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爾陵”,,又譯泰姬瑪哈,是印度知名度較高的古跡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內(nèi),,亞穆納河右側(cè)。泰姬陵是莫臥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jì)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即泰姬·瑪哈爾而建立的陵墓,,被譽(yù)為“完美建筑”。作為莫臥兒王朝最偉大的陵寢,它既是印度建筑中較為著名的,,也是印度文化融合不同傳統(tǒng)影響的體現(xiàn),。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shù)較為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chǎn)中令世人贊嘆的經(jīng)典杰作之一,。
泰姬陵還被美國《國家地理·旅行家》雜志評為是“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的人類創(chuàng)造的不朽的“世界奇觀”,。
此花園是一個典型的波斯式花園(Persian garden),位于主體前方,,中央有一水道噴泉,,而且有兩行并排的樹木把花園劃分成4個同樣大小的長方型,因?yàn)椤?”字在伊斯蘭教中有著神圣與平和的意思,。
主體建筑呈八角形,,中央是半球型的圓頂,整座主體都以沙·賈汗最喜歡的白色大理石所建,,而在白色的大理石上則鑲滿了各種顏色的寶石,,拼綴成一些美麗的花紋與圖案。建筑時,,在主體下方挖了18個井,,每個井都以一層石頭、一層柚木的方式,,把地基層層疊起,,以減低地震對主體的傷害,可見沙·賈汗對皇后的愛護(hù),。陵墓內(nèi)部只靠室外透入的陽光照明,在大理石屏風(fēng)內(nèi)有兩副空石棺,,而沙·賈汗與皇后的真正長眠地點(diǎn)是在地下另一土窖中,。
在主體兩旁各有一座清真寺,以紅砂巖建筑而成,,頂部是典型的白色圓頂,,而興建這兩座清真寺的主要目的,是維持整座泰姬陵建筑的平衡效果,,以達(dá)到對稱之美,。
韶關(guān)市攝影愛好者侯剛在印度泰姬陵拍攝過程中的驚世發(fā)現(xiàn)——泰姬陵在水中的倒影呈現(xiàn)了泰姬的少女形象。這是全世界首次有人提出這一觀點(diǎn),,已引起了中印兩國有關(guān)部門的重視,。這個發(fā)現(xiàn)令在場的人嘖嘖稱奇,許多人表示,,這一發(fā)現(xiàn)可能成為提供破解印度古老文明歷史之謎的又一個佐證,。而且從這個角度看,泰姬陵的本身就像一個少女的頭像。
泰姬陵的構(gòu)思和布局充分體現(xiàn)了伊斯蘭建筑藝術(shù)莊嚴(yán)肅穆,、氣勢宏偉的特點(diǎn),,整個建筑富于哲理,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藝術(shù)珍品,。所有游客都把印度人民的這一非凡杰作稱為印度的奇珍,。
這座伊斯蘭風(fēng)格的建筑外形端莊宏偉,無懈可擊,,寢宮門窗及圍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鏤雕而成,,墻上用各色寶石鑲嵌出色彩艷麗的花朵。
建筑群總體布局完善:布局很簡明,,陵墓是唯一的構(gòu)圖中心,,它不像胡瑪雍陵那樣居于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于中軸線末端,,在前面展開方形的草地,,因之,一進(jìn)第二道門,,有足夠的觀賞距離,,視角良好,仰角大約是1:4.5,。建筑群的色彩沉靜明麗,,湛藍(lán)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著晶瑩潔白的陵墓和高塔,,兩側(cè)赭紅色的建筑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蕩漾在澄澈的水池中,,當(dāng)噴泉飛濺水霧迷時,,景象尤其魅人。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著樂生的歡愉氣息,。
