十分龐大,很少有如此堅固的樹能夠支持它的體重,,因此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地面上活動,,極少上樹,大多以不需要攀緣樹木就能取得的蕁麻,、砧草,、爬山虎、野芹菜,、大象草的嫩苗等為食,,折斷直徑10厘米粗的竹子就像折斷小樹枝一樣,然后用牙和手撕咬其中鮮嫩的部分。雌獸在樹上活動也很不靈活,,比其他猴類,、長臂猿或猩猩相差甚遠(yuǎn)。到了晚上,,雌獸便和幼仔在離地面3-6米的樹上,,用樹的枝條搭一個平臺狀的窩巢睡覺。成年雄獸則在樹下靠樹而眠,,或在草及灌木等植物上筑一個簡單的,、略呈圓形的窩巢睡眠,這一方面是因為它的身體粗重,,上樹不方便,,另一方面還要擔(dān)當(dāng)為群體警衛(wèi)的任務(wù)。
每一個群體都以一塊樹林為領(lǐng)地,,活動范圍大約為26-39平方公里,,即使受到威脅時,也很少離開,。如果有其他群體的成員或別的動物侵入,,這一領(lǐng)地的占有者就會大聲吼叫,蹦跳不停,,并且把樹枝折下來叼在嘴里,,用手把樹葉捋下來,撒得遍地都是,,還用雙手卷成碗狀,,拍打胸部,發(fā)出一種響亮的聲音,,虛張聲勢地警告入侵者,,以使其趕快離開。大猩猩由于相貌兇惡,,身體也非常強(qiáng)壯,,所以在森林中幾乎沒有天敵,連獅子和兇猛的豹子也對它退避三舍,。它也從不主動襲擊人類,,至今未有咬死人的記錄,在反抗人類進(jìn)犯的時候,,也只是將人趕跑,,追擊到半途而已。雌獸的反抗能力更差,,對人類的攻擊只是抱頭伏地,,很少反抗,。
山地大猩猩主要棲息在地面上,而低地大猩猩則主要生活在樹上,,即使很重的雄獸也往往爬在20米高的樹上尋找食物,。大猩猩前肢握拳支撐身體行進(jìn),這一行走方式被稱為拳步,,這樣行走時它們四肢著地,,前肢支持在指頭的中節(jié)上。晚上睡覺時它們用樹葉做窩,,每天晚上它們做新的窩,,一般筑窩的過程不超過五分鐘。
大猩猩大部分時間都在非洲森林的家園里閑逛,、嚼枝葉或睡覺,。它們雖常常用雙足站立,,但行走時仍是四肢著地,。大猩猩雖然體大,但只有受到攻擊或圍困時,,才會捶胸咆哮,,變成憤怒的反抗者,其實這是它們的自衛(wèi)行為,。
大猩猩有不同的叫聲,。它們使用這些不同的叫聲來確定自己群內(nèi)的成員和其它的群的位置,以及來作為威脅的聲音,。著名的有敲擊胸脯,。不光年長的雄獸敲擊胸部,所有的大猩猩都會敲擊胸部,。估計這個行為被用來表示自己的位置或者用來歡迎對方,。
大猩猩能發(fā)出22種明顯不同的聲音,而在日常生活中也??陕牭?種,。這些聲音都有含意。例如:不滿意時發(fā)出喃喃抱怨和哼哼訴苦聲,,當(dāng)小猩猩掉隊時發(fā)出尖顫聲等等,。最有趣的是大猩猩的著名“擊胸”現(xiàn)象。大雄猩猩的“擊胸”過程是由九個截然可分的動作和一連串的號唬喊聲組成,,顯然這是起著模仿與通訊的作用,。
主要以200多種植物的嫩葉、樹皮,、果實,、竹筍等為食,,其中樹葉達(dá)食量的80%,有時也偷吃果園里的甘蔗和香蕉,,除了偶爾吃鳥卵和蠐螬外,,從來不吃動物性的食物。它的食量很大,,一只成年雄獸一天能吃掉25-30千克重的食物,,每天進(jìn)食的時間在6個小時以上,并且?guī)缀醪缓人?,因為從植物性食物得到的水分基本上能滿足生理上的需要,。由于大猩猩的主要食物是葉子,因此它們尋找食物的途徑相當(dāng)短,。原因是第一當(dāng)?shù)厝~子非常多,,第二葉子的營養(yǎng)量比較低,因此它們不得不經(jīng)常休息,。
大猩猩與黑猩猩一樣使用帶刺的,、含鞣酸的葉子來消滅腸胃中的寄生蟲。它們不咀嚼地吃這些葉子,。這些葉子可以將腸中的蟲帶出,。它們是相當(dāng)溫和、善良,、安靜的素食主義者,。
