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拉貝故居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廣州路小粉橋1號,。1932年夏天,,拉貝同金陵大學農學院院長謝金聲,簽訂了一份由學校建一座集辦公和居住于一體的房屋出租給拉貝的協(xié)議,,農學院將在當時的小桃園10號(現(xiàn)為小粉橋1號)金陵大學校園內建好的這幢西式花園別墅出租給拉貝,。拉貝全家在這里生活了7年。
1937年8月,,日本飛機開始對南京狂轟爛炸,,拉貝從避暑的北戴河趕回南京,親自設計了位于他庭院內的救濟難民的防空洞,,隨后帶領大家對8月份初建的防空洞進行改造加固。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淪陷了,。大批中國人涌向安全區(qū),安全區(qū)內設了25個難民收容所,。拉貝的住宅小粉橋1號是其中之一,被稱為“西門子難民收容所”,,難民最多時這里收留了630多人。
建設歷史
拉貝故居位于南京大學鼓樓校區(qū)內,,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德國西門子公司駐南京代表約翰·拉貝拯救了數(shù)以萬計中國難民的生命,同時他還將當時的情景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日記長達2400多頁,,真實記錄了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暴行。
1996年12月,,拉貝的外孫女萊茵哈特夫人在美國紐約公開了《拉貝日記》,,拉貝故居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2003年德國總統(tǒng)約翰內斯·勞訪問南京大學后,,積極推動故居修繕和改建計劃的啟動,。2005年12月6日,,南京大學與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西門子公司簽訂協(xié)議,,除修繕故居外,并將在故居原址建立“拉貝與國際安全區(qū)紀念館”,、“拉貝國際和平與沖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2006年免費對公眾開放。
2006年6月,,拉貝舊居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南京大學拉貝與國際安全區(qū)紀念館(拉貝舊居)名列其中,。 2014年,,拉貝故居成為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zhàn)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之一,。
人物簡介
拉貝,,即約翰·拉貝(John H. D.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1882年出生于德國漢堡,,是生于漢堡市的德國商人,,父親是一名船長,他16歲時,,父親就因病離開了人世,。初中才畢業(yè),拉貝就中斷學業(yè),,到社會上謀生,。1909年,拉貝來到向往已久的中國,,他的未婚妻道拉也隨后來到北京,,他們在北京結為伉儷。他進入了德國西門子工作,,先后成為北京,、天津分公司的經(jīng)理,。1931年11月,,拉貝來到當時的首都南京開拓業(yè)務,,出任南京分公司經(jīng)理,。后來他成為了納粹黨員,,并成為南京地區(qū)納粹黨領袖,。
拉貝在中國
拉貝與金陵大學農學院院長謝金聲簽訂了一份協(xié)議,,由學校建一座集辦公與居住為一體的房屋出租給拉貝,。房屋位于廣州路小粉橋1號,,環(huán)境幽雅寧靜,。他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周圍的居民對他友善熱情,拉貝在這里工作,、生活得極為愉快,。
二戰(zhàn)中的拉貝
七.七事變的槍聲打破了拉貝寧靜的生活。1937年8月,,日軍開始對南京狂轟濫炸,。拉貝正在北戴河休假,他星夜兼程趕了回來,。他在院子里修筑了一個防空洞,,提供給家里的傭人和附近的居民使用。11月,,他和一些西方人設立了一個安全區(qū),,希望在南京淪陷的最危險時刻,為難民提供一個躲避的場所,。他被推為安全區(qū)的主席,,拉貝明白自己肩負的擔子有多重。他說:“由我出任主席,,我不應再有絲毫的猶豫,。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年時代都在這個國家愉快渡過,我的兒孫都出生在這里,,我的事業(yè)在這里獲得了成功,,我始終得到了中國人的厚待?!?安全區(qū)內設有25個難民收容所,,聚集了近30萬難民。拉貝作為非常時期的“執(zhí)行市長”,,面對的困難象千萬座大山。