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虞國,,就是成語“假虞滅虢”中,,被晉國滅掉的虞國!因為在諸多歷史事件中的可悲可嘆,,以及后世相同的一幕屢屢上演,“假虞滅虢”和“唇亡齒寒”這兩個成語,,可謂盡人皆知,,“假虞滅虢”也成為軍事家推崇備至的三十六計之一。然而,,虞國,、虢國在接踵被滅后,虢國國君的墓地在上世紀(jì)五十年代被發(fā)現(xiàn),,虞國國君墓地卻湮沒不聞至今不知,,其國君的具體名字,甚至連史籍中都基本是一片空白,。山西文物總店征集回的虞國青銅重器上的“虞侯政”,,是目前所知的虞君的名字。
虞國古城遺址位于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張店鎮(zhèn)古城村及四周,,據(jù)清乾隆版《平陸縣志》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遺址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公里,,現(xiàn)殘存城外郭南墻300余米,,墻基寬15—20米,,夯層厚6—8厘米。1980年,,山西文物商店從長治征集回刻著“虞侯政”名字的青銅壺彌足珍貴,。因為這個叫“政”的人,是西周時的虞國國君,。虞國夾在虢國和晉國之間,,且南面十幾公里處就是黃河中游的著名古渡茅津渡,扼守在晉國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上,,在地緣政治上,,劣勢盡顯,留下“假虞伐虢”“唇亡齒寒”兩個引人深思的成語,,就被掩埋在歷史深處了,。虞國古城遺址對于研究虞國以及其它各國在攻伐不絕的春秋年代興衰存亡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1996年1月12日,,古城遺址成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wù)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