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簡介
葛朗臺是法國索爾城一個最有錢、最有威望的商人,。他利用1789年的革命情勢和種種手段使自己的財產(chǎn)神話般地增長了起來,。葛朗臺十分吝嗇,,有一套理財?shù)谋绢I。他為了省錢,,家里整年不買蔬菜和肉,,由佃戶送來,比較重的家務活由女仆那農(nóng)做,。寒冬臘月舍不得生火取暖,,平時還要克扣女兒和妻子的零用錢。他做木桶生意,,計算得像天文學家那樣準確,,投機買賣從不失敗,區(qū)里人人都吃過他的虧,。在一次葡萄酒買賣中,,葛朗臺欺騙其它葡萄商,最終他的葡萄酒以每桶200元賣了出去,。
……
作品目錄
一,、資產(chǎn)者的面貌
二,、巴黎的堂兄弟
三,、外省的愛情
四、吝嗇鬼的許愿和情人的起誓
五,、家庭的苦難
六,、如此人生
七、結(jié)局
創(chuàng)作背景
19世紀上半葉是法國資本主義建立的初期,,拿破侖在1815年的滑鐵盧戰(zhàn)役中徹底敗北,,由此波旁王朝復辟,統(tǒng)治一直延續(xù)到1830年,。由于查理十世的反動政策激怒了人民,,七月革命僅僅三天便推倒了復辟王朝,開始了長達18年的七月王朝的統(tǒng)治,,由金融資產(chǎn)階級掌握了政權(quán),。《歐也妮·葛朗臺》發(fā)表于1833年,,也即七月王朝初期,。剛過去的復辟王朝在人們的頭腦中還記憶猶新。復辟時期,,貴族雖然從國外返回了法國,,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可是他們的實際地位與法國大革命以前不可同日而語,,因為資產(chǎn)階級已經(jīng)強大起來,。剛上臺的路易十八不得不頒布新憲法,實行民主共和,,向資產(chǎn)階級做出讓步,,以維護搖搖欲墜的政權(quán)。資產(chǎn)階級雖然失去了政治權(quán)力,,卻憑借經(jīng)濟上的實力與貴族相抗衡,。到了復辟王朝后期,資產(chǎn)階級不僅在城市,,而且在貴族保持廣泛影響的農(nóng)村,,都把貴族打得落花流水。復辟王朝實際上大勢已去,。巴爾扎克比同時代作家更敏銳,,獨具慧眼地觀察到這個重大社會現(xiàn)象。
人物介紹
葛朗臺
葛朗臺是小說著力刻畫的人物,。他貪婪,、狡詐、吝嗇,,金錢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獨自觀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臨終前也不忘吩咐女兒看住金子,。他做起生意來是個行家里手,,常裝口吃耳聾,誘使對方上當受騙而自己穩(wěn)操勝券,。他家財萬貫,,但開銷節(jié)省,每頓飯的食物,,每天點的蠟燭,,他都親自定量分發(fā)。為了錢他六親不認,,克扣妻子的費用,;幽禁女兒時,只給她吃冷水和面包,;弟弟破產(chǎn)他無動于衷,;侄兒求他,他置之不理,。作者筆下的這一形象刻畫得極為生動,,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四大吝嗇鬼形象之一,貪婪和吝嗇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簡單地說,,老葛朗臺是一個吝嗇鬼,。早在老葛朗臺“出生”近兩百年前,莫里哀就已經(jīng)為世人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吝嗇鬼形象,,那就是法國人家喻戶曉的阿巴貢,。不過,與阿巴貢相比,,巴爾扎克筆下的老葛朗臺要復雜得多,、精明得多、兇狠得多,,因而也就可怕得多,。阿巴貢的特點是“守財”,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守財奴,,而老葛朗臺則要高明得多,,他一方面“守財”,另一方面更看重“發(fā)財”,。他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守財奴,,同時又不放過任何時機不擇手段地聚斂錢財,而且至死都樂此不疲,。老葛朗臺原來不過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箍桶匠,,是法國大革命為他提供了發(fā)家致富的大好時機,他本人亦稱得上有膽有識,,不僅能夠使用各種手段大大方方地吞并他人的財產(chǎn),,而且有本事抓緊各種機會,,冠冕堂皇地化公為私,,從而使自己的家產(chǎn)急劇膨脹,沒幾年間便一躍成為當?shù)氐氖赘?。老葛朗臺顯然具有處于上升時期虎虎有生氣的第一代資產(chǎn)階級暴發(fā)戶的一切特點,,他既有過人的精力,又有罕見的理財本領,,更重要的是,,除了金錢之外他沒有任何別的信仰,,他惟一的愛好,、惟一的激情就是聚斂金錢,這也是他的全部才干和創(chuàng)造力的集中體現(xiàn)!只要他還活著一天,,他就一定要想方設法擴大自己的財產(chǎn),,處心積慮地把別人的東西通過“合法的”手段弄到手,,無論是巧取還是豪奪皆可一試,反正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因為對于他這樣的人來說,生命再也沒有其他的價值和樂趣,。關于老格朗臺的這種過人的本領和突出的特點,巴爾扎克有一段非常形象,、非常精彩的描寫:
