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解放戰(zhàn)爭時期,,魯山一度是豫陜鄂邊區(qū)和豫西區(qū)首府所在地,是它們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工商業(yè)比較發(fā)達,。1948年4月25日,,在魯山縣召開的豫陜鄂前委和后委聯(lián)席會議上,鄧小平做了題為《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后的政策策略》的報告,,這就是后來被專家們稱作的魯山報告,。該報告被專家稱作是鄧小平早期經(jīng)濟思想的雛形。豫陜鄂前后委舊址就是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者,。
1948年4月22日,,鄧小平在魯山縣福音堂牧師樓上聽了時任豫陜鄂后方司令部政委裴孟飛的匯報。隨后,,他就魯山工商業(yè)問題在縣城西關大街作了考察,。
魯山縣委黨史研究室工作人員康冰濤說,解放戰(zhàn)爭時期,魯山是紅色首府,,豫陜鄂邊區(qū)和豫西區(qū)黨政軍領導機關都在魯山建立,。豫西解放區(qū)的報紙、郵票,、貨幣在魯山發(fā)行,。1948年6月,中共豫西區(qū)黨委設立魯山市,。
據(jù)時任魯山市副市長,,后來擔任許昌地委組織部副部長的劉裕民回憶,魯山縣城原有居民5044戶,,人口兩萬多人,,加上豫西區(qū)機關及其下屬單位和駐軍的五六萬人,這么多人在魯山,,軍需供應,、支援前方等任務繁重,非城關區(qū)所能勝任,。于是豫西區(qū)領導決定成立魯山市,,直屬豫西區(qū)黨委、行署領導,,魯山市下轄城南,、城北、關南和關北四鎮(zhèn),。1949年2月,,豫西行署遷往開封,魯山市建制撤銷,。
為了保護這一重要史跡,,2001年9月,魯山縣就撥款20余萬元,,對豫陜鄂前后方工作委員會舊址進行修繕同時籌建豫西革命紀念館,。2004年2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題寫?zhàn)^名,。
2004年8月18日,鄧小平誕辰100周年之際,,豫西革命紀念館對外開放,。2005年,豫西革命紀念館成為全省首批重點建設的26個紅色經(jīng)典景點之一,。
2006年,,豫陜鄂前后方工作委員會舊址被河南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11月23日,在魯山解放60周年之際,,重新擴建的豫西革命紀念館對外開放,。紀念館前的兩排平房被拆掉,廣場面積由過去的幾十平方米擴展到了800平方米,。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親筆題寫【魯山鄧小平舊居】匾額。
修繕保護
2008年,,魯山縣對鄧小平考察過的西關大街進行整修,。
2013年年初,,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