陵墓肅穆明朗,構(gòu)圖穩(wěn)重舒展:臺基寬闊,,和主體約略成一個方錐形,,但四座塔又使綜輪廓空靈,同青空相穿插滲透,。它的體形洗練:各部分的幾何形狀明確,,互相關(guān)系清楚,虛實(shí)變化肯定,,沒有過于瑣碎的東西,,沒有含糊不清的東西,,誠樸坦率。它的比例和諧:主要部分之間有大體相近的幾何關(guān)系,,例如,,塔高(連臺基)近于兩塔間距離的一半,主體的立面的中央部分的高近于立面總寬度的一半,,立面兩側(cè)部分的高近于立面不計抹角部分的寬度的一半,,其余的大小、高低,、粗細(xì)也各得其宜,。它的主次分明:穹頂統(tǒng)率全局,尺度最大,;正中凹廊是立面的中心,,尺度其次;兩側(cè)和抹角斜面上凹廊反襯中央凹廊,,尺度第三,;四角的共事尺度最小,它們反過來襯托出中央的闊大宏偉,。此外,,大小凹廊造成的層次進(jìn)退、光影變化,、虛實(shí)對照,,大小穹頂和高塔造成的活潑的天際輪廓,穹頂和發(fā)券和柔和的曲線,,等等,,使陵墓于肅穆的紀(jì)念性之外,又具有開朗親切的性格,。
熟練運(yùn)用構(gòu)圖的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陵墓方形的主體和渾圓的穹頂在形體上對比很強(qiáng),,但它們卻是統(tǒng)一的:它們都有一致的幾何精確性,主體正面發(fā)券的輪廓同穹頂?shù)南嗪魬?yīng),,立面中央部分的寬度和穹頂?shù)闹睆较喈?dāng)。同時,,主體和穹頂之間的過渡聯(lián)系很有匠心:主體抹角,,向圓接近;在穹頂?shù)乃慕遣贾昧诵●讽?,它們形成了方形的布局,;小穹頂是圓的,而它們下面的亭子卻是八角形的,,同主體呼應(yīng),。
四個小穹頂同在穹頂在相似之外好包含著對比:一是體積和尺度的對比,反襯出大穹頂?shù)暮陚ィ欢翘搶?shí)的對比,,反襯出大穹頂?shù)那f重,。細(xì)高的塔同陵墓本身形成最強(qiáng)的對比,它們把陵墓映照得分外端遍地開花宏大,。同時,,它們之間也是統(tǒng)一的:它們都有相同的穹頂,它們都是簡練單純的,,包含著圓和直的形式因互,;而且它們在構(gòu)圖上聯(lián)系密切,一起被高高的臺基穩(wěn)穩(wěn)托著,,兩座塔形成的矩形同陵墓主體正立面的矩形的比例是相似的,,等等。除了對比著各部分有適當(dāng)?shù)穆?lián)系,、呼應(yīng),、相似和彼此滲透之外,它們之間十分明確的主從關(guān)系保證了陵墓的統(tǒng)一完整,。
泰姬陵整個陵園是一個長方形,,長576米,寬293米,,(另一資料:陵區(qū)南北長580米,,寬305米)總面積為17萬平方米。四周被一道紅砂石墻圍繞,。正中央是陵寢,,在陵寢東西兩側(cè)各建有清真寺和答辯廳這兩座式樣相同的建筑,兩座建筑對稱均衡,,左右呼應(yīng),。陵的四方各有一座尖塔,高達(dá)40米,,內(nèi)有50層階梯,,是專供穆斯林阿訇拾級登高而上的。大門與陵墓由一條寬闊筆直的用紅石鋪成的甬道相連接,,左右兩邊對稱,,布局工整。在甬道兩邊是人行道,,人行道中間修建了一個“十”字形噴泉水池,。
陵園分為兩個庭院:前院古樹參天,奇花異草,,芳香撲鼻,,開闊而幽雅,;后面的庭院占地面積最大,由一個十字形的寬闊水道,,交匯于方形的噴水池,。噴水池中一排排的噴嘴,噴出的水柱交叉錯落,,如游龍戲珠,。后院的主體建筑,就是著名的泰姬的陵墓,。陵墓的基座為一座高7米,、長寬各95米的正方形大理石,陵墓邊長近60米,,整個陵墓全用潔白的大理石筑成,,頂端是巨大的圓球,四角矗立著高達(dá)40米的圓塔,,莊嚴(yán)肅穆,。象征智慧之門的拱形大門上,刻著《古蘭經(jīng)》,。中央墓室放著泰姬和沙·賈汗的兩具石棺,,寶石閃爍。