在理財方面,葛朗臺先生就像一只猛虎,一條巨蟒。他懂得如何躺著,、蹲著,,把獵物瞪上半天再撲上去,,張開錢袋的大口,吞進成堆的金幣,接著就安安靜靜地躺下,就像一條吃飽了的蛇一樣,,不動聲色地、冷靜地,、慢條斯理地消化著吃到肚子里的東西,。
更可怕、更耐人尋味的是,,像這樣一個陰險毒辣而又毫無廉恥之心的人,,當?shù)氐睦习傩諈s沒有人怨恨他,盡管幾乎人人都受到過他那鋼牙利爪的傷害,,然而受害者卻無一例外地對他表示敬服,,異口同聲地稱贊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能干的人,,甚至把他看成是當?shù)氐臉s耀,。這是因為在大家的心目中,老葛朗臺是一個成功者,,而成功的標志就是他比別人更有錢,,比別人更有辦法弄到更多的錢。
歐也妮
老葛朗臺死后,,雖然歐也妮·葛朗臺有了一大筆遺產(chǎn)和收入,,可是她和以前一樣,過著儉樸的生活。她也精打細算地積攢了許多年的家產(chǎn),,有人說她和她的父親一樣吝嗇,。可是,,她把錢用到了慈善機構(gòu)和教育上,。她和她的爸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歐也妮是被金子摧毀了愛情,、值得同情的資產(chǎn)階級的女兒的形象,是巴爾扎克所創(chuàng)造的最動人的女性形象之一,。他滿懷同情與贊美之情塑造了歐也妮,,使人們在這個被金錢遮蔽的黑暗世界里看到了一抹光亮。
她渴望愛情,。夏爾的到來使生活平靜安寧的她一直沉睡的,、被壓抑的身后的慷慨的感情覺醒了。她經(jīng)歷了一次精神上的大轉(zhuǎn)折,,心靈的轉(zhuǎn)變,,使她第一次發(fā)現(xiàn)父親的屋子貧乏寒酸,第一次見到了父親害怕,,第一次挑剔自己的相貌,。對夏爾的愛情,促進了她性格的形成,,并成為她與以后行為的支柱,。她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全部積蓄六千法郎送給了堂弟,同時也把自己的愛情與心靈全部交給了他,。在漫長的歲月中她焦灼地等待著查理,。她一方面忍受著父親冷酷的迫害,另一方面她也在不斷地構(gòu)建著心靈中愛情的天堂,。她也忍受著常人難以容忍的痛苦,,拿出一百五十萬巨款,阻止債權(quán)人宣布叔父破產(chǎn),,成全也保全了夏爾,。為了保持自己圣潔的愛情,她與丈夫結(jié)婚的條件是他永遠不提婚姻給他的權(quán)利,,她給丈夫的只能是友誼,。
她淡漠金錢。作為那個金錢世界里的一種特殊存在,,她擁有巨大的財富,,但她身上人類的自然品質(zhì)卻并未被金錢所吞噬,她是一個富有的犧牲品,,直到與夏爾相識,,她才第一次懂得錢的作用,。她先是將自己僅有的積蓄全部送給堂弟,繼而又將母親的遺產(chǎn)全部給了父親,。她又鑄了一個黃金的圣體匣,,獻給本市的教堂。這三次行動說明她不像一般世人那樣重視錢財,,她一點也不把黃金放在心上,。成堆的黃金是捆縛她的鎖鏈,金錢冷冰冰的光彩,,使她隔絕于人世,。她的罪過是她尚未習慣于用黃金來為非作歹,也沒有學會為了金錢而出賣感情,。她的一生,,對于金錢左右著一切的社會來說,是另一種形式的控訴,,她是一個被金錢吞噬的無辜的犧牲品,。
天真美麗的歐也妮·葛朗臺是慳吝精明的百萬富翁的獨生女兒,她愛上了破產(chǎn)的堂弟,,為了他不惜激怒愛財如命的父親,,傾盡全部私蓄資助他闖天下。因此,,父女關系破裂,,膽小賢淑的母親嚇得一病不起。在苦苦的期待中喪失了父親,、損耗了青春的姑娘,,最終等到的卻是發(fā)財歸來的負心漢。歐也妮的悲劇形象則控訴了拜金主義對當時社會的毒害,。
歐也妮的悲劇在于她最先在這不公平的命運中覺醒,、反抗,卻還是以妥協(xié)告終,,雖然她曾經(jīng)有過片刻的勝利和一絲的歡協(xié).但這些在命運的主流中激不起任何的波瀾,。最可悲的是地因為愛情而反抗,卻最終在愛情的背叛中絕望妥協(xié),。她還年輕,,這種痛苦與悲劇還會伴隨她很長很長的時光,在絕望中艱難度日,,孤獨的承受這一份痛苦,,這才是永恒的。
歐也妮終于沒有像她父親那樣變成—個自私、絕情的人,,她用一百五十萬股的股票成全了自己愛人查理的虛偽和婚姻,;她用大量的錢財投入福利事業(yè)中?!八钪?,只能用自己的手去撫慰無數(shù)個受傷的家庭.無數(shù)個痛苦的靈魂,她只能在別人的歡樂中尋找一點快慰”,。
