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nèi)容
《君主論》是對佛羅倫薩乃至整個意大利幾百年間的“政治實驗和激烈變革”以及馬基亞維利本人多年從政經(jīng)驗的理論性總結(jié)。較為完整地闡述了馬基亞維利的君主專制理論和君王權(quán)術(shù)論,,它對意大利長期戰(zhàn)爭分裂的原因進行了總結(jié),,并提出了實現(xiàn)意大利的統(tǒng)一的方案——建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quán)國家,。試圖把但丁的統(tǒng)一思想與君權(quán)思想付諸實現(xiàn),,盡可能深入權(quán)術(shù)問題,,直接向君主提出種種實行辦法,。
全書討論了“君主國是什么,它有什么種類,,怎樣獲得,,怎樣維持,,以及為什么會喪失”的問題。對于這一系列問題的探索,,作者摒棄了中世紀宗教教條式的推理方法,,從歷史的經(jīng)驗角度出發(fā),以“人性本惡”的基本假設(shè)為依據(jù),,認為國家的產(chǎn)生是出于人性本身的需要,并不是上帝的意志,,從而否認了君權(quán)神授,。他大膽地將政治與倫理道德分離,認為政治的基礎(chǔ)不再是倫理道德,,而應(yīng)由權(quán)力取而代之,。全書共26章,前11章論述了君主國應(yīng)該怎樣進行統(tǒng)治和維持下去,,強調(diào)有勢力保護國家容易,、反之則難,君主應(yīng)靠殘暴和訛詐取勝,;12—14章闡明軍隊是一切國家的主要基礎(chǔ),,君主要擁有自己的軍隊,戰(zhàn)爭,、軍事制度和訓練是君主惟一的專業(yè),。后12章是全書的重點,全面論證馬基亞維利的術(shù)治理論,。
書中對不同類型的君主國做了明確的區(qū)分:如世襲君主國,、混合君主國、依靠自己武力和能力獲得的新君主國,、依靠他人的武力或者由于幸運而獲得的新君主國,、市民君主國和宗教君主國等等。啟示實行統(tǒng)治的君主們?nèi)绾螀⒄談e國的歷史經(jīng)驗,,結(jié)合本國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建立適合自己的君主政體,。這無疑是一個君主在立國之初首先考慮的原則。君主立國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要把基點放在自身的力量上,,凡是這樣做的,日后保持自己的地位,,就沒有多少困難,。這是馬基亞維利對君主鞏固自己的權(quán)力地位提出的第二條原則。任何一位君主或政治家要想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必須學會政治統(tǒng)治的方法,,這就是君主的基本行為原則,既是書中的重點,,也是后世爭論的焦點,。
《君主論》將君王的政治行為和倫理行為截然分開,直言不諱地否定一般公認的道德,。它認為,,人們必須承認世界上有兩種斗爭方法,一種是運用法律,,一種是運用武力,。前種方法是人類特有的理性行為,而后者則是獸性行為,。在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面前,,前者常常使人力不從心,迫使人們必須訴諸后者,。這就要求君王必須懂得如何善于運用野獸的行為進行斗爭,,做君王的如果總是善良,就肯定會滅亡,,他必須狡猾如狐貍,,兇猛如獅子。獅子不能防御陷阱,,狐貍不能抗拒豺狼,,所以,君主做狐貍是要發(fā)現(xiàn)陷阱,,做獅子是要嚇走豺狼,。
《君主論》主張一個君主為了達到自己的事業(yè)或統(tǒng)治目的,不要怕留下惡名,,應(yīng)該大刀闊斧,,使用暴力手段解決那些非用暴力解決不了的事,不必要守信義,,倫理道德可以拋棄不管,,因為目的高于手段,。在守信義有好處時,君王應(yīng)當守信義,。當遵守信義反而對自己不利時,,或者原來自己守信義的理由不復存在的時候,任何一位英明的統(tǒng)治者絕對不能,,也不應(yīng)當遵守信義,。它還告訴君王:“必須學會將這種品格掩飾好?!北仨毩晳T于混充善者,,做口是心非的偽君子。
《君主論》還主張君主應(yīng)當顯得虔信宗教,。使宗教在國家中占有顯要的地位,,這并不是因為宗教的真實性,而在于它是聯(lián)系社會的紐帶,?!毒髡摗分嘘P(guān)于教會王國的論述中指出:“教會王國在取得政權(quán)以后,便受到宗教習慣的保護,,這種君王不需要有軍隊,,因為他們有人心所不能企及的崇高大義所支持?!彼麄冿@然是由上帝所樹立,也是由上帝所把守著,,如果輕易地對它加以評論,,那就是狂妄無知的行為。
