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齊王陵分布于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的臨淄齊故城南7.5公里處的鼎足山和牛山之東,。在臨淄四隅,有150余座古陵墓(冢),,被稱為“臨淄墓群”,。這些古墓,,大都是春秋戰(zhàn)國及漢代齊國王侯、大臣,、貴族的陵墓,。其中在今齊陵鎮(zhèn)南部,田齊有六王葬此,,被稱為田齊王陵,。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盤活文物保護單位,。二王冢,,俗稱“二王墳”,又稱“齊王?!?,位于齊陵鎮(zhèn)南的鼎足山上。二墓東西并列,,方基圓頂,,南北長約190米,東西總長320米,。其中西冢墓長約190米,,似有三層,逐層收縮,,圓墳頂高約12米,。東冢圓墳較西冢矮?!岸踮,!保墨I鄉(xiāng)載為齊桓公墓和齊景公墓,,經過考證,,現(xiàn)認為是田齊侯剡,田桓公午之墓,。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稱“四女墳”,,系田齊威,宣,、泯,、襄四代君主這墓,位于牛山東側,,依南山東西并列,。自西向東為序:其一為齊威王墓,,高30米,周長140米,;其二為齊宣王墓,,高34米,周長157米,;其三為齊泯王墓,,高22米,周長190米,;其四為齊襄王墓,,高23米,周長130米,。四墓相間,,第一、二墓相隔130米,;第二,、三墓間距105米;第三,、四墓之距160米,,總長541米,。宛如群峰連綿,,氣勢巍峨,。
田齊王陵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六君王墓,,墓冢東西排列,綿延相連,,封冢高聳,,氣勢雄偉,,狀若山丘。附近又有小封冢環(huán)繞四周,,共有幾十個,,故有“齊陵”之稱。陵區(qū)最著名的有二王冢和四王冢,。
二王冢位于鼎足山的東麓,,傳說是春秋時期齊桓公和齊景公的墓葬?;腹珔问?,名小白,是齊國的公子,,稱“公子小白”,,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以管仲為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發(fā)展國力,,壯大軍事力量,,最終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景公名杵臼,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任晏嬰為相,,政績?yōu)楫敃r人所稱道。二冢東西相列,,因山為冢,,高達20米,周長120米,。
四王冢在淄河村南,,傳說是戰(zhàn)國田齊威王、宣王,、瑉王,、襄王墓。威王約在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任用鄒忌為相,,孫臏為軍師,國力空前強大,,成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宣王名辟疆,約在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聚集文學游說之士,,創(chuàng)立稷下學派。四墓冢自西而東并列,,封冢高大,,周長為100~120米。
田齊王陵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