歐也妮用圣母一般的光輝成就了這個悲劇世界的一份大愛,,讓人們感受到溫暖和希望。自己卻甘心活在悲劇的陰影之下,。獨自生活,,獨自去享受痛苦,。
夏爾
歐也妮的堂弟,,一個巴黎的浪蕩公子,父親的死對他打擊很大,,歐也妮的愛情增加了他的活力,。他帶著歐也妮對他的純真的愛去印度冒險。七年當中,,他在海外走私販運,、買賣人口、放高利貸發(fā)了大財,,同時也變得“狠心刻薄,,貪婪到極點”。金錢填充了他驕傲的虛榮,,他將歐也妮丟到了一邊,,去追逐貴族小姐。當他求愛失敗,,發(fā)現(xiàn)歐也妮是巨額家產(chǎn)的繼承人時他驚呆了,。由于歐也妮的不在乎而變得唯唯諾諾,祈求姐姐的丈夫特·蓬風先生對自己“提攜提攜”,。他和其他人一樣認為人的標準是用黃金來衡量的,。
作品鑒賞
作品思想
《歐葉妮·葛朗臺》是一場愛情悲劇,然而,,這場悲劇的兩位青年主人公卻不是故事中的第一主角,。換句話說,巴爾扎克竭盡全力濃墨重彩加以描繪的,,既不是悲劇中的負心漢,,甚至也不是癡情女,而是這場悲劇的主要制造者老葛朗臺。
勝利者是無可指責的,,看來這句話頗有道理,,老葛朗臺就是他的那個時代的勝利者,他所代表的那股新生力量手中握有的最大王牌武器就是金錢,,金錢的法力無邊,,金錢的力量不可抗拒。老葛朗臺所處的正是法蘭西社會激烈動蕩,、急劇變革的時代,,在這歷史急轉(zhuǎn)彎的嚴峻時刻,滾滾而來的金錢大潮把所有的道德觀念,、倫理觀念全都沖擊得蕩然無存,,宗教信仰、貴族封號,、家族榮譽等等也變得一錢不值,,惟有金錢才是一切,金錢成了新的上帝,,人人皆對它頂禮膜拜,,奉若神明。
藝術(shù)特色
從藝術(shù)上看,,作品在塑造人物,、描寫環(huán)境、敘述故事等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精細入微的環(huán)境描寫,,反映了時代風貌,生動再現(xiàn)了社會各個層面的生活,,可以說是整個法蘭西歷史的一個真實斷面,。另外,作品結(jié)構(gòu)緊湊,、步步深入,,一氣呵成,各線索之間相互聯(lián)系,,顯得跌宕有致,。行文如滾滾洪流,直瀉而下,,筆試酣暢,,具有濃烈的抒情意味。這部小說以一部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杰作震撼著每一位讀者,,在法蘭西文學史上具有獨特魅力,。
作者主要采用了典型環(huán)境中的塑造典型人物,、細節(jié)描寫、對比手法,、諷刺與幽默手法,、漫畫式夸張手法等等。這些手法的運用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動傳神,,帶給我們極大的審美享受,同時也為我們觀察和描摹生活,、刻畫人物提供了借鑒,。
巴爾扎克為整個故事情節(jié)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行動背景,并在這一背景中塑造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形象不僅是典型化了的個人,,而更是個性化了的典型。這種套路的故事,,不但沒有使巴爾扎克的作品落入俗套,,反而更展現(xiàn)出了大師的風格與魅力,盡顯整部作品的光彩,。
作品影響
《歐也妮·葛朗臺》是法國杰出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系列中“最出色的畫稿之一”,,小說極為成功地塑造了老葛朗臺這樣一個兇狠殘忍、貪財好利而又慳吝成癖的資本家形象,,葛朗臺的形象作為世界文學人物長廊中四大吝嗇鬼之一而流傳后世,展現(xiàn)出了資本家的無窮貪欲和冷酷無情,;揭示了在人的家庭幸福和道德品質(zhì)上金錢的巨大破壞力量,;提示了資產(chǎn)階級的血腥發(fā)跡史和由金錢崇拜帶來的社會丑惡和人性淪喪。小說把心理分析,、風俗描繪,、細節(jié)刻畫、人物塑造,、哲學議論融為一體,,取得了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在思想和藝術(shù)方面標志著巴爾扎克小說創(chuàng)作的一次飛躍,。
作者簡介
巴爾扎克(Honorede Balzac,,1799~1850)19世紀法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創(chuàng)作96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總名為《人間喜劇》,。其中代表作為《歐葉妮·格朗臺》,、《高老頭》。100多年來,,他的作品傳遍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稱贊他“是超群的小說家”,、“現(xiàn)實主義大師”。