馬基亞維利在《君主論》中比較了各種軍隊的特點與優(yōu)劣,,強調(diào)了建立自己的軍隊的必要性,,同時還描述了君主在軍事方面的責任,一針見血地揭露了雇傭軍,、援軍以及混合軍對君主的危害,,呼吁君主建立自己的軍隊以保衛(wèi)國家與人民。馬氏在書中還詳細描繪了君王的治國之道,,強調(diào)君主應(yīng)該是殘酷的,、令人畏懼的,以及一位賢明的君主在維持國家方面的重要性,。
在政治手段問題上,,馬基亞維利認為,用注定要失敗的方法去追求某個政治目標是徒勞的,,即使為了一個很好的目的,,也必須要選擇能夠?qū)崿F(xiàn)它的手段,。手段是達到目的的方法,不要去管手段本身給人的感覺是善與惡,,而要按照純粹的科學方式去處理,。成功的意義在于達到目的,不管這個目的是什么,。假若世界上有一門“成功學”,,專門研究惡人的成功,肯定會和研究善人的成功做得同樣好,。因為惡人成功的事例比圣賢成功的事例并不少,,有時反而更多。如果這門學科成立,,對圣賢和惡人同樣有用,,因為圣賢一旦涉及政治,必定同惡人一樣,,希望自己成功,。
創(chuàng)作背景
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割據(jù)勢力十分嚴重,各城邦國家間的彼此仇視使意大利喪失了中世紀時期在商業(yè)和貿(mào)易方面的領(lǐng)先地位,,而且因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而備受西班牙,、法國、德國和奧地利的蹂躪,。馬基亞維利主張建立統(tǒng)一中央集權(quán)的民族國家,,結(jié)束意大利的分立狀態(tài)。
馬基亞維利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父親曾是一名律師,,但當他出生后,家中除了四壁圖書外已經(jīng)一無所有,,所以他沒有多少受教育的機會,,完全依靠自學。
1494年美第奇家族對佛羅倫薩的統(tǒng)治被推翻,,成立了共和國,。1498年馬基亞維利出任佛羅倫薩共和國第二國務(wù)廳的長官,兼任共和國執(zhí)政委員會秘書,,負責外交和國防,,經(jīng)常出使各國,會見過許多執(zhí)掌政權(quán)的人物,,成為佛羅倫薩首席執(zhí)政官的心腹,,他看到佛羅倫薩的雇傭軍軍紀松弛,極力主張建立本國的國民軍。1505年佛羅倫薩通過建立國民軍的立法,,成立國民軍九人指揮委員會,,馬基亞維利擔任委員會秘書,并在征服比薩的戰(zhàn)爭中,,率領(lǐng)軍隊,,親臨前線指揮作戰(zhàn),1509年比薩投降佛羅倫薩,。在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和教皇的矛盾中,,他到處出使游說,力圖使其和解,,避免將佛羅倫薩拖入戰(zhàn)爭,,并加強武裝以圖自衛(wèi)。但當他1511年前往比薩時,,教皇的軍隊攻陷佛羅倫薩,,廢黜執(zhí)政官,美第奇家族重新控制佛羅倫薩,。馬基亞維利喪失了一切職務(wù),。
1513年馬基亞維利被投入監(jiān)獄,受到嚴刑拷問,,但最終被釋放,,已經(jīng)一貧如洗,隱居鄉(xiāng)間,,開始進行寫作,,據(jù)他給朋友的一封信中描述:“傍晚時分,我回到家中的書桌旁,,在門口我脫掉沾滿灰土的農(nóng)民的衣服,,換上我貴族的宮廷服,我又回到古老的宮廷,,遇見過去見過的人們,他們熱情地歡迎我,,為我提供單人的食物,,我和他們交談,詢問他們每次行動的理由,,他們寬厚地回答我,。在這四個鐘頭內(nèi),我沒有感到疲倦,,忘掉所有的煩惱,,貧窮沒有使我沮喪,死亡也沒能使我恐懼,我和所有這些大人物在一起,。因為但丁曾經(jīng)說過:學習產(chǎn)生的知識將永存,,而其他的事不會有結(jié)果。我記下與他們的談話,,編寫一本關(guān)于君主的小冊子,,我傾注了我的全部想法,同時也考慮到他們的臣民,,討論君主究竟是什么,?都有什么類型的君主?怎樣去理解,?怎樣保持君主的位置,?為什么會丟掉王位?對于君主,,尤其是新任的君主,,如果我有任何新的思路能讓你永遠高興,肯定不會讓你不高興,,一定會受到歡迎,。”在此期間,,他完成了兩部名著《君主論》和《論蒂托·李維的最初十年》,。
核心思想
君主的政治行為不應(yīng)該受到道德規(guī)范的束縛而應(yīng)完全以實效為原則
君主應(yīng)當經(jīng)常做弱小鄰邦的保護者,但不要增加他們的力量
君主必須懂得如何運用人性和獸性(“獅子與狐貍的理論”)
必須保護公民的私人財產(chǎn)
必須重視法律和軍隊的作用