大猩猩沒有固定的發(fā)情季節(jié),也沒有性皮膚腫脹的現(xiàn)象,,雄獸隨時可以交配,,雌獸則通常終身跟隨一個雄獸。雌獸的月經(jīng)周期,、妊娠期都與人類相近,,懷孕期約為258天,每胎產(chǎn)1仔,,哺乳期為2年,。幼仔出生時的體重為2-2.5千克,生長十分迅速,,2個半月就能以植物為食了,。雌獸產(chǎn)仔后要禁欲2-4年,在此期間集中精力照顧幼仔,,早期將其抱在懷中,,后期則讓它騎在背上,每夜都睡在一起,,彼此眷戀性很強(qiáng),,一直到幼仔能夠獨(dú)立生活時為止,。因此,有的雄獸為了與雌獸交配,,就設(shè)法把幼仔殺死,,以加快雌獸性欲的恢復(fù),據(jù)說有的群體中平均有三分之一的幼仔是死于這種殘忍的殺嬰行為的,。
幼獸一般跟隨母親三至四年,,在這段時間里群里的領(lǐng)頭雄獸也會照顧幼獸,但是它們不會去抱幼獸,。雌獸一般在10至12年后性成熟(關(guān)養(yǎng)的雌獸早一些),,雄性一般在11至13歲性成熟。一般大猩猩可以活30至50年,。至今為止的紀(jì)錄是費(fèi)城動物園中的一頭大猩猩,,它活了54歲。野生下的平均壽命約35歲,,人工飼養(yǎng)可達(dá)40-50歲,。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極危(CR)——1種,;瀕危(EN)——1種,。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hù)動物,。
東非大猩猩主要分布于東非地區(qū)的烏干達(dá),、扎伊爾、盧旺達(dá)等國家死火山山麓被封閉的原始林帶,。據(jù)1979年調(diào)查,,大猩猩的數(shù)量只有1000只左右,比此前調(diào)查的數(shù)量在20年間下降了99.3%,。西非大猩猩主要生活在剛果,、喀麥隆、加蓬一帶,。它們的毛色較東非大猩猩有些淺,,呈棕褐色或黃褐色。野生的高山大猩猩現(xiàn)己所剩無幾,,僅700只左右,。它們被保護(hù)在國家公園內(nèi),由武裝的士兵護(hù)衛(wèi)著,??墒牵瑸榱双@取它們的頭蓋骨與毛皮,,偷獵者仍然在獵殺它們,。還有的時候,,大猩猩會落入為捕捉其他動物而設(shè)的陷阱,被意外抓獲而危及生命,。所有的大猩猩亞種均被列入華盛頓公約列于附錄一名單和世界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的紅色名錄之中,。
通過2010年3月和4月間進(jìn)行山地大猩猩數(shù)量普查分析得出的數(shù)據(jù)表明,位于維龍加地區(qū)(Virunga Massif)的山地大猩猩共有36個種群480只左右,。普查的區(qū)域是三個相連的國家公園,,即剛果的維龍加國家公園、盧旺達(dá)的火山國家公園(Volcanoes National Park)和烏干達(dá)的姆加新加大猩猩國家公園(Mgahinga Gorilla National Park),。維龍加地區(qū)外,,唯一有山地大猩猩出沒的地區(qū)為烏干達(dá)的布恩迪國家公園(Bwindi Impenetrable National Park)。2006年統(tǒng)計,,布恩迪的山地大猩猩數(shù)目為302只,,剛果某庇護(hù)所內(nèi)還有4只人工飼養(yǎng)的山地大猩猩。據(jù)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African Wildlife Foundation)所述,,全世界的山地大猩猩總數(shù)至少有786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