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張瀾(1872年4月2日-1955年2月9日),,字表方,清末舉人,,西充縣蓮池鄉(xiāng)觀音堂張官溝人,,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家。1917年任四川省省長,;1926年任成都大學校長,;1949年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時,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1955年2月9日,,病逝于北京。解放后任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故居距西充縣城13公里,,因原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張瀾曾在此出生、居住生活而聞名遐邇,。這一帶鄉(xiāng)風淳樸,,民風傳統(tǒng),入仕為官者,,多賢達清廉,。隨著對故居的開發(fā)和建設,這里深厚的文化積淀和豐富的文物遺存成為西充不可缺少的人文景觀。
故居
張瀾舊居,,依山而建,,面向玉帶河呈“京味”濃郁的四合院布局,四合院東西是廂房,,與南房,、北房四面圍合,封閉而安穩(wěn),,環(huán)境清凈,,居住舒適。房屋以灰青色墻為主,,外圍徹著磚墻,,墻壁和屋頂顯得厚重而穩(wěn)固,別具特色,。四合院內(nèi)房屋之間有石板路相通,,或小階梯式路相連。如果說故居是龍袍,,那么故居對面的玉帶河就是腰圈,,成為故居一大裝飾。張瀾一生,,為官清廉,,兩袖清風,革命志氣可捍山河,,不僅潔身自好,,同時還教育下屬及同仁安于富貴,力戒奢華,,他曾為射洪市洋溪鎮(zhèn)一衣著華麗、打扮入時,、懇請他在絹幅上題辭留念的女教師作詩:“裁錦繡羅麗絕倫,紛紛裝束斗時新,??蓱z化道貧家女,尚有經(jīng)冬無褲人”,,類似作品皆有存,,還有張瀾久存于心的“百幅川北餓莩圖”等。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有《張瀾》一書,。它們可以使人了解歷史,,獲得知識和享受藝術,從而啟迪智慧,,陶冶情操,。還有桌面光滑的木制書桌,,構造獨特的木制梳妝盒,做工精美的木雕筆筒,,色澤光亮的玉筆管,,這些珍貴的藝術品,以高雅,、不同凡俗的景致呈現(xiàn)給人們,。
主要景點
表方廣場
來到張瀾故里核心區(qū)的入口處,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方方正正的雕塑,。從它簡單樸素的外形,,不難聯(lián)想到張瀾先生的為人品行,它就是取張瀾先生的字來命名的表方石,。表方石全用青石堆砌,,高有6.83米,寬3米,。底座設計為83厘米,,寓意張瀾先生有83歲高齡。底座上波瀾狀的花紋寓意先生的“瀾”字以及波瀾壯闊的一生,。表方石正面刻有毛主席對張瀾先生的高度評價,,“表老者,天下之大老也,!”,。國共重慶談判期間,張瀾先生就表現(xiàn)了高度的民主精神和獨到的政治見解,。毛主席不由得感嘆:“表老啊,,您就是一面旗幟,插在哪兒就起作用,,而這個作用是別人起不到的,。表老者,天下之大老也,!”,,為什么毛主席會把張瀾先生比作天下最偉大的老人呢?張瀾先生可謂是三朝元老,,也是最早的一批民主人士,,雖然出生在清末,還考中秀才,,但身上全然沒有清朝遺老風氣,。他領導保路運動,推動了辛亥革命的成功。后來帶領民盟為國家和平民主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當時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得張瀾者得天下,。許多的革命同志都非常敬重這位老人,張瀾先生字表方,,“表老”也是包括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同志對張瀾先生的尊稱,。表方石背面是張瀾先生的孫女,、現(xiàn)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張梅穎的題詞,,“表里如一,,方正做人”,這八個鎦金大字,,是張瀾先生字表方的涵義,,也是他一生為人做事的真實寫照。
民盟中央林
梅園總共占地27畝,,遍種包括杏梅,、墨梅、殘雪,、骨里紅等珍貴的梅花20多個品種,,1000多株。都是千里迢迢從浙江,、福建一帶運回來的,,有些梅花全國罕見,像園里的榆葉梅,,四川恐怕也僅在這里才能見到了,。 這一塊雕刻上刻的“民盟中央林”也是張梅穎副主席題寫的。梅園即為民盟中央林,,是由民盟中央捐建,。為什么要在民盟中央林里遍種梅花呢?
