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陵介紹
1995年被公布為濟南市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德王是明英宗朱祁鎮(zhèn)第二子朱見及其嫡系長子孫的封號?!睹魇贰ち袀鞯谄摺份d,,天順元年(1457年)三月英宗復(fù)辟后,“同日封德,、秀,、崇、吉四王”,。朱見?“初國德州,,改濟南,成化三年(1467年)就藩,?!敝撩髂峦豕矀髌呤?,封親王,、郡王34個。崇禎十二年(1639年),,清兵攻入濟南,第七代德王朱由樞被俘,。至此,,延續(xù)180余年的德王世系始告結(jié)束。清道光《長清縣志》載:“明德莊王墓(子濟寧安僖王 ),、德懿王墓,、德懷王墓、德恭王墓,、德定王墓,、德端王墓俱在縣東南四十里青崖山之陽”。 青崖山,,現(xiàn)名青崖寨山,,又名青巖山,,海拔554米,東西綿延二三千米,。諸德王墓即分布在青崖寨山以南,、以東,各倚枕一支脈而建,。1993年春,,濟南市和長清縣文物部門對德王陵進行了勘查,并搶救性發(fā)掘清理了德莊王墓,。 由于本世紀50年代以來當(dāng)?shù)卮迕袢∮昧昴故?,各墓碑刻、石象生均已不存,,多?shù)墓葬的垣墻也已傾圮,。因此,除已發(fā)掘的墓葬之外,,其余各墓的墓主身份不明,。各墓陵園平面均呈馬蹄形,長303~276米,、寬286~100米,。有內(nèi)外兩重垣墻,陵門,、金水橋,、院落、配殿,、享殿,、墓室封土沿山勢依次向上對稱分布。 已發(fā)掘的德莊王(朱見?)墓最大,。與其他各墓為石垣墻不同的是,,其雙重垣墻均為土坯墻。現(xiàn)僅于東北側(cè)保留一段長約47.5米的外垣墻,。該墓的金水橋,、享殿、配殿等地面建筑均已不存,,但原址處尚有綠琉璃瓦等遺跡,、遺物。地宮位于享殿正后方,,磚石結(jié)構(gòu),,建于距地表深13余米的巖坑之內(nèi),由墓門,、甬道,、前殿,、東西兩殿及殿門、甬道組成,,南北總長(內(nèi))17.02米,,東西總寬(內(nèi))11.90米。墓門前為長46.1米的斜坡墓道,。墓門外側(cè)為金剛墻,,高6.18米,其上為磚砌平臺,,平臺后建有長18.9米,,高3.54米的擋土墻。平臺以下為門樓,,額枋上刻二龍戲珠圖案,。門樓下為半圓券頂門洞,高4.26米,、寬2.90米,。門洞外側(cè)填土之上放德莊王朱見?及其妃劉氏的兩合墓志。前殿東西長11.90米,、南北寬5.36米,,下部為石須彌座式墻,上為磚構(gòu),。頂部南北起券,,高6.58米。東西兩殿結(jié)構(gòu)相同,,下部為石構(gòu),,上部為磚構(gòu),頂為東西起券,。均長5.51米,、寬4.14米、高4.80米,。兩殿間有窗隧相通,。兩殿正中與前殿西側(cè)各置一石須彌座式棺床。西殿門與墓門形制相同,,唯不及墓門大、厚重,。該墓前殿頂部有三個盜洞,。墓內(nèi)骨架散亂,朱漆棺,、槨板及箱板隨處可見,,東西殿門均被砸碎,,隨葬品已被盜掠一空。掘出土墓志及地宮內(nèi)情況可知,,東,、西殿分葬德莊王朱見?及王妃劉氏,前殿葬其子濟寧安僖王,。 德王陵,,是目前所知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親王的家族墓地,。對于明代親王陵葬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