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之前,,中國共舉行過七屆全國運動會,。1930年,自第四屆全國運動大會召開之后,,蔣介石提出要在南京興建一座大規(guī)模的中央體育場,,作為以后召開全國運動大會的基地,。
1930年4月,國民政府為籌備1931年10月份召開的全國運動大會,,組織了籌備委員會,,指派林森、何應欽,、朱培德,、宋子文、王正廷,、蔣夢麟,、劉瑞恒、吳鐵城,、魏道明九人為籌備委員,,并公推林森為常務委員,主持會務,;以陵園管理委員會總務處長夏光宇為主任干事,負責具體事務,?;I委會擬建造一座體育場,經國務會議指定,,以中山陵園界內,、靈谷寺南部1200畝土地為全運會體育場場址,這就是后來的中央體育場,。
體育場興建之前,,這是一片荒蕪之地,地面崎嶇不平,,民墳荒冢比比皆是,。1930年5月,全運會籌委會會同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及參謀本部陸地測量局,,對全運會場址進行測量,,并招標遷移了地面上的墳冢。全部土方工程由新記公司承包,,耗資5.64萬元,。同時,籌委會延請基泰工程司關頌聲,、楊廷寶等建筑師設計繪圖,。9月,建筑圖樣繪制完畢,。
1931年2月,,籌委會對建筑工程進行招標,利源建筑公司以84.9301萬元的報價中標承建(設備不算在內)。利源建筑公司中標后,,因限期短促,,立即開工。這年的5月10日上午10時,,舉行了隆重的奠基禮,,蔣介石等國民政府軍政要員以及國民會議代表約三四百人出席了奠基儀式,蔣介石在典禮上發(fā)表講話說:“欲恢復民族地位與精神,,須先養(yǎng)成健全之體格,,故體育一端,比較德育尤為重要,?!钡旎幵O在田徑賽場司令臺左方,在距地面約二米處置奠基石一塊,,上刻“中華民國二十年五月十日中央體育場奠基紀念”二十個鎏金大字,;另置鐵匣子一個,內放大會籌備經過報告,、各項體育運動規(guī)則,、全場圖樣,以及《申報》,、《中央日報》,、《新京日報》等報紙各一份。為了使全運會能在10月10日這一天如期舉行,,利源建筑公司共動用了三千名工人,,夜以繼日的工作,終于在8月底之前各項主體工程基本竣工,。工程總造價一百四十余萬元,。
中央體育場建成后,原定于1931年10月10日召開的第五屆全國運動大會,,由于受到17省水災和·九一八”事變的影口向,,未能如期舉行。
1933年10月10日,,由國民政府教育部組織的第五屆全國運動大會在中央體育場隆重舉行,,這是中央體育場建成后舉辦的運動會。當時,,全國有33個單位參加,,各省市選派的運動員超過2697人,一時盛況空前,。在這次運動會上,,運動員共打破21項田徑,、4項游泳全國紀錄,上海代表隊獲得這屆全國運動會的獎牌總數(shù)第一名,。引人注目的是,,東北運動員劉長春分別以10秒7和22秒1的優(yōu)異成績創(chuàng)造了100米和200米兩項短跑全國好紀錄,而這兩項紀錄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才被打破,。尤為感人的一幕是在東北淪陷區(qū)內,,曾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的著名短跑名將劉長春等人,歷經無數(shù)艱辛,,從日寇鐵蹄下的家鄉(xiāng)入關趕來參加運動會,。開幕式上他們致誓詞:·我們心目中共同競爭的錦標是恢復東北各省的地圖顏色?!翱磁_上觀眾們群情激奮。
抗戰(zhàn)結束后,,南京中央體育場曾被選為申辦奧運會的主體育場,,但終因為戰(zhàn)火,奧運夢想沒有在這里實現(xiàn),。
1992年,,中央體育場舊址被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中央體育場游泳池被拆除,在原有基礎上改建成一座現(xiàn)代化的室內游泳館,,并保留了當年的建筑和泳池,。
2003年,中央體育場籃球場被拆除,,后改建成一座現(xiàn)代化的室內網球館,。
2006年,中央體育場舊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由于長時間被民居湮沒,棒球場僅存的兩座牌坊被發(fā)現(xiàn),。
2017年,,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
2018年6月,,中央體育場舊址群體建筑之國術場的修繕工程開始,。
中央體育場充分利用四周高、中間平曠的地勢,,因地制宜,,進行設計和建設,,各項建筑均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體育場分為田徑賽場,、游泳池,、棒球場、籃球場(與排球場合用),、國術場和網球場六個部分,,另外還有跑馬場、足球場等,。各場皆有看臺,,總共可容觀眾六萬余人,當時堪稱“遠東第一”,。