他利用自己的納粹身份,,與日軍斗智斗勇,,與日本領事館反復交涉、抗議,,阻止日軍的恣意侵犯和屠殺,;他把他租住的院子,設為“西門子”難民收容所,,收留了600多個附近的居民,,丁永慶、宗有琴,、李世珍,,當年都在這里得到過拉貝的保護,;他在這里寫下了著名的《拉貝日記》,記錄了日軍暴行的500多個慘案,;他帶領他的委員們尋求國際援助,,募集資金,購買糧食和藥品,,特別是歷盡艱辛,,從上海搞來了能預防腳氣漫延的蠶豆。難民們對他頂禮膜拜,,稱他為活菩薩,。為表達對拉貝的敬意,麥卡勒姆牧師專門譜寫了一首《南京難民合唱曲》,,歌詞幽默中隱匿著辛酸:我們要蠶豆做早飯,,我們要蠶豆做午飯……1938年2月,拉貝應西門子總部要求,,返回德國,。他把躲在他家養(yǎng)傷的中國飛行員王光漢,扮作他的傭人安全地帶到了上海,,又護送到香港,。拉貝回到德國后,他在柏林馬不停蹄作了五場報告,,義憤填膺地揭露日軍在南京的暴行,。他播放了南京紅十字會主席約翰·馬吉牧師拍攝的日軍暴行影片。他還給阿道夫·希特勒本人和赫爾曼·戈林寄了一份暴行報告,,期望德國趕快出面阻止盟友日本仍在繼續(xù)的非人道暴行,。為此,他受到蓋世太保的迫害,。二次大戰(zhàn)結束后,,拉貝因為他的納粹身份又受到不公正待遇。在他最消沉的日子里,,在他瀕臨餓斃的絕境中,,南京的老鄉(xiāng)沒有拋棄他!來自南京的募捐,,食品包裹仿佛從天而降,,使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氣。晚年的拉貝,,對南京的思鄉(xiāng)之苦魂牽夢縈,。
二戰(zhàn)后的拉貝
1950年,拉貝在柏林患中風去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拉貝因曾是納粹黨員而被先後蘇聯(lián)和英國逮捕,。在面見了朱可夫元帥并證實他沒有犯錯之后,他在1946年六月被同盟國去納粹化和釋放,,生活拮據(jù),。宋美齡很快就找到了拉貝一家的下落,希望拉貝能在東京審判中作為南京大屠殺的證人出席,,但被拉貝婉言拒絕,。鑒于在南京時的功績,他因而得到南京市民的捐助及國民政府每月金錢和糧食接濟,,全家得以度過戰(zhàn)后物質匱乏的難關,,包括蘇聯(lián)封鎖西柏林的艱難日子。這種接濟一直持續(xù)到國民政府撤離南京為止,。
拉貝日記現(xiàn)世
1950年1月5日拉貝于西柏林中風逝世,,日記資料由他的家人保存。1996年年底拉貝日記重見天日后,,拉貝才重新為世人所知,。1997年他的墓碑由柏林搬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保存?!±愂且话俣嗄曛械玛P系史當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2006年10月31日,德國駐上??傤I事Dr.Roehr(中文名“芮悟峰”)在南京拉貝故居落成儀式上的講話中說,,“還有誰能比他更好地代表德中兩國之間的友誼呢?”在拉貝的墓碑上,,刻畫了一個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八卦圖,;而遠在美國的一個墓園里,一塊墓碑上也鐫刻了中式建筑的圖案和“金陵永生”幾個大字,,這里埋葬著當年金陵女子大學的魏特琳女士,。這位拯救了無數(shù)中國婦孺的美國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時刻說道:“如有來生,,還將為中國服務,。”拉貝有個中文名叫“艾拉培”,,南京人民寫給他的感謝信中,,對他就是使用了這個稱呼,。
紀念機構
德國海德堡拉 : 貝交流中心在德國海德堡,,拉貝之孫托馬斯·拉貝教授建立了一個旨在促進世界和平的小型的約翰·拉貝交流中心。網(wǎng)頁有中德英日四種語言文字的信息。2005年8月,,在德留學生及旅德華人為其捐獻了一尊小型半身青銅塑像,。2009年4月,他曾在北京為扮演皇叔朝香宮鳩彥日本演員香川照之頒發(fā)「約翰拉貝和平獎」,,并向中日雙方建議南京與廣島結為夥伴城市,,以換取日本官方正式承認南京大屠殺。
拉貝與國際安全區(qū)紀念館 :拉貝故居
拉貝在中國獲得的榮譽
2009年10月,,在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共同主辦,,由國際在線網(wǎng)站承辦,,共有5千6百多萬人次網(wǎng)友投票,評選百年來對中國貢獻最大,、最受中國人民愛戴或與中國緣分最深的國際友人的“中國緣·十大國際友人”網(wǎng)絡評選中,,當選“十大國際友人”。
交通信息
1. 乘坐地鐵1號線到珠江路下車,,步行59米,。
2. 乘坐6路、48路,、65路,、91路、532路,、y6路到珠江路中山路站下車,,步行23米。
3. 乘坐1路,、16路,、25路、33路,、y1路,、y16路到中山路珠江路南站下車,步行77米,。
實用信息
貝拉故居于周一到周五開放,,8:30-16:30。
門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