梅花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堅貞氣節(jié)的象征,,頗受文人墨客的喜愛,陸游詠梅“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睆垶懴壬簧卜浅O矏勖坊ǎ?jīng)就在《夢南溪山莊竹盛長》這首詩中表達過自己的喜愛之情,先生在詩中說自己夢見回到家中,,看到房屋周圍都長滿了梅花,,但愿回到家中與梅為伴,共度寒冷,。但是先生一生都在為民主事業(yè)到處奔走,,這個愿望始終沒能實現(xiàn),在他140周年誕辰之際,,鄉(xiāng)親們特意騰出這27畝地種上各色梅花,,已完成他老人家的心愿。梅園里梅花的花期大部分在3月和4月,,正值張先生誕辰,。
民盟中央林遍種梅花也是為了傳承表老精神。毛主席當年的詠梅詞就非常貼合張瀾先生的梅花精神:“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睆垶懴壬簧孕幸恢拢钇D苦樸素,,是一位熱誠的民主主義者,、愛國主義者。他一身始終保持著無私,、高潔的品質(zhì),。這種寶貴品質(zhì),他自己叫做“無欲”,。用毛澤東主席的話,,就是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而這種精神品質(zhì)與梅花那種象征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zhì)一致,。今天我們游覽梅園,,不僅要緬懷先生斗雪吐艷、凌寒留香,、高風亮節(jié)的形象,,更要學習他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梅花品格,。
這里有一個小廣場,,以后將在這里打造一個以“詩歌長廊”為主題的環(huán)形雕塑,,展現(xiàn)張瀾先生的代表詩作。景區(qū)在進行文化補充的過程中將會在游覽觀光道兩側以各種雕塑的形式展現(xiàn)張瀾先生的一生,。
民盟陳列館
該館緊鄰表老故居,,占地470多平米,主體建筑由中國著名書畫大師范曾先生捐資修建,,門庭上方還有范曾先生親筆題寫的館名,。民盟陳列館共有五大展廳,布展內(nèi)容以時間為主線,,通過圖像,、文件、影視資料,、電腦觸摸屏等形式再現(xiàn)了中國民主同盟70多年來不平凡的發(fā)展歷程,。
中國民主同盟主要由從事教育和科技的中高級知識分子組成,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慶秘密成立,,1944年改組更名為中國民主同盟,。第一陳列室以“孕育成立”為主題,講述了從1938年到1944年民盟成立的背景,、改組更名過程以及當時的政治主張,。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之后,,國民黨在全國的巨大壓力下召開了國民參政會和國防參議會,,會間,一些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鑒于當時國內(nèi)外形勢發(fā)起成立一個介于國民黨和共產(chǎn)黨之間的中間力量,,促進國共兩黨團結抗日,。不久汪精衛(wèi)公開投敵,蔣介石消極抗日,,促成了“統(tǒng)一建國同志會”的成立,,也就是民盟的前身?!巴钅鲜伦儭敝?,各黨派對蔣介石大失所望,決定在統(tǒng)一建國同志會的基礎上成立“中國民主政團同盟”,,當時在重慶著名愛國人士鮮英的私宅里秘密成立,,鮮英字特生,這也是后來被人們熟知的“特園”,。
1943年張瀾發(fā)表了著名的《中國需要真正的民主政治》,,代表了各民主人士的心聲,得到社會各界響應,。1944年民盟召開全國代表會議,,正式更名為“中國民主同盟”,這次會議選舉了張瀾等人為民盟中央領導人,,張瀾為民盟主席,。中國民主政團同盟自成立之初,就一直堅持“貫徹抗日主張,,實踐民主精神,,加強國內(nèi)團結”政治主張。這是民盟的創(chuàng)始人,,三黨三派的領導人和無黨派社會賢達,,以及當時的政治主張。
