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臨安市橫畈鎮(zhèn)湖山村徑山南麓,。石塔原建寺內,,后寺毀塔存。現(xiàn)石塔屹立在田邊,。
石塔刻有題記:“大元至治二年四明吳福元刻,。”六面七層,,用石塊仿木構建筑砌疊而成,飛檐翹角,。塔高700厘米,。塔基為須彌座,束腰有花草浮雕,。采用老戧和嫩戧,,翼角起翹較高。柱子,、闌額,、斗拱全部省去,平座也很淺,。塔身每層各面均有壺門式壁龕,,一層至三層三面為陰刻佛名,其它三面為佛,、菩薩像,,其中二層為釋迦牟尼、普賢,、文殊,,三層為觀音等菩薩,第四至第六層均為造像,,第七層為陰刻文字,,中為“皇帝萬歲”,東南面為“風調雨順”,,西南面為“國泰民安”,。塔頂為七級石刻相輪。普慶寺石塔是浙江樓閣式塔由盛轉衰這一過渡時期的典型作品,。
普慶寺石塔每層由塔身和塔檐組成,,檐上雕出筒瓦板瀧,檐口飾有勾頭滴水,轉角處用發(fā)戧做法,,翼角起翹,。在浙江的古代建筑中,宋代都用老角梁和仔角梁,,翼角起翹較平緩,,而從元代開始則采用老戧和嫩戧,翼角起翹較高,,普慶寺石塔就是重要的實例之一,。
1963年10月,浙江省人民委員會公布普慶寺石塔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普慶寺石塔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身雕刻佛像27尊
塔為石質,,六面七層,基座為須彌座,,束腰浮雕寶相花,,底層設平座,平座有欄桿,。每層每面都雕刻佛像,、佛名與吉語。塔身雕刻佛像27尊,,因而俗稱之羅漢塔,。
石塔輪廓挺拔秀麗,是浙江元代樓閣式塔的典型作品,。
位于浙江省臨安市橫畈鎮(zhèn)湖山村普慶寺南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