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寺院坐北向南,,前后三進(jìn)院落。南枕丘亙,,北臨櫻澗河,,占地22427平方米,山水映抱,,蔚為壯觀,。中軸線上自南而北為山門、戲臺,、前殿,、正殿和麓臺塔,東西兩側(cè)有鐘鼓樓和廊窯,。此外,,寺內(nèi)現(xiàn)存碑碣8通,,古柏5株。
主建筑大雄寶殿五間,,殿頂懸山式,,徹上露明造,用材碩大古樸,。殿內(nèi)現(xiàn)存“三身佛”坐像和壁畫100余平方米,,均系金代作品,而且是高手之作,。
麓臺塔平面八角形,,高48.2米,九層樓閣式磚塔,。塔座南為抱廈門,,四周建窯洞16孔。塔身二至七層筑斗拱,,八,、九層為素面。塔頂為覆盆蓮瓣形,,塔剎已毀,。塔內(nèi)空心,各層間有樓板,、木梯,,各層南北向開明窗。寺內(nèi)所存宋慶歷六年(1046)《大宋西河郡圣俱寺麓臺山碑》,,高五米多,,書法藝術(shù)極精,,是研究書法藝術(shù)的珍貴資料,。
2001年06月25日,,慈相寺作為北宋至清時期古建筑,,被國務(wù)院批準(zhǔn)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名單。
歷史沿革
慈相寺位于距離平遙縣城10公里處的冀郭村東北隅,,古名“圣俱寺”,。據(jù)寺內(nèi)金明昌五年(1194)《汾州平遙縣慈相寺修造碑》記載:“始有大士由西極來,曰無名師,,宴坐于麓臺山四十載。唐肅宗召詣京師,,待若惇友,。上元初,示化于宮城之寺,,詔還歸山,?!苯鹛┖驮辏?201)《平遙縣冀郭村慈相寺僧眾塔記銘》載:“自有唐肅宗以來,其設(shè)寺額,,本名圣俱,。而是時主持教□者,即始祖無名大師也,?!庇纱丝芍认嗨轮畡?chuàng)建年代,,至遲在唐肅宗時期(756—763),。
清光緒八年(1882)《平遙縣志·古跡志》記載說,宋慶歷年間,,寺僧在圣俱寺建造麓臺塔,,收藏?zé)o名祖師骨灰于其下。據(jù)宋慶歷六年(1046)碑記載,,當(dāng)時的圣俱寺可容納僧眾千人,,足見其規(guī)模之大。宋皇祐三年(1051),,圣俱寺改名“慈相寺”,。宋末火燹,慈相寺唯正殿和山門幸存下來,。
金天會年間(1123—1135),,重建塔于舊址。從《冀郭慈相寺無名菩薩神圣眼藥圖》所見,,塔之北部猶有殿堂(說明慈相寺背面的河床是后期南移了),。金大定年間(1161—1190),慈相寺大加修葺,。金明昌五年(1194)增修殿堂,。
據(jù)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慈相寺碑記》記載,數(shù)百年風(fēng)雨侵蝕,,慈相寺土崩瓦解,,至順治六年(1649),又遭兵火之災(zāi),,康熙時,,塔后的殿宇被河水沖毀。乾隆四十六年(1781)整修了東西廊窯,,次年維修了關(guān)帝廟(殿),。乾隆五十一年(1786)重修樂樓、山門。嘉慶十五年(1810)新建鐘鼓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