君主應(yīng)當使人民畏懼,,但不應(yīng)當使人民憎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君主國的種類及獲得方法(Chapter I: Of the Various Kinds of Princedom,and of the Ways in Which They Are Acquired)
第二章 論世襲君主國(Chapter II: Of Hereditary Princedoms)
第三章 論混合君主國(Chapter III: Of Mixed Princedoms)
第四章 為什么亞歷山大征服的大流士王國在亞歷山大死后沒有反抗其繼任者(Chapter IV: Why the Kingdom of Darius,Conquered by Alexander,Did Not,on Alexander’s Death,Rebel Against His Successors)
第五章 對于被占領(lǐng)前生活在各自法律之下的城市或君主國該如何統(tǒng)治(Chapter V: How Cities or Provinces Which Before Their Acquisition Have Lived Under Their Own Laws Are To Be Governed)
第六章 關(guān)于依靠自己的軍隊和能力獲得的新君主國(Chapter VI: Of New Princedoms Which a Prince Acquires With His Own Arms and by Merit)
第七章 關(guān)于依靠他人的武力或憑借好運取得的新君主國(Chapter VII: Of New Princedoms Acquired By the Aid of Others and By Good Fortune)
第八章 關(guān)于依靠邪惡之道取得君主國的人(Chapter VIII: Of Those Who By Their Crimes Come to Be Princes)
第九章 關(guān)于市民君主國(Chapter IX: Of the Civil Princedom)
第十章 關(guān)于衡量所有君主國之力量的方法(Chapter X: How the Strength of All Princedoms Should Be Measured)
第十一章 關(guān)于教會君主國(Chapter XI: Of Ecclesiastical Princedoms)
第十二章 軍隊的種類和雇傭軍(Chapter XII: How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Soldiers There Are,and of Mercenaries)
第十三章 關(guān)于援軍,、混合軍以及本國軍隊(Chapter XIII: Of Auxiliary,Mixed,and National Arms)
第十四章 關(guān)于君主對于軍事藝術(shù)的態(tài)度(Chapter XIV: Of the Duty of a Prince In Respect of Military Affairs)
第十五章 關(guān)于世人特別是君主受褒獎或斥責的原因(Chapter XV: Of the Qualities In Respect of Which Men,and Most of all Princes,Are Praised or Blamed)
第十六章 關(guān)于慷概與吝嗇(Chapter XVI: Of Liberality and Miserliness)
第十七章 關(guān)于殘忍與仁慈,以及受人愛戴和被人畏懼哪一個更有利(Chapter XVII: Of Cruelty and Clemency,and Whether It Is Better To Be Loved or Feared)
第十八章 關(guān)于君主守信之道(Chapter XVIII: How Princes Should Keep Faith)
第十九章 君主應(yīng)當避免受人輕視和憎恨(Chapter XIX: That a Prince Should Seek to Escape Contempt and Hatred)
第二十章 城堡以及其他許多被君主們經(jīng)常采用的手段是有利還是有害(Chapter XX: Whether Fortresses,and Certain Other Expedients to Which Princes Often Have Recourse,are Profitable or Hurtful)