第二陳列室主要展示的是1944年到1949年抗日戰(zhàn)爭后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民盟與中共合力建國的艱苦歷程,。抗日戰(zhàn)爭勝利之后,,蔣介石積極準備內(nèi)戰(zhàn),,激起全國人民強烈不滿。在民盟,、中共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蔣介石電邀毛澤東到重慶進行和平談判。國共談判之后還有一個小插曲,,當時張瀾先生向毛澤東提議將國共關起門來談攏的事情公之于眾,,以免蔣介石以后翻臉不認賬,并愿意以個人名義發(fā)表致蔣介石和毛澤東的公開信,,以促進兩黨和平建國,。聽到這個建議,毛澤東同志不由得感嘆說:“表老真是名不虛傳的‘川北圣人’,,您是老成謀國呀,!”。國共重慶談判之后,,迫于全國壓力,,蔣介石簽署了停戰(zhàn)協(xié)議,并組織召開了政治協(xié)商會議,。但是就在重慶各界慶祝政協(xié)會議成功召開之時,,國民黨特務卻有組織地制造了震驚全國的“較場口血案”,著名的民盟人士李公樸,、聞一多被毆打致傷,,之后國民黨反動派變本加厲地制造了“下關慘案”,這一系列事件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譴責,,但是國民黨仍然不顧民盟和中共的反對,,非法召開了所謂的國民大會,,民盟表示不參加“國大”,不承認“國大”通過的憲法,。這必然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打壓,,1947年10月,國民黨政府宣布民盟為非法團體,,要求嚴加取締,,民盟的解散,對全國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張瀾對此曾沉痛地解釋:“殺頭我是不怕的,,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國統(tǒng)區(qū)全體盟員的身家性命?!睆垶?、羅隆基被軟禁,許多民盟負責人避往香港,,民盟從此轉為地下斗爭,。在民盟的大力支持下,中共在解放戰(zhàn)爭勝利前夕,,順利召開了政協(xié)會議,,決定成立聯(lián)合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這是毛主席同張瀾,、朱德、劉少奇等人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舉行開國大典時的情景,,張瀾先生當時就是以這樣一個形象出現(xiàn)在了天安門城樓上,,全國人民也銘記了這位簡樸的老人。
樓上是第三陳列室,,以“繼往開來”為主題,,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之后,民盟自身的新發(fā)展,。在這個展廳我們可以通過圖片了解到民盟歷年全國代表大會的會場情況以及與會領導,,對每一次會議內(nèi)容有一個大概了解。值得一提的是,,角落里還有一個木質(zhì)結構的小房間,,門匾上赫然寫著“民主之家”四個大字,這是馮玉祥將軍的手筆,,當然這只是仿制品,。原物在重慶特園,也就是第一陳列室的“鮮宅”,,自1941年民盟在這里秘密成立之后,,這里便成為了眾多民主人士的聚集地,,因此被親切地叫做民主之家。郭沫若先生曾賦詩一首贊譽鮮英先生和民主之家,;毛主席曾三次到訪特園,,感慨說自己像回到了家里;張瀾先生為民主之家作對聯(lián)一副,,至今還掛在特園的大門上。
第四陳列室主要講述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民盟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為國家發(fā)展“出主意,,想辦法,做好事,,做實事”,。進門兩側的圖片主要反映的是民盟在兩會上積極建言獻策的情景,民盟建言獻策都力求有根有據(jù),,右邊幾組照片和正面墻壁上的照片就主要記錄了民盟深入基層調(diào)查研究,,開展全國性的研討會,為國家的重要決策提供切實依據(jù),。
第五陳列室主要展示了民盟參加社會服務的光榮事跡,。民盟擁有眾多的教育和科研精英,經(jīng)常到偏遠地區(qū)進行教育和科研指導,,組織開展邊區(qū)扶貧和科教工作,,在社會服務中也不斷涌現(xiàn)出先進人物,給全國人民做了表率,。