田徑場是中央體育場的主要建筑,,位于全場東南方。平面呈橢圓形,,南北走向,,占地面積約77畝。周圍是看臺,,中間是田徑場,。田徑場長300米,寬130米,,內設10米寬的500米跑道一圈,,13米寬的200米直道二條。跑道南北端設有籃球場和網球場,。跑道內側設有標準足球場,,以及跳高、跳遠,、投擲等田徑賽場,;跑道兩端,設有網球,、排球及籃球等田徑賽場,,以備各項運動決賽可以同時在運動場內舉行。場地南北兩端,,各有一根數(shù)丈高的旗桿,,用于懸掛國旗。田徑場內有完整的排水系統(tǒng),。
場地四周為看臺,,可容三萬五千余名觀眾。大門位于賽場東西兩側,,各筑門樓一座,。西門樓上為司令臺,,設有播音機和水箱;樓下為辦公室,。東門樓上為特別看臺,,與司令臺遙遙相對。東西門樓均為一座中國傳統(tǒng)牌樓式建筑,,面闊九間,,高三層,上部裝飾有八個云紋望柱頭和七個小牌坊屋頂,,門樓上朝向賽場的一面蓋有梁板式的鋼筋混凝土雨篷,,兩側設有男女休息室和男女盥洗室。從賽場外部看,,門樓下面有三個大小相同的拱形門,,門高5.5米;從賽場內部看,,門樓下部只有一個長方形的門,;在內外門之間,是一個長15.2米,、寬12.2米的大穿堂,,其左右建有辦公室、裁判員休息室和新聞記者休息室,。在東,、西、南三面看臺之下,,建有運動員宿舍及浴室,、廁所等,可容2700人居住,。惟獨北面看臺利用天然地勢依山而建。它是當時全國大的田徑賽場,。
游泳池位于田徑賽場的西北面,。其入口處是一座中國古典宮殿式的建筑,面朝西南,。該建筑平面為長方形,,長26.28米,寬13.4米,,鋼筋混凝土結構,,廡殿頂,屋面覆琉璃筒瓦,,雕梁畫棟,。地上一層,,地下一層,地上一層中間為辦公室,,東南部是男子更衣室,、廁所和淋浴室,西北部是女子更衣室,、廁所和淋浴室,;地下一層為濾水器房和鍋爐房。建筑物的正前方為游泳池,,游泳池一切設備在當時均堪稱一流,。游泳池為長方形,長50米,,寬20米,,設有9條泳道,可供9人同時參加比賽,。池底呈坡狀,,淺處為1.2米,深處為3.3米,,可供跳臺跳水之用,。池壁和池底貼有白色瓷磚。四壁裝有水內電燈32盞,。游泳池的東南,、西北兩面為普通看臺,西南面為特別看臺,,可容觀眾四千人,。游泳池歷經六十余年的日曬水浸,至今沒有發(fā)生過滲漏,。
棒球場位于田徑賽場的北面,,游泳池的東面,平面形似折扇,,依山而筑,,三面設有看臺,可容四千余人,。場內有運動員休息室,。場地四周設有鐵絲網墻。場外設有二座正方形售票亭,,辟有兩個門通向場內,。
籃球場位于田徑場的西面,南與國術場相望,。平面呈長八角形,。利用原有地勢挖成盆形,,盆底作為球場,場址中央用光滑木板鋪成,,四周順著升起的地勢筑成水泥看臺,,可容觀眾五千余人。正門朝南,,入口處為一平臺,,其上建有一座三開間的牌坊,云紋望柱頭,,平臺四周以及正門入口處的臺階兩側,,圍以水泥假石雕紋欄桿。平臺之下為運動員入場通道,,兩側為運動員更衣室及廁所等,。入場口掛有記分牌。在籃球場的看臺之上,,為八角形的環(huán)場通道,,通道除南面外,每一邊都建有一二座單開間牌坊,,作為觀眾疏散口標志,。在籃球場外還建有六座正方形的售票亭。
國術場位于田徑場的西面,,籃球場的正南面,,平面呈正八角形,使四周視距相等,,遠視距18.2米,,滿足國術比賽適宜近距離觀看的要求。整個場地形似一個盆地,,場上鋪滿黃土,。正門朝北,迎著正門拾級而上,,有一座牌坊與籃球場相呼應,。經牌坊達大平臺,平臺上陳列著各種武術器械,,平臺下建有辦公室、運動員更衣室和廁所等,。平臺上的牌坊為三開間的牌坊,,造型與籃球場的牌坊相同。平臺四周圍以水泥假石雕紋欄桿,。除正門一面外,,其余七面均為看臺,,可容觀眾五千四百余人??磁_之上設有環(huán)場通道,。看臺的八角均設有進出口通道,。場外四周設有四座正方形售票亭,。
網球場位于田徑場西南面,與籃球場,、國術場同在一條軸線上,。整個場地分三個部分,共有16個分賽場,,每一賽場均設有高高的鐵絲網,。四周設看臺,可容觀眾一萬余人,。在場地南面高地上,,建有一座中國古典式建筑,作為更衣室,、浴室,、廁所和休息室。
跑馬場位于籃球場的西面,,平面為橢圓形,,長度超過田徑賽場的一倍,寬度與田徑賽場相當,,跑道略高起,,四周僅圍以木欄。場中辟有足球場,,并置有木看臺一排,。
中央體育場在建筑功能上吸收了西方體育場的先進經驗,因而布局合理,,場地開闊,;而在建筑風格上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牌樓及細部裝飾,因此整組建筑顯得堅固壯觀,、協(xié)調統(tǒng)一,。它在當時國內建筑界具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