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雙塔,,是涿州古城的標志性建筑,,位于涿州城內(nèi)東北隅,現(xiàn)屬雙塔辦事處天橋街轄區(qū),。
兩塔南北對峙,,南塔稱“智度寺塔”,北塔稱“云居寺塔”,,雙塔因寺得名,。但兩座寺院不知毀于何時,各僅存佛塔一座,,合稱“涿州雙塔”,。
雙塔均為八角形磚仿木構樓閣式舍利塔,彼此相距300米,。南塔五級,,通高44米,始建于遼太平十一年(1031年),。北塔六級,,通高56米,始建于遼大安八年(1092),。雙塔時代特征明顯,,頗具遼代建筑風格,在國內(nèi)有一定影響,。
在遼代,,涿州是遼國的南部邊陲,隔白溝河與北宋對峙,。契丹族崇尚佛教,,遼代是一個大興建塔的時期。
涿州所屬的幽云地區(qū),,是遼國境內(nèi)的漢族聚居區(qū),,這一地區(qū)與北宋文化生活交流頻繁,佛塔的形制自然也和遼國傳統(tǒng)地區(qū)不同,。建造雙塔的時期(1031-1092年),,也是定州建造開元寺塔的時期(1001-1052年),可以說當時宋國的北部重鎮(zhèn)是定州,,而契丹國的南部重鎮(zhèn)就是涿州,。定州建了一座11層舍利塔,涿州建了兩座加起來也是11層的舍利塔,,兩相對峙,。定州的開元寺塔因能登塔瞭望又稱為“料敵塔”,而涿州的雙塔也能登塔瞭望,有“料敵”功能,。
智度寺塔為須彌式塔座,,塔座上有樂伎、瑞獸等磚雕,。五層塔身的外部形制相同,,東、南,、西,、北四面均以八角形間柱分隔為三間,當心間開有券門,;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面,,也以間柱分隔為三間,當心間做破棱盲窗,。各角懸鐵鈴,,塔剎為白色圓球狀。塔內(nèi)中空,,一層和五層設塔心室,,一層塔心為穹窿頂,穹窿頂藻井的遼代團龍紋彩繪完好,。二層至四層設單環(huán)外壁,,踏垛穿塔心而上,每層除四面的券門外,,還設多處通風采光口和登塔階梯有小窄梯相連。
云居寺塔的外部形制和智度寺塔基本一致,,只是南塔略顯粗壯雄偉,,北塔偏瘦高而更秀美勻稱。北塔的塔剎也瘦長一些,,稱蕉葉寶瓶剎,。塔內(nèi)的結構和南塔不同,為雙環(huán)壁加中心柱式結構,,即塔內(nèi)仍設一道正八邊形墻壁,,其內(nèi)再設中心塔柱,塔柱與內(nèi)環(huán)墻壁間形成夾層回廊,,樓梯在內(nèi)回廊內(nèi)穿折而上,。第五、六層因塔內(nèi)面積小而未施中心柱。塔內(nèi)也有多處通風采光口通向塔外,,但因有中心柱存在,,塔內(nèi)狹窄晦暗很多。登到第五,、六層可以俯瞰涿州古城全景,。
涿州雙塔是中國現(xiàn)存遼塔中保存較少的樓閣式磚塔,完全模仿木構樓閣,,做工精細,,內(nèi)部結構為套筒式,塔內(nèi)各層均設八角形回廊,。
2001年06月25日,,涿州雙塔作為遼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
據(jù)史料記載,,雙塔在遼、金,、明,、清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民國十六年晉奉大戰(zhàn)時,,南塔遭炮擊造成東側墻體部分殘缺,。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塔頂坍塌,,塔體開裂,,又經(jīng)多年雨水沖刷破損加劇,;北塔也因年久失修損毀嚴重,。
1927年涿州之戰(zhàn)時,晉軍傅作義與占據(jù)涿州的奉軍王之佑部激戰(zhàn)兩天一夜,,奪取涿州城,。隨后,奉軍首領張學良親帥大軍將涿州城團團圍住,,炮擊古城,。當奉軍偵查到傅作義在南塔指揮作戰(zhàn)時,即用加農(nóng)炮轟擊南塔,。一發(fā)炮彈擊毀南塔塔頂東南角,,一發(fā)炮彈擊中南塔后未響,還有一發(fā)在加農(nóng)炮膛內(nèi)爆炸,。奉軍以為雙塔有佛祖護佑,,便停止了炮擊,。傅作義頑守涿州城三個月,終因彈盡糧絕,,不得不降,。當時涿州城內(nèi)繁華街市化為瓦礫和焦土,死傷軍民1600多人,。