寢宮居于陵墓正中,,四角各有一座塔身稍外傾的圓塔,,以防止地震塔傾倒后壓壞陵體。寢宮的上部為一高聳飽滿的穹頂,,下部為八角形陵壁,,上下總高74米,用黑色大理石鑲嵌的半部古蘭經(jīng)的經(jīng)文置于4扇拱門的門框上,。寢宮內(nèi)有一扇由中國巧匠雕刻得極為精美的門扉窗欞,。寢宮共分宮室5間,宮墻上有構(gòu)思奇巧的用珠寶鑲成的繁花佳卉,,使宮室更顯光彩照人,。中央八角形大廳是陵墓的中心,在墻上鑲嵌著淺浮雕和精美的寶石,。中心線上安放著泰姬的墓碑,,國王沙·賈汗的墓碑則位于其旁邊。
竣工后的泰姬陵全長583米,,寬304米,,四周是紅砂石墻緊緊包圍,。整座陵墓占地17萬平方米,。陵寢居中,,東西兩側(cè)各建有式樣相同的建筑:一是清真寺,一是答辯廳,。陵的四方各有一座高達(dá)40米的尖塔,,內(nèi)有50級階梯。此塔專供穆斯林教徒們每天拾級而上,,登高朗誦《古蘭經(jīng)》,,已及祈禱朝拜之用。
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筑,,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圓頂高62米,令人嘆為觀止,。四周有四座高約41米的尖塔,,塔與塔之間聳立了鑲滿35種不同類型的半寶石的墓碑。陵園占地17公頃,,為一略呈長形的圈子,,四周圍以紅沙石墻,進(jìn)口大門也用紅巖砌建,,大約兩層高,,門頂?shù)谋趁娓饔?1個典型的白色圓錐形小塔。大門一直通往沙杰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則擺放了他們的石棺,,莊嚴(yán)肅穆。
花園中間是一個大理石水池,,水池盡頭則是陵墓,,內(nèi)有兩座空的石棺,棺木一大一小,,沙·賈汗王及皇后葬于空棺處地下的土窖內(nèi),。陵墓主殿四角都有圓柱形高塔一座,每座塔均向外傾斜12度,。墓室中央有一塊大理石的紀(jì)念碑,,上面刻著幾行波斯文:“封號宮中翹楚泰姬瑪爾哈之墓”。站在陵墓旁邊回廊中央的石塊上,,可以感受到強(qiáng)烈的回音,,令人迷蒙不已。后方草坪為當(dāng)時宮殿的葡萄園,。主體建筑外觀以最高級純白大理石打造,,內(nèi)外鑲嵌美麗的寶石(水晶、翡翠,、孔雀石),,陵墓的每一面都有33米高的拱門,,陵前水池中的倒影,看起來好像有兩座泰姬陵,。這些鑲嵌的經(jīng)文中,,以“邀請心地純潔者,進(jìn)入天堂的花園”這句最負(fù)盛名,。陵寢內(nèi)還有一扇精美的門扉窗欞,,傳說是出自中國明代工匠的雕刻。在中央的宮室里則設(shè)有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圍欄,,里面放著的就是世界聞名的沙·賈漢和泰姬的兩座大理石棺槨,,但這兩座石棺卻不是真的,因?yàn)檎婀装卜旁诘氐紫碌牧硪婚g地下室內(nèi),。棺槨上以翡翠,、瑪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余種價值連城的寶石鑲嵌出精致的茉莉花圖案,其工藝之精細(xì),、色彩之華麗,,可謂巧奪天工,無與倫比,。從外表上看,,由于整座陵墓系由純白大理石砌成,因此,,一日之中,,隨著晨曦、正午和晚霞三時陽光強(qiáng)弱的不同,,照射在陵墓上的光線和色彩就會變幻莫測,,呈現(xiàn)出不同的奇景。每逢花好月圓之夜,,景色更為迷人,。正如沙·賈漢在建好之初所說:“如果人世間有天堂與樂園,泰姬陵就是這個樂園,?!?/p>
泰姬陵在早中晚所呈現(xiàn)出的面貌各不相同,早上是燦爛的金色,,白天的陽光下是耀眼的白色,,斜陽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從灰黃、金黃,,逐漸變成粉紅,、暗紅、淡青色,,而在月光下又成了銀白色,白色大理石映著淡淡的藍(lán)色螢光,,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有人說,不看泰姬陵,,就不算到過印度,;不在月光下來到泰姬陵,就不算到過泰姬陵,。2004年11月27日,,泰姬陵有條件的對游客開放夜游,門票高達(dá)1500盧比,,成為世界上一個早中晚游覽票價不一樣的景點(diǎn),。
