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概況
據(jù)《后漢書》記載:“世傳明帝夜寐南宮,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
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塾谑乔彩固祗脝柗鸬婪ǎ煊谥袊鴪D畫形象焉,?!?/p>
《高僧傳》卷一記載:“明帝劉莊永平中,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往西域天竺尋求佛法,。
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攝摩騰、竺法蘭,,邀二人來中國……,。”相傳,,建佛塔選址南宮城內,,是因漢明帝劉莊隨其父光武帝劉秀被王莽追殺時,曾在南宮駐蹕,,并在大風亭下對灶燎衣,、吃飯歇息。
攝摩騰和竺法蘭在回洛陽途中,,明帝劉莊命其在南宮大風亭附近修建佛塔,。
此塔為八角實心磚塔,共9級,,塔高33米,,底層直徑5米,塔身每級出檐,,檐下翹置斗拱,。
塔的須彌座正南面,有一門洞,,直至塔心,,塔心下有一磚井,磚井東,、西、北三面之上分坐石佛3尊,,這種佛龕營造方式,,實屬罕見,。
在風雨剝蝕的漫長歲月中,普彤塔經(jīng)過魏(三國),、唐,、宋等各朝的重修、維修,。
明嘉靖十五年維修時籌集資金甚多,,動工規(guī)模較大,按明代建筑風格修塔一新,。
1966年邢臺地震,,塔頂震掉銅佛3尊,均為紅銅質菩薩像,,大的一尊是觀音菩薩,,高41厘米,重8.25公斤,,觀音菩薩安詳?shù)刈凇昂L旆饑保|海小島普陀山)海岸,,手扶佛經(jīng)、口念經(jīng)語,、衣著佛珠,、一足蹬著海岸,足下蹬蓮,,一足伸向海水,,水中生蓮一株,海水波濤滾滾,,上浮海馬,、魚、海螺等海生動物和佛經(jīng),、元寶等物,,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普渡眾生的莊嚴形象栩栩如生,。
背部刻有銘文:“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摩騰建竺法蘭大耳三藏公至太和四年正月初五日海和尚重修至嘉靖十五年七月十五日重建……”
塔名取“普彤”二字源自于佛經(jīng)《妙法蓮花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解釋:“普以周普為義”,。佛學“普渡”指大慈大悲,普渡眾生,?!巴睘橹焐?/p>
東漢時,,娘娘住的皇宮涂朱色,,叫“彤庭”,因為塔后普彤寺內供奉著菩薩,塔身及寺均為朱色,,故取“彤”字,,所以塔取名“普彤塔”。
2013年5月3日,,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位居全省前列。邢臺市新增10處:臨城縣補要村遺址,、隆堯縣柏人城遺址,、襄都區(qū)鹿城崗、南宮市后底閣遺址,、臨西縣臨清古城遺址,、襄都區(qū)南賈鄉(xiāng)石塔、平鄉(xiāng)縣文廟大成殿,、南宮市普彤塔,、邢臺市天寧寺前殿、邢臺道德經(jīng)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