多媒體展覽室首先以圖片形式展現(xiàn)了民盟70多年來的重大事件,,其次配備了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和軟凳,各位游客朋友可以隨意點擊觀看民盟相關的影視作品,,例如《民主之瀾》,,《黃炎培》等。各位游客朋友,,請允許我用現(xiàn)任民盟中央主席蔣主席的題詞來詮釋對民盟陳列館的講解:“風雨同舟七十載,,和衷共濟續(xù)新篇”。
青蓮池
出民盟陳列館,,故居前方有兩方清澈的池塘,,遍種青蓮,,名為青蓮池,蓮花自古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譽,,在這里建青蓮池,,是要人們學習先生清正廉明的官風和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張瀾先生這一生擔任過許多官職,,無論為官大小,,他都兩袖清風。有幾件事比較典型,,一,、張瀾先生在民國時期任四川省省長,應酬從不開支公費,,離任是欠了大筆銀兩,,是他母親賣掉祖業(yè)幫他還清的債。二,、手握重金無錢醫(yī)病,。1947年10月國民黨宣布民為“非法”團體,勒令自行解散,,否則便行逮捕,。許多民盟負責人避往香港后,國民黨當局稱張瀾“勾結中共,,投靠蘇俄”,,下令“不任其逃出國境”。張瀾此時年近八十,,重病纏身,,卻把秘密參加民盟的西南實力派云、劉文輝捐來的大批經(jīng)費全部轉移,,以致無錢就醫(yī),。上海虹橋療養(yǎng)院仰慕張瀾之名收他免費入院。而國民黨男女特務則化裝為醫(yī)護人員輪班去監(jiān)視,。三,、開國大典著舊衫。張瀾擺脫蔣介石的糾纏后赴北平,,毛澤東穿著帶補的衣服親臨住所請他出任國家副主席,,張瀾以年老推辭,毛澤東卻說:“你有德嘛,,無論如何也要請你出來,。”新中國首任的六位副主席中有三位是黨外人士,民盟主席張瀾便是其中之一,。開國大典上,,張瀾仍穿平時那身舊布長衫。剛在王府井做了一身新呢衣穿上的毛澤東笑道:“表老,,你太儉樸了,。”隨后,,他吩咐人也給張瀾送去一身呢制中山裝和大衣,。張瀾卻始終放在箱子里,去世后家人還給了國家,。 張瀾先生的清廉在他創(chuàng)作的大量詩歌中也有體現(xiàn),,有一首特別引人注目,是他為當時射洪市洋溪鎮(zhèn)一衣著華麗,、打扮入時的女教師所作:“裁錦銹羅麗絕倫,紛紛裝束斗時新,??蓱z化道貧家女,尚有經(jīng)冬無褲人,?!睆垶懴壬簧粌H自己為官清廉,同時還隨時不忘教育下屬同仁不安于富貴,,力戒奢華,。
張瀾故居
位于西充縣蓮池鄉(xiāng)觀音堂村的張瀾故居是一座始建于清代的復式三合院建筑,占地4000余平方米,。坐西向東,,青山環(huán)繞,翠竹擁抱,,如圈椅將故居緊緊包裹,。其中,正房后面的山峰最高,,這樣的地勢,,讓張瀾故居顯得氣勢不凡。故居正面水田一波碧池的妝點,,也讓張瀾故居平添了一分靈秀,。
這座典型的川北民居,單檐懸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穿斗木結構梁架,由正院、北院,、南院及牲畜圈四部分組成,。
正院由堂屋及南、北廂房組成,。為了防止受潮,,堂屋建在了高出地面1.75米的石質(zhì)臺基上,面闊五間,,明間用作客廳,,左右次間、梢間為居室,。
堂屋階沿前方有一座拜臺,,正面石壁上刻有浮雕的麋鹿、卷草,、花卉和盆景圖案,。
南廂房面闊七間,北廂房面闊三間,。院內(nèi)地面采用石板及石條鋪砌而成,。院內(nèi)正中佇立著張瀾先生銅像,像高2.1米;花崗石基座,,座高0.9米,,寬1.3米。
南院由南面的建筑和正院的南廂房組成,。南面建筑面闊五間,。
北院由正院東面、北面,、西面的五棟建筑和正院的北廂房共同組成,。正院、南院,、北院的相互交接,、呼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富有典型川北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群,。[3]
竹林書院
它是在張家原有兩畝原生態(tài)竹子的基礎上打造而成 ,。據(jù)說,張瀾父親曾在此設講壇教書育人,,后來講壇被拆了,,留下了這一片郁郁蔥蔥的竹林,。這里有一個卷軸形的雕塑,,上面刻有張瀾先生的自傳,該自傳寫于1942年,,也就是出任民盟主席的前一年,所以之后任民盟主席,、國家副主席的事情都不在內(nèi),。該自傳行文簡潔,用語謙虛,,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先生謙虛樸實的品格,。
