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這些土墩墓形成的年代大多在商周時期,距今已有2700至3000多年的歷史,。
建筑樣式
一墩一墓與一墩多墓并存
金壇土墩墓群的考古掘確定了至少有3座一墩一墓的土墩,,28座一墩多墓的土墩。一墩一墓的土墩除中部的一座墓葬外,,一般在其四周不同層面上放置數量不等的祭祀器物群(坑),,如天王東邊山D2、薛埠上水D2,、薛埠磨盤林場D1等,。一墩多墓的土墩除中部的一座墓葬外,一般在其四周不同層面上再埋有至少一座墓葬,。而句容浮山果園D29,,除中心墓葬外,在周邊還先后埋有44座墓葬,。這是目前發(fā)現的在一座土墩中埋葬墓葬最多的土墩,。這次發(fā)掘充分說明,江南土墩墓不僅存在一墩一墓,,而且存在一墩多墓,,本次發(fā)掘資料顯示,,一墩多墓的現象明顯較一墩一墓普遍。
堆土掩埋與豎穴土坑共存
金壇土墩墓群的考古發(fā)掘的40座土墩共清理墓葬233座,,絕大多數均有墓坑,,同時在很多墓葬中還發(fā)現了人牙和人骨腐痕,這在中小土墩墓考古發(fā)掘中尚屬首次,,不僅從另一個方面佐證這些豎穴土坑就是墓葬,,而且為江南地區(qū)青銅時代土著居民的人類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科學資料。堆土掩埋現象僅屬個別,,如浮山果園D29M41,、許家溝D2M4。浮山果園D29M29,、M42和浮山果園D27M2則是帶淺坑和小封土的墓葬,,為土墩墓中另一新的發(fā)現,它可能是我國發(fā)現的最早的帶封土的墓葬,,不僅豐富了土墩墓喪葬習俗的內涵,,也為研究我國古代墓葬封土起源提供重要資料。
一墩多墓的向心布局
一墩多墓土墩的在墓葬布局方式多樣,,其中向心結構的布局方式較為特別,,與中原及周邊地區(qū)的墓地布局有著顯著的差別,具有濃郁的江南土著特色,,在土墩墓考古中也是首次發(fā)現,。向心式布局即在土墩中心墓葬周圍的不同層面安葬的多座墓葬頭向均朝向中心墓葬。在40座土墩中有14座明確存在這一布局方式,,為深入研究青銅時代江南土墩墓的葬俗和社會結構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考古學資料,。東邊山D1共清理墓葬15座,開口于2,、3層面上的14座墓葬均朝向墩子中心的M13,。天王寨花頭D2共清理墓葬27座。中心墓葬為M22,,開口于周圍的不同層面上的26座墓葬均朝向中心墓葬,。浮山果園D29共清理墓葬45座,開口于不同層位的44座墓葬均朝向中心的M45,,其中2層面上分布有墓葬14座,,4層面上分布有墓葬17座,5層面上分布有9座墓葬,。6b層面上的墓葬共5座,,每層所有墓葬都朝向土墩中心的主墓,每層墓葬與上層墓葬和同層墓葬都有較多的復雜的疊壓打破關系,。
首次發(fā)現明確的墓地界域
整個墓群沒有明顯界墻、土壟的土墩,其墓地的界域與墩子的基礎范圍大體一致,,墩子堆積包括墓葬和祭祀器物群等活動基本在基礎范圍內,,除最后覆土外,溢出現象未見,。同時在墩子基礎鋪墊完后,,墓地的范圍也就確定了,尚未見改變墓地基礎的現象,。這些說明土墩作為墓地在建造之初就有了明確的規(guī)劃,。
文物保護
此次土墩墓的發(fā)掘嚴格按照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操作規(guī)程》發(fā)掘,因發(fā)掘對象的情況特殊,,采用四分法和探方法相結合,。科學的方法獲得國家的認可,,使得墓中文物最大程度的受到保護,,因此2008年4月2日,金壇土墩墓群的考古列入“2006—2007年度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獎獲獎項目名單”,。
為了更好保護此墓群,,2013年5月,金壇土墩墓群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物遺存
在長達半年的考古期間,,考古隊伍先后調查發(fā)現土墩墓46座,實際發(fā)掘土墩40座,。共清理墓葬233座,、祭祀器物群(坑)229個、喪葬建筑14座,,出土文物3800多件,。考古中首次在句容天王鎮(zhèn)浮山發(fā)現了獨木船棺,,這具獨木船棺墓是一座西周時期的貴族墓葬,,墓內隨葬品保存相當完好。墓主人仰臥在墓室正中,,周圍呈圓形排列著他的12位親屬,,頭向中心點。此外,,這次發(fā)掘的46座土墩中有9座墩子發(fā)現了14座墓上或墓下喪葬建筑,。
在這次挖掘中,句容天王寨花頭的2號墩里出土的一個小罐子尤其讓專家們備感詫異,,小罐子里面竟然裝的是滿滿一罐鴨蛋,!順著罐口往里看,,白白的蛋比普通的鴨蛋小,蛋殼保存完好,,至今還能聞到一股咸味,,可能是2500年前這戶人家腌制的鴨蛋,出土時陶罐上還有一個蓋子,,而且罐子里面還有封泥,,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整個江蘇有三罐這樣的古老蛋,,一罐在南農大的博物館里,,一罐在鎮(zhèn)江博物館里,這是考古發(fā)現的第三罐,。
此墓墓上及墓下喪葬建筑介紹
墓上建筑主要指在墩子中心墓葬上的建筑,,由基槽、兩面坡的棚子,、石床等部分組成,,有的還有通往墓葬的道路,在棚子上再堆土成丘,。
墓下建筑——墓地的標識,。是建在中心墓葬的下一層、墩子基礎層面上的建筑物,,同樣包括基槽和柱洞,,有的僅有基槽,形式多樣,,有的全封閉,,有的半封閉,有的在基槽內墊有石塊,。這類建筑一般位于墩子中心,,建在中心墓葬的正下方的基礎層面上,建筑內不見遺物,,它與中心墓葬不屬同一層位,,沒有直接關系,但上下基本對應,,在建造中心墓葬時已經撤除或毀壞,,僅存基槽、柱洞等,。
文物價值
對于金壇土墩墓群發(fā)掘,,最主要的學術意義在于它廓清了長期以來學術界對土墩墓的模糊認識,同時也為土墩墓的源流,、分期,、分區(qū)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土墩墓向心結構的首次發(fā)現為深入研究西周至春秋時期江南地區(qū)的社會結構提供了新資料。極其豐富且具有明確層位關系和打破關系的出土器物無疑將成為江南土墩墓的分期標尺,。對研究商周時期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的關系,、中華文明的一體化進程等重大課題也具有重要意義,。
上文介紹的船棺墓的出現,,證明西周時期,天王鎮(zhèn)一帶應該有很多湖泊或水域,,當時這里的百姓靠漁獵為生,,而現在天王鎮(zhèn)卻是典型的丘陵地勢。這個發(fā)現,,具有巨大的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