第二十一章 君主獲得聲望的行事準則(Chapter XXI: How a Prince Should Bear Himself So As to Acquire Reputation)
第二十二章 關(guān)于君主的大臣們(Chapter XXII: Of the Secretaries of Princes)
第二十三章 如何避開謅媚者(Chapter XXIII: That Flatterers Should Be Shunned)
第二十四章 意大利的君主們喪失國家的原因(Chapter XXIV: Why the Princes of Italy Have Lost Their States)
第二十五章 命運如何影響世事及如何抗急(Chapter XXV: What Fortune Can Effect in Human Affairs,and How She May Be Withstood)
第二十六章 將意大利從蠻族手中解放的勸導(Chapter XXVI: An Exhortation to Liberate Italy from the Barbarians)
歷史影響
1532年,,羅馬教皇克萊門特七世親自批準出版該書,。在以后的二十年內(nèi)該書曾重版了二十五次,影響極大,。但是,,不久,抨擊《君主論》的浪潮開始聚集,。議會下令焚毀馬基亞維利的著作,;在羅馬,馬基亞維利被視為異教徒,;到1559年,,《君主論》在歐洲被列為“禁書”;天主教和新教也聯(lián)合起來反對馬基雅維利,。這一情況一直持續(xù)到十九世紀,。當時,席卷美國、法國,、德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宗教改革運動方興未艾,,意大利要求自由和統(tǒng)一的政治革命在1870年達到高峰。于是,,馬基亞維利的著作才得以恢復名譽,,馬基亞維利的思想又得到首肯。
《君主論》成了歷代君主和統(tǒng)治者的案頭書,,馬基亞維利在《君主論》里所闡述的君主統(tǒng)治和政治權(quán)術(shù)的理論,,即“馬基亞維利主義”,也成了后世一切統(tǒng)治階級鞏固其統(tǒng)治的治國原則,。
英王查爾斯五世對《君主論》“愛不釋手”,;
奧立維·克倫威爾一直珍藏著一份《君主論》手稿的復印件;
法國國王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遭暗殺時隨身還帶著《君主論》,;
普魯士弗雷德里克大公把《君主論》作為自己決策的依據(jù),;
路易十四把《君主論》作為每天睡前的必讀書;
人們在清掃滑鐵盧戰(zhàn)場時,,在拿破侖的用車里找到一本寫滿批注的法文版《君主論》,;
俾斯麥熟諳《君主論》,被人稱為是馬基亞維利主義的虔誠的門徒,;
希特勒說,,他一直把《君主論》放在桌上床邊,經(jīng)常從中吸取力量,;
墨索里尼則對人說:“我認為,,馬基亞維利的《君主論》是政治家最高的指南,至今仍具有生命力,?!?/p>
勿庸置疑,在卡爾·馬克思之前,,還沒有一個人像馬基亞維利那樣,,對人類政治思想產(chǎn)生過如此大的影響,他被稱為“政治學之父”是受之無愧的,。
專家點評
列奧·斯特勞斯認為:“馬基亞維利的著述《君主論》使政治哲學與古希臘羅馬傳統(tǒng)發(fā)生了決裂,,特別是與亞里士多德發(fā)生了決裂,它表現(xiàn)出一種全新的特性,。”馬克思也曾指出“馬基亞維利在書中的闡述使政治的理論觀點擺脫了道德,, 而把權(quán)力作為法的基礎(chǔ),,從而將政治學的基礎(chǔ)由道德轉(zhuǎn)向了權(quán)力。”這在人類政治思想史上是空前的,。
要了解馬基亞維利及其著作《君主論》的思想,,必須結(jié)合他當時的歷史時代來看。15世紀的意大利,,經(jīng)濟上開始衰退,,政治上四分五裂,各個諸侯國在羅馬教皇的支持下長期處于敵對狀態(tài),。羅馬教會既無能力去統(tǒng)一意大利,,又不讓其他勢力來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這使得意大利成為鄰國任意宰割的羔羊,。馬基亞維利是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quán)的民族國家的堅決倡導者,。他認為,由于教皇和教會的存在,、各城邦國家的彼此嫉妒和相互蔑視,,使意大利喪失了中世紀時期在商業(yè)和貿(mào)易方面的領(lǐng)先地位,而且因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而備受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的蹂躪,。面對意大利長期政治分裂造成的內(nèi)憂外患,馬基亞維利認為只有建立起一個統(tǒng)一的集權(quán)政治,,才能抵御外侮消除內(nèi)亂,。雖然他本人衷心地向往崇尚共和制度,但同時也主張只要國王能夠運用手中的權(quán)力,,動用一切公開或隱蔽的手段拯救意大利于水深火熱之中,,實行君王制也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