民盟林
入民盟林,當您來到這里后會有豁然開朗,、心曠神怡的感覺,。整個園林主要體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民主同盟的特色主題,包括民盟中央林,、各省市民盟林兩大板塊,。民盟中央林以種植梅樹為主;各省市民盟林則以本地鄉(xiāng)土樹種為主,,選擇樟樹,、欒樹、臍橙,、枇杷作為主要基調(diào)樹種,,并間種各省市代表性的樹木花卉作為特色綠化組團,最終形成兩大林區(qū),,即景觀林(欒樹、樟樹)和經(jīng)果林(臍橙,、枇杷),,表達“彰顯正義、春華秋實”兩大主題,,體現(xiàn)張瀾先生一生方正做人,,為教育事業(yè)嘔心瀝血、為民主事業(yè)奮斗不息的革命精神,?!爸袊衩肆帧泵娣e約106畝,是由中央民盟,、29個省市自治區(qū)的民盟組織,、南充市民盟共31個團體,為紀念張瀾先生捐資捐建的,。
張家祖墳
穿過民盟林,,便是張氏祖墳所在地。在張瀾先生留學日本的時候,,64歲的父親張海樓逝世,,隨后安藏于羅家溝的古樓山。后來張瀾的母親王氏安葬于此。張瀾為父母撰寫的碑文上記載了父親的情況:“先考秀才公為吾祖扶九公之長子,,原名文倬,,更名本清,別號海樓,。世居南充張觀溝,,少勤學,舉秀才”,?!案x傳人”的家風和父母的勤勞樸素影響了張瀾一生,即使他身居高位,,依然清廉質(zhì)樸,。
相傳張氏祖墳原址的風水很好,因為墳前是玉帶河,,河的左邊是印泥潭,河的右邊是一塊天然形成的巨石,,兩塊大小不同的石頭上下重疊著,看上去像是一個官印,,叫做印石,,這一石一潭,搭配得匪夷所思,。這雕嘴巖下的張氏祖墳,,也被狀若交椅的大山環(huán)抱,墳前的臺地,,如古代官員朝服上的圍圈,,遠望重重疊疊的大山,恰似筆架,,種種跡象表明張海樓的子女中必出一大人物,。當然這些神秘的傳說,其實是鄉(xiāng)親對先生的敬重而已,。
祖墳的正前方是祭祀廣場,,整個廣場以張氏祖墳為中心,半徑大約30米左右,,青石鋪地,,四周遍植青松、柏木,。而且在張氏祖墳前方,,有張氏字輩排序,張家字輩從張瀾父親張文倬輩排起,,依次為“文—培—應—昌—永—紹—中—德—大—遠—紅—先”,,結束后重新開頭,。此譜為舊時張家人吃清明會時議定,其中,,“永”字后的字輩由張瀾先生親自排定,。在這里,既可拜偈張氏祖先,,參觀古墓祖墳,,瞻仰前輩先賢;又可沐浴春風,,披著細雨,,踏青游歷,領略其中博大精深的風水文化,。
旅游指南
半日游精品線路
A線:紀信廣場,、文廟、蓮花湖10km張瀾故里
B線:雙龍橋中國有機生態(tài)循環(huán)第一村5km百科有機生活公園
C線:紀信廣場,、文廟,、蓮花湖25km古樓充國香桃源
一日游精品線路
A線:古樓充國香桃源(午餐) 26km九龍湖景區(qū)10km鳳凰山
B線:張瀾故居(午餐)10km紀信廣場、文廟,、蓮花湖3km化鳳山森林公園
C線:百福寺森林公園(午餐)12km萬年山
D線:雙龍橋中國有機生態(tài)循環(huán)第一村5km百科有機生活公園(午餐)8km青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二日游精品線路
A線:雙龍橋中國有機生態(tài)循環(huán)第一村5km百科有機生活公園(第一天午餐)8km青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第一天晚餐,、返城住宿)22km百福寺森林公園(第二天午餐)12km萬年山
B線:紀信廣場、文廟,、蓮花湖10km張瀾故里面(第一天午餐) 35km古樓充國香桃源25km化鳳山森林公園(第一天晚餐,、住宿)22km百福寺森林公園(第二天午餐)12km萬年山
三日游精品線路
紀信廣場、文廟,、蓮花湖10km張瀾故里(第一天午餐)16km雙龍橋中國有機生態(tài)循環(huán)第一村5km百科有機生活公園(第一天晚餐,、住宿)8km青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第二天午餐)22km萬年山12km百福寺森林公園(返城第二天晚餐、住宿)8km多福古鎮(zhèn)(第三天午餐)3km鳳凰山20km古樓充國香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