陵園無論構(gòu)思還是布局都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整體,它充分體現(xiàn)了伊斯蘭建筑藝術(shù)的莊嚴(yán)肅穆,、氣勢宏偉的獨(dú)特魅力,。凡到此陵參觀過的游客,無不感嘆,。
泰戈爾說,,泰姬陵是“永恒面頰上的一滴眼淚”。
阿姬曼·芭奴,,這個來自波斯的女子,,美麗聰慧,多才多藝,,入宮19年,,用自己的生命見證了沙·賈汗的榮辱征戰(zhàn)。沙杰汗封她為“泰姬·瑪哈爾”,,意為“宮廷的皇冠”,,可謂是三千寵愛在一身??上У氖?,不論中外,自古紅顏多薄命,,泰姬在生下第14個孩子后香消玉殞,。死訊傳來,沙·賈汗竟然一夜白頭,。
于是,,一個悲痛的丈夫,,動用了王室的特權(quán),傾舉國之力,,耗無數(shù)錢財,,用22年的時間為愛妻寫下了這段瑰麗的絕響。正如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說,,愛情的力量在這里震撼了所有的人,。
1632年,泰姬陵在沙杰汗選中的印度北部亞穆納河轉(zhuǎn)彎處的大花園內(nèi)開始動工興建,。此處位于亞穆納河下游,,十分空曠,沙杰汗可以從河上游的阿格拉城堡上遠(yuǎn)遠(yuǎn)地望見,。建筑學(xué)和珠寶最受沙杰汗喜愛,,因此,他選用大理石建造泰姬陵,,并以十分精巧的手藝在大理石上鑲嵌無數(shù)寶石作裝飾,。本國以及波斯、土耳其,、巴格達(dá)的建筑師,、鑲嵌師、書法師,、雕刻師,、泥瓦工共計兩萬多人參與了泰姬陵的建設(shè)。此工程選用了本國的大理石,,中國的寶石,、水晶、玉和綠寶石,,巴格達(dá)和也門的瑪瑙,,斯里蘭卡的寶石,阿拉伯的珊瑚等,。
1653年(也有人說是1654年),,泰姬陵建成。時至今日,,已經(jīng)300多年了,,但它的輝煌和氣派依然未減。來到泰姬陵,,一座高30米,、用紅沙巖落成、頂部有座八角亭的十分氣派的拱門展現(xiàn)在眼前,其大理石結(jié)構(gòu)十分突出,,上面鑲嵌有美麗的花朵,,配以優(yōu)美的書法。
泰姬陵是沙·賈漢為紀(jì)念他第二任妻子穆塔茲·馬哈爾修建的,。1631年馬哈爾死于他們的第十四個孩子出生之后,,時年39歲。沙·賈漢極度傷心,,據(jù)說一夜間白了頭發(fā),。同年這座陵墓動工修建,當(dāng)時的許多工匠都是來自歐洲,。直到1653年這座陵墓才被建成。當(dāng)然耗資巨大,。有傳說,,沙·賈漢曾想在河對岸修建一座和泰姬陵一樣的黑色大理石的陵墓,但因他晚年遭兒子囚禁,,所以這個愿望沒能實(shí)現(xiàn),。
泰姬陵是用從322公里外的采石場運(yùn)來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卻不是有些照片里的那種純白色建筑,。成千上萬的寶石和半寶石鑲嵌在大理石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從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圍欄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藝,。陽光照射在圍欄上時,,它投下變化紛呈的影子。從前曾有銀制的門,,里面有金制欄桿和一大塊用珍珠穿成的布蓋在皇后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實(shí)際埋葬地之上),。竊賊們偷去了這些珍貴的東西,許多人曾企圖挖取鑲嵌在大理石欄上的寶石,,但泰姬陵的雄偉壯麗仍使人為之傾倒,。