《君主論》是馬基亞維利14年政治生涯,,特別是外交經(jīng)歷總結(jié)探索的結(jié)果,。綜觀《君主論》,講的是君主的治國之道和興邦之術(shù),,主旨是君主或其他類型的專制統(tǒng)治,,如何鞏固自己的權(quán)力、地位,。中心問題不外政治手段和軍事措施這兩個方面,。書里推崇的是強力而獨裁的君王制度,深刻而鮮明地體現(xiàn)了作者“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思想特點,。在《君主論》問世的年代,幾乎一切引人注目的成功都是與各種卑鄙手段相聯(lián)系的,。那些建立豐功偉績的君王們大都施陰謀,、用詭計,,甚至無恥地戲耍那些恪守信義的人們。
《君主論》是一本名副其實的驚世駭俗之書,,對整個世界的政治思想和學術(shù)領(lǐng)域都產(chǎn)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它作為第一部政治禁書而為世人矚目。在人類思想史上,,還從來沒有哪部著作像《君主論》這樣,,一面受著無情的詆毀和禁忌,另一面卻獲得了空前的聲譽,。有人說它像一本“惡棍手冊”,,因為它觸及了道德信念在政治思考中的位置,在很長時期內(nèi)受到了猛烈的攻擊,。馬基亞維利大膽地點出人類許多劣根性,,正好作為統(tǒng)治者利用之處。他對人性的假設(shè)無法容于基督教文化下的社會,。然而無論我們喜歡或不喜歡,,他所提到的內(nèi)容都是切實存在的。直到20世紀后期,,人們才開始以科學態(tài)度對待它,。在西方,《君主論》被列為最有影響和最暢銷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是人類有史以來對政治斗爭技巧的最獨到,、最精辟、最誠實的剖析,。作者本人也被稱為第一位將政治和倫理學分家的政治思想家,。
馬基亞維利的《君主論》在打破了舊的、自欺式的政治家觀點的同時,,創(chuàng)立了新的政治學觀點,,為后人留下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作者簡介
寫作者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年5月23日—1527年6月22日)是意大利的政治哲學家,、音樂家、詩人,、和浪漫喜劇劇作家,。他是意大利文藝復興中的重要 人物,尤其是他所寫下的《君主論》一書提出了現(xiàn)實主義的政治理論,、以及《論李維》一書中的共和主義理論,。他于1498年進入統(tǒng)治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十人執(zhí)政團(theCouncilofTen)服務(wù),隨后奉派出國擔任外交任務(wù),,這個工作使他獲取許多足供萃取的經(jīng)驗,,以作為往后政治與軍事技巧諍諫的素材,。1512年共和國崩潰,曾長期支配佛羅倫薩政局的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重掌權(quán)力,。由于馬基亞維利意外不當?shù)鼐砣胍粓鲋\叛該家族的陰謀,因而遭受逮捕和折磨,。獲釋后,,被逐出城區(qū),退隱至距離佛羅倫薩南方七里的圣安德列(Sant’Andrea)的小農(nóng)莊,。馬基亞維利失意的余生,,即專注于寫作,其中一些著作試圖說服新任的統(tǒng)治者,,恢復他所熱愛的處理政務(wù)的職位,。1527年該政府被推翻后被逐,同年病死,。
翻譯者
《君主論》的第一個中譯本是伍光建(君朔)先生節(jié)譯本,,題名為馬加維里著《霸術(shù)》,商務(wù)印書館出版,;其次是曾紀蔚譯,,題名蔚意大利麥克維利著《橫霸政治論》,上海光華大學政治學社出版,;第三部譯本題名為《君》,,1934年中國文化學會出版。這些譯本均系根據(jù)英譯本轉(zhuǎn)譯,,早已絕版,。1985年商務(wù)印書館再度出版了由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潘漢典教授翻譯的《君主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