傅作義以不滿萬人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牽制奉軍五萬余人長達三個月之久,,對晉軍染指京津,加速“安國軍政府”垮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奉軍以重兵圍困涿州,,動用當時現(xiàn)代化的重炮、飛機,、坦克,,空中、地面,、地下立體配合,,甚至悍然使用毒氣,使“涿州之戰(zhàn)”成為民初軍閥戰(zhàn)爭中重要的戰(zhàn)役,,也是近代戰(zhàn)爭史上城市攻防戰(zhàn)役中突出的一例,。涿州之戰(zhàn)使得傅作義“一戰(zhàn)成名而天下知”。
2001年在對南塔進行修繕時,,人們發(fā)現(xiàn)了當年未爆的炮彈,。對雙塔實行戒嚴,疏散周邊群眾,,等炮彈從塔中取出,,發(fā)現(xiàn)它長50厘米,重50斤,,為日制100毫米滑膛炮彈,,殺傷半徑55米,尚未失效,,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炮彈專家將其運至拒馬河畔進行引爆,炮彈被安全排除后,,修復工作重新啟動,。
2001年由國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資,對智度寺塔進行修復,。2004年下半年主體竣工,。同時又開工修復云居寺塔,2006年雙塔主體工程完工。
2010年11月6日,,具有千年歷史的涿州智度寺塔,、云居寺塔修復竣工,史上著名的“雙塔晴煙”美景再現(xiàn)人間,。
據(jù)說,,晴朗的天日,在雙塔頂部總能看到幾縷青煙,,是為“雙塔晴煙”,。乃“涿州八景”之一。
有詩為證“豐碑猶自紀金遼,,雙塔凌增逼九宵,,佛火不明鈴語寂,晴煙幾縷逐風飄,?!?/p>
“雙塔晴煙”的另一說法是:在風和日麗的天氣里,遠望雙塔正象幾縷青煙在蔚藍的天幕上裊裊升起,。
雙塔晴煙,,確有人見,尤以唐山大地震時目睹著居多,。聽專家們介紹前不久河北昌黎塔也曾冒煙,,當時人拉攀至塔頂,從青煙中抄樣得知:煙的成分是一種名叫“稻麥蚊”的小昆蟲,,它喜好群居于高大物體之頂端,,天氣炎熱時,更是如此,。這些昆蟲密集一處,,上下盤旋,遠遠望去,,倒象是縷縷煙云……涿州雙塔冒煙的原因,,也應屬這種自然現(xiàn)象吧!
清人楊銜《云居寺雙塔詩》贊:“金鴉開翅維摩宮,,書出白塔檀云中,。七盤銀嬴倚碧宇,天外綽約雙芙蓉,?!?/p>
關于雙塔的修造,涿州民間流傳著美麗的傳說:大遼蕭天佐和蕭天佑為兩條惡龍轉世,,死在涿州城東北,,兩座墳變成了倆海眼,,黑水淹沒了七村八寨。天上的神女——姑嫂二仙要修兩座寶塔把海眼鎮(zhèn)住,。小姑修北塔,,嫂子修南塔。天才四更,,修了五層,,這時嫂子的小孩哭了,嫂子只好給孩子喂奶,,雞叫時小姑修完了六層,,末了把針錐安在塔尖上。而嫂子呢,,一聽雞叫慌了神,,抄起蓋鍋的鍋蓋扣在了塔尖上。因此,,北塔高一層,,塔尖是個針錐,南塔少一層,,塔頂是圓的,。雙塔因此也被稱作“姑嫂塔”。
還有一則傳說,,當年乾隆下江南到涿州,,老遠就瞧見了雙塔,而城外是一片金黃的油菜地,。乾隆給劉墉處對子:“郊外黃花似金釘釘?shù)亍?,劉墉則對下聯(lián):“城內(nèi)雙塔如玉錐錐天”。
雙塔是涿州標志性的歷史建筑,,涿州的名勝,,是北京以南的著名古跡,也是華夏的存珍,,它深得涿州人的眷戀,,也受到世人的矚目。雙塔積淀了涿州近千年的文明,,展示了自身悠久的文化傳承和絢麗多姿的人文風貌,。
“雙塔晴煙”為涿州八景之一。其中云居寺塔一反佛塔用奇數(shù)慣例而采用偶數(shù),,使得國內(nèi)佛學界,、文物界、建筑學專家一直未解其中玄機,,更體現(xiàn)了雙塔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雙塔地處進京的咽喉要道,,宏偉壯麗,,造型優(yōu)美,風姿綽約,,歷來引發(fā)文人雅士的才思詩情,。如宋范成大出使遼國途經(jīng)涿州有句:“枕上驚回丹闕夢,屋頭白塔滿鈴風,?!泵鞔涸手小毒湃张阃蹩づ械卿弥葜嵌人滤酚芯洌骸氨L涿鹿散吹笳,,寶剎凌空貯法華。杖履天人穿百磴,,樓臺畿甸俯千家,。”清代張問陶《游涿州智度云居兩廢寺》有句:“臨風想云構,,樓閣空中塑……塔影自雙飛,,黃金誰施布?!泵駠艽媾唷峨p塔晴煙》有句:“豐碑猶自紀金遼,,雙塔凌嶒逼九霄。佛火不滅鈴語寂,,晴煙幾縷逐風飄,。”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