泰姬陵坐落在一個風(fēng)景區(qū)內(nèi),莊嚴(yán)雄偉的門道象征著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圓頂?shù)耐らw,。原先這兒曾有一扇純銀的門,上面鑲嵌著幾百個銀釘,。這些東西都已被劫走,,門是銅制的。
泰姬陵代表了莫臥兒建筑成就的高峰,。這種風(fēng)格的陵墓豎立在一個底座上,,上面飾有光塔,人們對它懷有和對清真寺同樣的崇敬的心情。這種風(fēng)格的紀(jì)念陵墓在印度北部發(fā)展并隨之消失,。
侯邁因在德里的陵墓于1564年動工,,它是泰姬陵的雛形,牢固,、威嚴(yán)而不失精致,、高雅。17世紀(jì)70年代奧朗則布在奧芝加巴德為他的妻子仿造了一座泰姬陵,,可是它沒有泰姬陵的魅力與和諧,。德里的另一陵墓賽夫達(dá)賈之墓于1753年動工,被稱為是“莫臥兒建筑最后的閃光”,,然而它可不是一座人們盡力設(shè)法要運(yùn)河看的建筑物,。這些紀(jì)念陵墓都有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模式——一個大的洋蔥形狀的拱頂、水道,、分成四部分的花有泰姬陵的建造者把這些東西融化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座無與倫比的建筑。與孟加拉的總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劃的陰謀相比,,泰姬陵內(nèi)珍貴財寶的失竊可謂微不足道,。19世紀(jì)30年代,他謀劃拆除當(dāng)時疏于管理,、雜草叢生的泰姬陵,,把大理石運(yùn)往倫敦出售。只是因?yàn)閺牡吕锛t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買主,,這個計劃才作罷,。后來,在1900年當(dāng)了印度總督的柯曾重新修復(fù)了泰姬陵,。
毫無疑問,,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藝術(shù)的典范?;旧嫌纱罄硎ǔ傻慕ㄖ翢o瑕疵,,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它不僅表達(dá)了沙賈汗對愛妻的深切紀(jì)念,,也是他給人類的一份厚禮,。
這座世界七大建筑奇跡背后其實(shí)有一段哀怨纏綿的歷史,了解它的歷史的背景,,確能增加觀賞泰姬陵的趣味,。17世紀(jì)莫臥兒帝國皇帝沙·賈汗為紀(jì)念其愛妃阿姬曼·芭奴,動用了數(shù)萬名工人,,以寶石鑲飾修建陵寢,,圖案之細(xì)致令人叫絕,。
泰姬陵:6:00~20:00
博物館:10:00~17:00,周五閉館
外國人:1300盧比
印度人:白天20盧比,,早上7點(diǎn)前或下午5點(diǎn)為110盧比
注:每周五只對當(dāng)?shù)啬滤沽珠_放,。
搭乘火車至Agra Fort,然后搭乘人力三輪車前往,。
自駕車前往或者從新德里搭乘“泰姬號”豪華大巴前往,。
早中晚不同時間去看泰姬陵,景色時時不同,。
夏天去泰姬陵,,要做好“跳舞”的準(zhǔn)備。泰姬陵坐落在一座有三四層樓高的大理石基座上,,游客穿過甬道,、水池,從大門一直走到陵墓后,,要想拾階而上,,必須先脫鞋,以表示尊敬,,即使外國政要也不例外,。在冬天暖陽季節(jié),,光腳踏在潔白的大理石上,,有如云中漫步;而在溫度最高可達(dá)47℃以上的夏天,,終日在火辣辣的陽光燒烤下,,平臺就是一個冒著熱氣的大蒸板,腳下燙得厲害,,游人不得不在平臺上蹦蹦跳跳地快速前行,,從遠(yuǎn)處看,就像是在跳舞,。當(dāng)然,,為了保護(hù)游客以免灼傷,可以穿著鞋套入內(nèi),,售票窗口會免費(fèi)贈送白色鞋套,。另外,進(jìn)入泰姬陵的道路上鋪了一層毯子,,照顧脫鞋的游客,。在泰姬陵主體兩旁各有一座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